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摘要:高校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关系到党的事业和国家的未来,构建保持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意义深远。深刻研究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究原因,制定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性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学生党员 先进性教育 教育管理 1 构建保持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着力构建保持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对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保持我党生机与活力源泉的客观要求
据中组部通报,2009年发展大学生党员数量占全国发展党员总数38.5%,学生党员226.9万,大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8%。对一个政党来说,青年是一个政党兴旺发达的希望,是一个政党未来发展的动力。高校学生党员以后会成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层面的领导者、决策者和组织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担负起党未来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所以,他们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学识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将直接影响道党的执政地位能否继续巩固,党的执政能力能否继续提高,党的执政使命能否顺利实现。
1.2 全面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呈现多样化。同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多极化,“西化”和“分化”思想进一步冲击着当代大学生思想。诸多变化导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加大。
1.3 规范约束基层党组织和学生党员行为的客观要求 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既是一以贯之的,又是与时俱进的,这就决定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没有一套稳定持久、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来规范和约束全体学生党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党员的实际行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和约束。
2 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基层党组织 目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2.1.1 制度不健全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制度虚无、活动形式内容陈旧,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使基层组织的建设无章可循,不能依靠规范和制度来保证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发挥。 2.1.2 工作不到位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的加大,基层党组织工作不到位成为影响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就大学而言,学生党支部书记往往由学生辅导员担任,辅导员工作繁琐繁忙,无暇顾及所在基层党组织的长远发展规划。同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党员又担任主要学生干部,以使用和管理取代教育的现象时有发生,没有将学生党员的教育尤其是入党后的思想教育放在一个突出位置来抓。
2.1.3 党务工作者素质不高
如上所述,为数不少的高校都是由政治辅导员来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政治辅导员从事的是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是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通过学生工作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确保高校的长期稳定。由于高校辅导员政治阅历相对尚浅,组织经验相对较少,开展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不高等原因,造成对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脱离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形式和方法单调呆板,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 2.2 学生党员
学生党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忽视理论学习
部分学生党员思想上从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即使学习也是应付差事,将其作为一种任务来完成,难以深层次的领会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没有全面系统的把握,不能用马克思主义中的立场、观点及方法
指导实践。
2.2.2 学习成绩不理想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发挥先进性,就是做到思想上要先进,学习上列前茅。学习是第一位的,在校大学生应该时刻以学业为重,在强烈的学习意识中用先进的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做好知识储备。但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在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以后,就放松了学习,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补考。
2.2.3 主体意识不强,没有发挥好模范作用
部分学生党员对自己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够充分。突出表现在没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等着党组织的召唤和安排,缺乏主动性,没有创造性,一味的被动应付,没有将自己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积累的知识财富运用到现实需要中。更有甚者,不能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是非观、原则性不强,工作责任感欠缺,没有树立起坚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脱离同学脱离群众。部分学生党员身心发展不平衡,胸怀不够坦荡,性格不够开朗,意志不够顽强,情绪不够乐观。以上种种,都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
3 着力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途径 3.1 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党员教育考核工作机制
着力建立健全保持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各项机制。通过学生党员宿舍挂牌制度、学生党员承担社会工作制度、学生党员述责制
度来引导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制度,要深入研究,要结合工作实际,要注重发挥实效,建立配套政策,落实执行责任,确保教育考核机制不折不扣的实施。
3.2 教育主线贯穿于整个党员发展过程中,注重入党后的教育 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严格组织发展程序,把好质量关口。首先严格发展程序,做好“推优”工作和“两级”党课培训,对党员发展过程全程监控,确保过程和程序的规范和严格。入党后,更要加强教育管理,通过民主生活会和党日活动,通过给他们压担子安排工作,通过组织上提供平台,从而提高党员意识,切实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
3.3 党的理论学习贯彻始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时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锋”,即先进、先行,走在前列的意思,先进性是党的性质的基本要求。要做到先进性,就要加强理论学习,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研读掌握其精神实质,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学生党员自学是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组织学习是另一方面,提供学习环境和交流平台,创新形式,不能呆板守旧,发挥网上党校的宣传作用,组织活动,邀请党建专家举办讲座,举行座谈会,书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将政治理论的学习贯彻到底。
3.4 打造有效平台,引导发挥主体作用
高校学生党员大多在学生组织中担任一定的职务,是学生中的
中坚力量,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师生联系的纽带,是发挥“三自”功能的主要力量。在工作中,应该高度重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发挥自己优势来做好学生工作。通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借此带动一个班级、一个系部的其他同学共同进步,运用从点到面的工作方式推动学生工作的整体进步。 3.5 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素质水平
对于在学生党支部中担任支部书记的政治辅导员而言,尤其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提高自己做好基层党务工作的能力,掌握新形势下应对学生工作复杂局面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决策水平是相当必要的。基层党务工作者要首先认真学习我党的理论、政策,坚定理想信念,以此带动广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牢记党的宗旨,发扬党的传统,以此言传身教,培养和增长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第三,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工作,加强道德修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自己的威信和人格魅力得到广大同学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学生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静.从执政能力的高度把握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的时代要求[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2]胡茂桂,黄学文.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王仁锁,高延杰.与时俱进开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