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H H
消去反应:从有机物分
浓硫酸H H C CH2 CH↑C 子中脱去小分子而生成 2O 2 + H170℃不饱和化合物
OH H (分子内脱水)
原料:无水乙醇、浓硫酸 (体积比:1:3) 条件:加热到170℃ 装置: 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 浓硫酸的作用: ①作催化剂 ②作脱水剂(消去反应) ③作吸水剂(吸水,使平衡 向右移动)
副反应①:若加热到140℃ 浓硫酸CH3CH2 OH + HO CH2CH3 140 ℃ CH3CH2 O CH2CH3(乙醚) + H2O
(分子间脱水,属于取代反应) 副反应②:若加热温度过高
170℃(高温)
C2H5OH + 6H2SO4(浓) 2CO2↑+ 6SO2↑+ 9H2O↑
注意点:
1、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深入液面以下;
2、要放入沸石或碎瓷片(多孔,防止暴沸); 3、加热后溶液会变黑(碳化);
4、生成的乙烯气体中含有杂质(SO2、CO2、乙醚、水蒸气)。
除杂:主要是杂质是SO2、CO2,乙醚冷却后为液体,与水互溶;通入NaOH溶液除杂。 检验乙烯中是否混有SO2、CO2、水蒸气
无水CuSO收集气体 浓硫酸 KMnO溶液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 澄清石灰水
通入无水CuSO4(检验水蒸气) → 通入浓硫酸(去除水蒸气)
→ 通入品红溶液(检验SO2) → 通入酸性KMnO4溶液(去除SO2) → 再通入品红溶液(检验
SO2是否除尽)
→通入澄清石灰(检验CO2)
4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