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来源:爱够旅游网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服装设计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大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生活装设计,第二部分为高级时装设计和艺术表演装设计。 (二)教学目的

本课主要以创意设计为主,结合生活装的设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力,设计出好的作品。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思维方式上用敏捷、应变的现代头脑去开发设计。 (三)教学时数

教学总时数110学时,生活装部分40学时,其中实践教学6学时。高级时装部分70学时,其中实践教学9学时。 (四)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互动式教学,和课堂作业教师辅导的方法。 (五)面向专业

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设计方向) 二、教学内容

大纲共分五章;第一章 概论 介绍当今人们在服装消费上的总体趋势以及观念的变化。第二章 服装与需求 探索服装行为的规律。 第三章 生活装设计 包括女装、男装、童装的日常服装的设计。第四章 主要的几类服装设计 第五章 服装的流行。

生活装部分

第一章 概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服装业要想站在在世界的前沿,需要认真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了解当代人的消费观念,各种消费现象在服装上的反应,以及消费层次的变化和服装的消费趋势,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具有足够的把握能力。

1、要求了解服装设计的研究范畴,研究怎样才能使服装设计与人的需求相合拍。 2、要求区分成衣设计和时装设计的不同目的。

3、要求了解服装设计的近期发展动向,把握服装消费上的总体趋势以及观念的变化。 (二)教学内容

本章节主要教学内容有社会发展与服装消费、服装设计的研究范畴、服装设计的近期发展。

教学重点是把握消费层次的变化,掌握消费心理是本章节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还没有接触社会,对消费群体的了解比较困难。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与服装消费

一、当代人的消费观念

二、各种消费现象在服装上的反应 三、消费层次的变化 四、具体的消费动机

五、生活方式的变化 六、服装的消费趋势

第二节 服装设计的研究范畴

一、成衣设计 二、时装设计

第三节 服装设计的近期发展

一、单纯化、轻便化时期 二、短装化时期 三、宽松型时期 四、运动型时期

五、纯真、自然的回归风潮 六、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极化 课时安排:(2学时) 作业与要求:

1、简述服装的概念。

2、讨论当今人们在服装消费上的总体趋势以及观念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和课外作业等形式。 (四)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二章 服装设计与需求动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服装设计与需求的关系,服装是商品,商品就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产生的。如果服装同人的需求毫无关系,人们显然不会去注意它,因此,也引不起人的心理活动,更谈不上推动人们去行动了。所以,分析消费者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求动机对服装设计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要求学生认真了解服装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并联系生活中的实际现象。 (二)教学内容

本章节主要教学内容有服装设计与需求的关系、服装设计的程序。

教学重点是以服装需求为动机,了解服装需求的类别,讲授服装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和服装设计的程序、服装设计定位、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是如何把握服装设计与需求的关系。

第一节 服装设计与需求的关系

一、衣着与需求的关系 二、服装需求的类别

第二节 服装设计的程序

一、服装设计定位 二、服装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课时安排:(2学时) 作业与要求:

1、现代人对衣着的需求注重哪些方面? 2、个性类需求指什么?举实例说明。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和课外作业等形式。 (四)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三章 服装分类设计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当具备了一定的造型基础,掌握了服装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形式美法则以后,我们就要进入服装设计的程序。服装的设计最终是以产品的形式出现的,而且要走入市场,使消费者接受,才算是设计的完成。所以,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除了对服装的造型设计以外,还要对一系列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真正使服装的设计落到实处,实现设计的目的。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除了对服装的造型设计以外,还要对一系列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真正使服装的设计落到实处。 (二)教学内容

本章节主要教学内容女装设计、职业女装设计、男装设计、童装设计。

教学重点是本课主要以创意设计为主,结合生活装的设计,发挥学生的主观动力,设计出好的作品。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思维方式上用敏捷、应变的现代头脑去开发设计。服装设计作品的第一目的是为了人的穿着,所以设计者应把适用作为设计的重要原则。

教学难点是设计作品如何与消费者的要求对应。

第一节 女装设计

一、女性生活便装设计 二、女性生活便装的设计要素 三、女性便装的设计分类 课时安排:(7学时) 作业与要求:

1、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分别设计休闲服装、逛街服装两套。

2、或者设计女性运动服装、旅游服装两套。 (要求用人物着装效果图形式表现,纸张规格A3)

第二节 职业女装设计

一、职业女性的生活方式 二、职业女装的设计要素 三、职业女装的设计分类 四、职业女性上班服装的设计要点 五、社交服装

课题目的:职业女装是职业女性的主要服装,是设计的重点。 课时安排:(7学时) 作业与要求:

