我校在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中,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精神,把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促进我校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模式三的应用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把这一工作作为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体现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宗旨,以学科教学水平及教师能力提高为根本,促进学校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指导思想。 二、加强管理
1、为了确保顺利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资源使用,我校成立了古山中学远教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聂洪波
副组长: 刘国林 高志刚
成员: 梁万忠 段晓强 郑玉梅 三、搞好教研,强化应用
1、我校远教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前,就制订了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计划全体教职员工的校本培训计划,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主,常规电教手段为辅,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利用每周五的下午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培训,由于我校教职工年龄偏大(平均39岁),对远教设备的使用还很陌生,因此,我校对教师进行分类培训。 2、为了充分应用模式三的设备,教导处制订出了各室课表。
3、组织学生观看专题光盘教学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利用光盘播放系统,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理念,学习新课程的知识,扩展教育教学思路。
4、根据教育电视台的播出时间表,我校合理安排适当的年级收看。把接收到的课程数字资源进行编排和再加工,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起来。结合卫星数字资源,开展校本培训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解新课程的理论、内容与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5、把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应用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天地网\"和光盘教学资源,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促进教与学方法的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与素养。 不断提高教师在网络条件下信息收集、分析、整合、应用的能力,开展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我校经费严重不足,还需投入大量经费完善远程教育的设施。今后除了上级下拨的信息技术费专款专用外,积极开源节流,增加远教投入。
2、由于我校远程教育项目刚开始投入使用,有的教师过去连电脑都还没有使用过,工作还处于边学边用中。
目前我校已将现代远程教育应用于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教研、德育等领域,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师生的学习使用积极性逐渐提高。当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才刚刚开始,还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改革创新。我们相信,有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指导,有兄弟学校的经验借鉴,我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工作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
2005----2006第二学期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鸭溪镇吐鱼小学是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自工程实施以来,学校领导非常重视,
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远程教育工作一直处于有序、有效的运转状态,资源下载正常,教师查找、利用网上资源蔚然成风。我们主要抓了三个落实: 一、抓好管理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远程教育领导小心,由校长任组长,并指定能力强、业务精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人具体负责远程教育管理。
二是制定了学校远程教育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及其相应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职责要求。 三是坚持定期(每月一次)与平时不定期对学校远程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资料与档案规范管理情况及管理人员职责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二、抓好培训落实
学校不仅认真选拔骨干教师参加上级培训,还周密安排、精心组织了校本培训。
一是经常组织教师参加计算机知识学习与培训,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学校每学期都会对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进行一次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二是组织未参加上级培训的其余所有任课教师进行每周一次的校本培训。
三是坚持培训的“十定”制度,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任务、定责任、定主讲人、定培训内容、定培训要求、定考核方式、定培训效果。
通过培训,目前,学校教师基本上都具有使用系统和应用资源的能力。 三、抓好应用落实
一是定期开展说课比赛。学校在教研活动中,认真组织教师采用网上资源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说课,同时每学期分学科举行两次说课比赛,以此激发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充分利用系统下载、应用教育教学资源的积极性。
二是组织制作电子课件活动。学校着力培养了一批专业骨干力量,采取“师带徒”的形式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利用资源制作课件或电子教案,用于课堂教学”的培训,规定所有教师必须掌握电子课件的制作方法,并能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要制作二件比较优秀的课件,参加全校评比。
三是撰写教学论文与开展课题研究。学校要求教师注意平时积累,定期交流经验,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具有一定水平的教学论文,参加全校论文比赛,并择优推荐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学校还定期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如目前正在探讨、研究“网上资源与教学实际的整合”问题。
四是利用资源搞好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应用网上资源上好教学观摩课,进行论文交流等。 五是利用系统资源开辟学生第二课堂。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拓宽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成为农村课程改革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远程教育工程的启动,给条件艰苦、设备简陋的农村学校教学改革带来了希望。学校利用每周二、四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观看网上电视节目、空中直播课堂等,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金城小学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通过该学期开展的远程教育的培训,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结合我校教师、学生及农村党员在培训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
本学期的工作作如下总结,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吸取经验,把远程教育工作作得更好。
一、按上级要求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并按要求张贴于指定的位置。
