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医用射线装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来源:爱够旅游网


2016-XC001

核技术应用项目 环境影响登记表

项目名称 医用射线装置建设项目(新建) 填 表 人 联系电话 项目联系人 联系电话 填报单位全名称 XXX有限公司

填报单位公章 2016 年 1 月 17 日

XXX有限公司

责任表

填表单位:XXX有限公司(盖章)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项目名称: 《医用射线装置建设项目》(新建) 项目编号:2016-XC001 项目负责人:

一、项目概况

单位名称 法人代表 联系人及电话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项目用途 核技术 项目投资 (万元) 应 用 类 型 号3幢1楼 医疗诊断 120 放射源 / XXX有限公司 电话 通讯地址 郭晶 医用射线装置建设项目 XXX市XXX区XXX街117建设性质 项目依据 新建 杭环下评批[2016]8号 10 其它 / XXX市XXX区XXX街117号3幢1楼 邮编 310000 核技术项目 环保投资 (万元) 射线装置 √ Ⅲ类射线装置

医院简介: 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院”),是经XXX市XXX区卫生和计划生 育局批准的营利性二级康复医院,设置床位数100张,投资总额5000万元。位于XXX 市XXX区XXX街117号3幢1楼。原XXXXXX商标有限公司综合楼,同一院内另有AC 楼、BD楼。医院放射科设置于医院综合楼1层北侧偏东处。 核技术应用的目的和任务: 该医院为满足医疗诊断的需要,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新建一台DR和拟购一台 CT。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的要求,现对该项目2台X射线机的运行使用进行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二、项目拟建设地址及邻近环境状况示意图(如非占用整栋厂房,须注明上下层使用情况)

放射科所在位置 东

图2-1 医院一层平面图

东 图2-2 医院二层平面图

图2-3 医院机房平面图

本项目所在地 图2-4 医院地理位置图

三、射线装置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型号 主要技术指标 使用场所 用途 1 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 1 UDR 588h 150kV/500mA DR机房 拍片、透视 2 CT 1 -- 140kV/500mA CT机房 拟购 四、污染因素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1)工作原理 医用X射线装置采用X射线进行摄影,产生X射线的装置主要由X射线管和高压电源组成。X射线管由安装在真空玻璃壳中的阴极和阳极组成。阴极是钨制灯丝,它装在聚焦杯中,当灯丝通电加热时,电子就“蒸发”出来,而聚焦杯使这些电子聚集成束,直接向嵌在金属阳极中的靶体射击。靶体一般采用高原子序数的难熔金属制成。高电压加在X射线管的两极之间,使电子在射到靶体之前被加速达到很高的速度,这些高速电子到达靶面为靶所突然阻挡从而产生X射线。 X射线管由安装在真空玻璃壳中的阴极和阳极组成,详见图4-1。

图4-1 典型的X射线管 CT 是计算机断层X射线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的简称,它使用了精确准直的X射线从各种不同的离散角度扫描所关注的平面,利用探测器记录透射光束的衰减量,并经过数学运算,电子计算机处理相应数据,从而产生一个以检查层的相对衰减系数为依据的躯体横断面的影像。 普通X光机 是利用X射线对人体不同组织穿透力不同的原理,寻找病灶部位、形状及体积大小并予以定位、摄影,它用X线胶片代替荧光屏,永久记录被检部位影像的一种设备,这种方法比透视能发现更多有诊断价值的信息。 (2)设备组成 诊断用的X线机因诊断目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但其基本结构都是由产生X线的X线管、供给X线管灯丝电压及管电压的高压发生器、控制X线的“量”和“质”及曝光时间的控制装置,以及为满足诊断需要而装配的各种机械装置和辅助装置即外围设备组成。

(3)操作流程 CT 确定患者体层摄影的体位,扫描定位,投照摆位,屏气曝光。扫描过程中,X线球管连续地发射X线,扫描床持续同步前移,实现无间断容积数据采集。 普通X光机 依据X线检查单,核对摄影部位,确定投照条件,患者摆位,有时需屏气,曝光。 主要放射性污染物和污染途径(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 (1) 污染因子: 在开机期间产生的X射线,为本项目对周围环境产生辐射影响的主要因子。X射线机在运行时无其它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产生。医院采用电脑成像技术,无洗片废液。 (2)正常工况: 医用X光机在正常工况下,X射线经透射、反射、散射,对作业场所及周围环境产生辐射影响。 (3)事故工况: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医院配置的X射线装置属于Ⅲ类射线装置,可能引起的辐射事故都认定为一般辐射事故。其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 ① 工作人员或病人家属在照射室防护门关闭后尚未撤离照射室,X射 线装置运行可能产生误照射。

②在防护门未关闭情况下,人员误入正在运行的X射线机照射室,可能产生误照射。 ③进行诊断工作时,正在运行的X射线机失控,未能及时关闭,导致病人或陪护人员受到较大剂量或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监测计划和污染防治措施(包括辐射安全与防护措施) (1) 监测计划 该医院已委托有资质单位,每三个月对放射操作人员个人剂量进行监测,建立完整的个人剂量档案。可配备一台便携式X-γ剂量率测量仪或者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期对X线机机房四周环境进行监测。监测数据每年年底向当地环境保护局上报备案。 监测项目:X-γ辐射剂量率; 监测频率:每年常规监测至少一次; 监测范围:X光机机房周围; 监测记录应清晰、准确、完整并纳入档案进行保存。 (2) 污染防治措施 ① 射线装置机房的辐射防护能力应满足《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GBZ130-2013)中的防护要求。 ② 病人候诊进入机房的防护门的上方设置工作警示信号灯,并注明X射线装置开机时严禁人员入内。机房外已有规范的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并加中文说明。 ③ 屏蔽门内衬铅板,与门框搭接处衬以角钢形的铅板。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应不小于表3要求。

