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九年级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

来源:爱够旅游网
 九年级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发生的布匿战争的作战双方是 ( ) A.希腊、波斯 B.罗马、迦太基 C.罗马、雅典 D.拜占廷、奥斯曼土耳其 2、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的是 ( ) A.埃及人 B.印度人 C.阿拉伯人 D.希腊人

3、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封建启蒙运动。这一运动的中心是( ) A.法国 B.意大利 C.德国 D.英国

4、被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作家是 ( )

A、泰戈尔 B、马克·吐温 C、果戈里 D、列夫·托尔斯泰 5、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A.巴黎公社建立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6、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7、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B.根除了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C.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程度 D.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 8、“1801—1831年,英国曼彻斯特等城市人口增长两倍多。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达总人口的54%,1870年进一步达到70%。”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殖民扩张 D.宪章运动 9、以下关于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共同原因的表述中准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B、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的结果 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结果 D、殖民压迫使民族独立愿望增强 10、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共同点是( )

A.都领导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B.都使很多国家摆脱殖民统治 C.都英勇作战,壮烈牺牲 D.都是封建王公

11、下面是对巴黎公社运动的一个评价,你认为评价中能正确反映这段历史性质的是 ( )

A.它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殊死斗争 B.它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生死斗争

C.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D.为马克思主义的建立提供了实践依据

12、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是近代史上的两次科技革命,共同之处是 ( ) A.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电力得到广泛的应用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13、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里的“总趋势”主要指 ( )

A. 无产阶级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革命 B.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

C.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14、17-18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转折时期。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在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形成,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文献是 ( )

①《汉漠拉比法典》②《独立宣言》③《人权宣言》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15、美国内战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这是由于这次内战( )

A.是由资产阶级与种植园奴隶主的矛盾引起的 B.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障碍 C.维护了国家统一,防止了国家分裂 D.推动了西部开发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90分)

16,(15分)材料一:一般来说,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两种基本形式展开。他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建构了不同文明的乐章。 材料二:14-16世纪,被称为“人的发现”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1) 材料一中两种基本形式指的是什么?并各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4分) (2) 材料二“人的发现”“地理大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3) 在“人的发现”这次运动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写出这一时期的一位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4分)

(4) “地理大发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

17.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公里以内地区不设防,……

材料二: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规定:①尊重中国主权之独立……②

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护一有力巩固政府。③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④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请回答:

⑴材料一出自哪一条约的规定?它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4分)

⑵材料二中的相关条款出自什么条约?它又是在什么会议上签订的?(4分) ⑶材料二声称各缔约国要“尊重中国主权之独立„„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对此,你有何认识?(2分)

⑷材料一、二中的相关条约构成了“一战”后的什么国际关系新格局?维护这个世界新秩序的工具是什么?(4分)

18.材料题(10分)

材料一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的解放农民。 材料二 诸位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到的一切都做到了。 材料三 农民获得“自由”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列宁

(1)上述材料反映了该国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2分)

(2)这场“自上而下解放农民”的改革发生在何时?改革实际维护的是什么人的利益?(4分)

(3)为什么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事件的作用。(2分)

19.阅读下列材料(19分)

材料一:……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点,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拿来先进才智,悄悄加班加点消化,乃至强化,一旦确信自己越越了别国,便出其不意“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后来,日本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

-------摘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认为,日本军在1937年南京攻克战中杀害30多万中国民众,但据当时资料,南京人口只20万,在日军攻战南京一个

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又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

月后,人口增加到25万,除此外,这个事件疑点很多,其争论持续至今,因为在战争中即使杀了一些人也不算大屠杀”。

--------摘自日本历史教科书

请回答(1)日本的“第一个老师”是谁?日本在古代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学习,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说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和意义(6分)。

(2)近代史上,日本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请写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和开始时间。(4分)

(3)日本近代史上的那次重要改革后,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指什么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指什么条约?(4分)

(4)20世纪30年代,日本又再次向他的老师发动了什么战争?(2分) (5)结合材料二和有关时事(如日本首相小泉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谈谈你对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感想(3分)。

20、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 外交大臣 皮洛夫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战前”指的是什么战争前?你知道引爆欧洲“火药桶”的“一粒火星”指的是什么事件吗?这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2)材料二表明德国有什么要求?你知道材料二所说的“分割大陆和海洋”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吗?(4分)

(3)后来以他们为首形成了哪两大敌对的侵略集团?此后两大侵略集团之间爆发了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请例举这次战争中一次重要的战役(8分)

21,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民主党候选人黑人奥巴马胜利当选,打破了白人垄断总统职位的历史。回顾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 (故土非洲)

(1) 广袤富饶的非洲大陆是黑人的故乡,也是人类的发祥地。约300多万年

前,人类就开始在这里生息繁衍。请写出当时生活在非洲大陆早期人类的名称。(2分)

(2) 由东非高原奔腾而下的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该文明的重要标志是

什么?(2分) (黑奴血泪)

材料一 在西非各港口,殖民者用木枷和锁链锁住抢来的黑人奴隶,然后用红的烙铁在他们身上烙上标志。贩奴船上,舱板之间的高度不到半米,加上奴隶贩子加倍的装载奴隶,奴隶们像“汤匙”一样蜷缩着身体,人挨人的挤在一块。由于拥挤、潮湿,空气污浊,经常出现传染病,患病的奴隶往往被投入海里。

每运到美洲1个奴隶,就有5个奴隶死在追捕和贩运途中。长达400年的黑奴贸易,从非洲运到美洲的奴隶约为1200万-3000万,而非洲实际损失的人口至少有1亿多,相当于1800年非洲的人口总数。运到美洲的黑奴,则遭受到种植园主或矿主残酷的奴役和非人的折磨,有1/3在移居的头三年死去,大多数人活不到15年。

(3) 黑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通过欧洲殖民者罪恶的三角贸

易,大量移民美洲。请画出三角贸易的示意图(标好正确的箭头所指方向,要求写出各个路程中的具体内容)。 并根据材料一归纳黑人在移民美洲历史中的悲惨境遇。(6分) (废奴斗争)

(4) 美洲的黑人奴隶制首先由林肯总统在美国废除。林肯在1862年颁布了什么法案,解放了黑人奴隶?并对南北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九年级历史第三次月考答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案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90分) 16,(1) (4分)

(2) (4分)

(3) (4分) (4) (3分) 17,(1) (4分) (2) (4分)

(3) (2分) (4) (4分) 18,(1) (2分)

(2) (4分)

(3) (2分) (4) (2分) 19,(1) (6分) (2) (4分) (3) (4分) (4) (2分)

(5) (3分) 20,(1)

(6分) (2) (2分)

(2分)

(3)

(8分) 21,(1) (2分) (2) (2分) (3)

(3分)

(3分) (4)

(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