1、选择上班服文秘职位服装、艺术设计职位服装各一套。

2、选择社交服商务活动服装、休闲时光服装各一套。 (要求用人物着装效果图形式表现,纸张规格A3)

第三节 男装设计

一、男装的发展过程 二、男装款式的变化过程

三、男装的用料与色彩 四、男性便装 五、男性正装 课题内容:

不同性别的人要以不同的的特征塑造自己的性别角色,男装与女装有着明显的区别。男装比起女装来变化不及女装那样丰富,主要的目的是塑造男性气质。 课时安排:(10学时) 作业与要求:

1、选择男性休闲衬衫、便装夹克各一套。

2、选择男性西服、西便装各一套。

(要求用人物着装效果图形式表现,纸张规格A3)

第四节 童装设计

一、童装设计的条件因素 二、童装的面料 三、不同年龄的服装特点 课时安排:(6学时) 作业与要求:

1、分别选择五个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设计服装各两套。

(要求用人物着装效果图形式表现,纸张规格A3) 教学实践:(6学时)

带学生到服装企业进行观摩学习和实践教学。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和课外作业等形式。 (四)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36学时

高级时装部分

第四章 主要的几类服装设计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节包括了礼服设计、高级时装设计、职业服设计、内衣设计、针织服装设计,从服装的各方面了解服装的设计内涵,奠定设计的全面性。根据不同的着装环境和不同的服用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设计。我们应努力探索服装行为的规律,设计出更有时代气息的反映人们意识、观念的服装,以求走在时代的前沿。 (二)教学内容

本章节主要教学内容有礼服设计、高级时装设计、职业服设计。

教学重点是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学科,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造型基础、以及相关方面的技能。 应具备更全面、更系统的知识结构,这一阶段学习课程以高级时装设计为主,发学生的主观动力,以高品位的设计实现教学效果。

教学难点是如何致力于创造礼服美的境界是难度较高的,教师要给学生以启发式引导。

第一节 礼服设计

一、礼服的起源与造型特征 一、礼服的分类 二、

课时安排:(20学时)

作业与要求:分别设计各种礼服(2款)

第二节 高级时装设计

一、艺术性时装 二、导向性时装 三、个性化时装 课时安排:(20学时)

作业与要求:分别设计高级时装(3款)

第三节 职业服设计

一、工作服 二、制服 三、劳动保护服 四、针织服装设计 课时安排:(14学时)

作业与要求:分别设计针织服装(2款)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和课外作业等形式。 (四)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54学时

第五章 服装的流行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学生了解服装的流行是浓缩了一定地域、一定时间内特有的服装审美倾向和服装文化的面貌,并体现着这一历史时期内服装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整个过程。要学生掌握服装自身的自然科学性和社会人文科学性。概括地讲,服装流行的制约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二)教学内容

本章节主要教学内容有服装流行的制约因素、流行的传播媒体、服装流行的预测及其研究、服装设计与时代文化。

教学重点是地域的不同和自然环境的优劣,使得服装也形成与保持了各自的特色从世界各个地域的服装流变过程中不难看出,它们无一不是顺应着地域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而发展的。

教学难点是将时代文化潮流与服装文化结合起来是本章的难点。

第一节 服装流行的制约因素

一、自然因素

1、地域因素 2、气候因素 二、社会因素

1、政治因素 2、经济因素 3、科技因素 4、文化因素

5、艺术因素 6、宗教因素 7、民俗因素 8、战争因素 9、生活方式因素 10、社会热潮因素

三、生理因素 四、心理因素

1、爱美求丽 2、喜新厌旧 3、突出自我 4、趋同从众 5、模仿

第二节 流行的传播媒体

一、时装展示 1、动态展示

2、静态展示 二、影视艺术 三、社会名流 四、大众传播

第三节 服装流行的预测及其研究

一、预测系统 二、传播系统 三、协调滚动系统 四、支持系统

第四节 服装设计与时代文化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民族文化的影响 三、现代艺术的影响 课时安排:(7学时)

作业与要求:充分讨论服装流行的因素,预示当今服装消费的总趋势。 教学实践:(9学时)

带学生到各大服装商场进行观摩学习和实践教学。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和课外作业等形式。 (四)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16学时 三、考核方式

考核按百分制记分。成绩考核应有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依据该学期考试作业并参照平时作业成绩综合评定。

四、教材选用:

1.教材:刘元风 编著《服装设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5月出版,2007年重版 2.参考书目:刘元风 李迎军 编著《现代服装艺术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第1版

华梅 著《人类服饰文化学》系列丛书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5年12月第1版 张亚莉 著《服装造型设计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5年5月第1版 各高等服装院校的教材均可。 各种服饰期刊均有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