④ 每台X射线机(不含移动式和携带式床旁摄影机与车载X射线机)应设有单独的机房,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空间要求。对新建、新建和新建的X射线机房,其最小有效使用面积、最小单边长度应不小于表2要求。 ⑤ 机房内不得堆放与透视工作无关其它杂物,保持机房良好通风。 (3) 辐射环境管理计划

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31号令)和浙江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89号)的要求,明确辐射防护领导机构,在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结构的基础上,须尽快向当地环保部门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同时对该医院提出如下辐射环境管理要求: ①设置辐射安全和防护管理机构。医院已成立了辐射安全管理小组,设立了兼职或专职的辐射防护监督员,负责机房的辐射防护与安全工作,并制定了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理措施,其内容包括事故的报告,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及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估算等。 ②定期开展辐射环境监测。医院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对射线装置机房周围环境进行辐射监测和评估,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整改,并建立监测技术档案,监测数据每年年底上报当地环保局备案。 ③建立并执行辐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医院应将已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张贴上墙,并加以严格执行,遇到情况变化的须及时修订。 ④做好工作人员上岗培训、体检和剂量检测。从事放射性诊断的工作人员应持放射工作人员资格证上岗,每4年参加复训辐射防护知识的培训和安全教育,检查和评估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对放射诊断工作人员每2年进行身体健康体检并形成制度。 ⑤制定质量保证方案。对于接受放射性诊断的患者,医院应当依据卫生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和国家标准,制定与本单位从事的放射诊疗项目相适应的质量保证方案,

遵守质量保证监测规范,按照医疗照射正当化和辐射防护最小化的原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4) 机房辐射屏蔽情况 该医院机房具体的屏蔽防护设施详见表4-1。 表4-1机房屏蔽防护情况 机房名称 屏蔽防 护墙体 原有建筑材料及屏蔽材料 铅当量(mmPb) 标准要求 有用线束方向: 3mmPb。 东、南、西、墙 北墙 36cm实心红砖墙 48cm实心红砖墙 4.0 5.5 3.0 4.0 3.6 4.0 4.5 3.5 4.0 4.0 4.0 4.0 工作人手动平开门,内衬3mm 员门 铅板,东墙北侧。 受检者自动平开门,内衬4mmDR机房 铅板,南墙东侧。 门 观察窗 18mm铅玻璃,东墙中间 15cm现浇混凝土,上层顶棚 地板刷2cm硫酸钡防护涂料 东、南墙 48cm实心红砖墙 西、北墙 36cm实心红砖墙 工作人手动平开门,内衬4mm员门 铅板,西墙中间。 受检者自动平开门,内衬4mm铅板,北墙西侧。 门 CT机房 观察窗 20mm铅玻璃,西墙南侧。 15cm现浇混凝土,上层顶棚 地板刷2cm硫酸钡防护涂料 非有用线束方向: 顶棚和地坪方向: 2 mmPb。 2 mmPb(一般工作量); 2.5mmPb(较大工作量)。 注:无地下室。12cm厚实心红砖相当于1mm铅当量(密度不低于1.65g/cm3);5mm厚铅玻璃相当于1mm铅当量(密度4.68 g/cm3);8cm厚现浇混凝土相当于1mmPb当量(密度不低于2.35 g/cm3);1mm铅板相当于

1mmPb当量(铅板纯*注:1cm厚硫酸钡防护涂层相当于1mmPb当量(含钡不低于3.8T/m3);24cm实心红砖相当于2mmPb当量(密度大于1.6g/cm3);8cm现浇混凝土相当于1mmPb当量(密度大于2.35T/cm3);5mm厚铅玻璃相当于1mmPb当量(密度大于4.68g/cm3);1mm铅板相当于1mmPb当量(铅板纯度达到99.5%)。 机房辐射屏蔽要求: 为减少射线装置运行时产生的X射线对环境的污染,通常应将其安放在屏蔽性能满足辐射防护要求的建筑物内。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GBZ130-2013)中规定,对该医院机房辐射屏蔽水平应达到如下要求: ① 机房的墙壁厚度 依据《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的要求:标称125KV以上的摄影机房,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3mm,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2mm;CT机房防护铅当量要求:2 mmPb(一般工作量);2.5mmPb(较大工作量)。控制室的观察窗应避开X射线主射束方向,铅玻璃和顶棚的屏蔽能力与同侧墙体的屏蔽能力相同。根据医院的屏蔽具体实施情况,机房墙体、观察窗均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的要求。 ② 机房的防护门 医院机房防护门内加装了4mmPb和3mmPb的铅板,射线屏蔽能力符合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的要求。 ③ 机房的面积 依据《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的要求,单管头X射线机,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20平方米,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3.5米,医院使用的DR为单管头射线机;CT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30平方米,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4.5米。 DR机房面积为5.9m×3.7m = 21.8m2,CT机房面积为6.7m×4.5m = 30.1m2。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的要求。 该医院委托浙江多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对该医院DR机房进行了《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检测》,检测结果符合各项标准要求。检测报告详见附件三。 五、辐射活动能力分析

该医院从事辐射活动能力已达到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关于“营运管理”的要求,应当具备相应条件,现对XXX有限公司辐射活动能力进行评价: 应具备条件 ①应当有1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或者兼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②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 ③射线装置使用场所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④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测量报警、辐射监测等仪器 落实情况 已落实 已经报名 已落实 已佩置个人剂量计和铅帽、铅围脖、铅围裙、铅衣等。 ⑤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记制度、人员培训计划、人员体检计划、监测方案等 ⑥有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已落实 已经落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