二、并按要求每期对农村党员干部培训两次,并作好培训记录,认真填写《站点培训记录簿》,无一次遗漏。
三、抽取一定时间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远程教育相关知识的培训。
四、结合学校实际,抽取一定的时间对教师进行培训,并要求教师作好培训记录。
五、每天通过网站进行各种资源的接收下载,并进行整理使用。 六、按要求拟定了教师培训方案和农村党员培训方案。 八、建立远程教育实物明细帐。
九、做好远程教育资料的惧、整理、归档、立卷和存档工作。 总之,在今年的远程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加强培训、学习工作,继续作好教师的培训及农村党员干部和热心的农民的培训,使教师的业务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农村党员和农民的农技能力进一步加强,以充分我校的远程教育设备设施的重大作用。
2006年1月10日
新店镇小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国家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为了搞好远教工作,我们在没有任何基础和经验的情况下,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做了大量的工作,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优化现有设备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制度,规范操作。
为了能使设备正常运行,我校按上级领导的要求,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远程教育设备技术管理员,项目设备使用投入使用后在管理方面我们着重抓了2个制度、8种表卡、1个档案专卷,2个制度即(《项目设备管理制度》、《教学资源及光盘管理制度》;8种表卡即(《卫星教学收视点设备设施登记卡》、《卫星教学收视点软件登记卡》、《卫星教学收视点收录资源目录》、《卫星教学收视点设备使用及接收资源记录表》、《卫星教学收视点学科教学应用记载表》、《光盘播放点设备设施登记卡》、《光盘播放点光盘登记卡》、《光盘播放点设备使用记录表》;1个档案专卷即设备设施货物清单、产品说明书及保修卡、配套驱动光盘及软件。
(二)优化现有设备。
将收视点设备放置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我校原有无盘网络多媒体教室,无盘工作站20台,无盘服务器1台),组建成“模式三”,其效果为:
1、通过交换机将卫星资源接机接入无盘网络,数字高清电视既
可作教学用大屏幕显示,又通过卫星电视数字接收机接教育电视节目。
2、在网络教学机房既可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使用卫星资源学生部分,又能作为教师资源应用培训。
3、直接运用收视点设备进行教学,我校有14个教学班(三——六年级)上信息技术课14课时,其余16课时其它课教师都可利用进行教学。
4、便于信息技术课教师及项目设备管理员对机器的管理,尽量可减少接收掉线和机器故障,保障机器的高效运行。
5、小学同样可以进行暨于网络环境模式下的教学探讨性教学应用。
对教师办公室的现有机器设备进行适当维修升级(遵循实用、够用、高效的原则),购置网络设备进行联网,计算机网络教室无盘服务器和资源接收提供一个模拟的WWW服务(WINDOWS自带的IIS)和FTP服务。各机器并安装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各机器、各办公室可以同步进行信息传递和文件传输。
1、我校教师办公室有三个,分别为1-3年级、4-5年级、6年级办公室;其余有校长办公室、教导处办公室、财会办公室,这些计算机都可以通过IP地址访问远教资源和传输文件。
2、不管教师是要查资源、备课,还是下载课件等等,都能满足需要,便于教师提前查阅教学需要的资源,为合理利用收视点设备进行教学(解决使用冲突)。
3、为各办公室内教师对资源的认识、交流、应用、整合、创新提供了一个可靠、实用的平台。也为各年级对资源的整理利用节约时间和空间,从面为高效利用打下基础。
4、学生可在机房及时使用学生用的资源部分。
5、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和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教师对资源的需求和信息反馈;教师——资源接收管理人员——学生——学校领导交流了解更为及时。
6、资源的备份可采用以数据盘的方式进行备份,节约时间、资金。
二、严抓培训,促进使用 (一)培训。
远程教育开通以来,在上级领导的安排下,我校选派出骨干教师到省、市、县接受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为:远程教育资源登录、注册、资源下载更新、编辑整合、制作课件等。回校后,由骨干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分批的校本培训:
1、全体中青年教师(50岁以下) 必须掌握九洲控制软件、远程数据IP软件、通视DVB软件的操作,达到可以登录、点击鼠标浏览资源的目标。
2、青年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等必须能熟练地对资源进行分类管理,搜集整理网络资源,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授课。
3、各级青年教师必须要在1—3年时间内通过对资源的利用和学
习能独立进行资源的重新创新和建立自己的应用平台。
学习培训管理达到“四到位”(时间、内容、要求、奖惩)。学习中鼓励教师大胆操作争取早日独立接收资源、分类管理资源、高效利用资源、制作创新资源。经过几轮的校本培训使大多数教师都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操作技能。
(二)应用。 教师方面
1、学校要求每人每两周至少要浏览一次远程教育资源,并应用到日常的教育教研中,及时认真填写IP资源教学应用记录表。
2、经常开展远程教育活动:要求每位教师经常到收视点和光盘播放点上课,从资源服务器上下载资源,做课件,利用自己下载的资源及自作的课件上公开课。
3、要求教师积极撰写资源应用经验文章,总结经验;开展优秀教案、优质课、优秀课件评比活动。
4、学校还利用卫星接收系统中的空中课堂频道,组织教师观看“教育新闻”和“教师培训节目”“新课程师资培训”等节目,从多方面促进教师多学多用,充分地利用资源为教学服务。
5、成立了远程教育教研组,每月定期开展活动,努力提高教研质量,有力促进学校校本教研的开展。
学生方面,
1、教师利用学生信息技术课、远程教育课等时间,让学生从学生机上访问同步辅导资源,组织学生观看本年级有关科目中素材影
片、动画,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利用资源开展好专题教育,如禁毒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
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方面
为当地村委提供政务信息,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服务;为周边农民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每周在课时安排上排出时间(星期三下午)。
资源网络管理
我校充分利用网络服务方便、快捷的特点,建立了FTP、WEB(文件传输、VOD视点播系统、IP资源站点等属于自己的网站,广泛收集包括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录像课、优质课等大量的资源,并积极鼓励各教研组老师把自己的优秀教案和教学经验发布于网站上,教师注重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网络资源有机整合,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器定期进行内容更新,及时向教学一线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开展网上课堂,师生互动,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综合上述,为我校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同时现有设备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四、注重实效,成果突出
我校上学期在上级领导部门开展的多媒体课件、论文评比等竞赛活动中,就有多个课件、论文奖励,如余显文老师的《氧气》课件获市级三等奖;余显文老师的论文《浅议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四川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05年10期发表;
《整合资源,实现IP远教资源的最佳效益》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2005年10期发表;2005年上期运用项目“模式二”设备承担县级音乐教研活动,课题为:《我的家乡日喀则》,教师:戴文静;2005 年 12 月 14 日 开展了“远教资源应用校本教研活动”,新店镇小教师黄瑶展示了“模式一”光盘教学,刘思耀展示“模式二”资源应用教学,附近近十余所项目学校到新店镇小观摩。远程教育活动,使师生都尝到了甜头,极受师生的青睐,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实施过程中,我们感到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困难,主要表现在教师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异性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进一步摸索与实践,强化因材施教,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保证培训和教学应用质量。
名山县新店镇中心小学
2006年6月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