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农村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探析
1
2
■孙开虎本论文系甘肃省“十三五”课题“农村中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课题号GS[2018]GHB1474)的子课题研究成果。
摘要: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中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相对于城市学校,农村中学由于其受自身条件的制约,在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目标上存在着诸多困难与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加强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对这一问题的思想认识外,更多的是针对农村中学的现状,探究适合农村中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实际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只要结合当前农村中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找准了针对目前农村中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上存在的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有效地落实这一教育目标。
关键词: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一、激发全体教师参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目标的落实,最终离不开承担这一任务的老师们。而在广大的农村中学,很多老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存在着唯分数论的根深蒂固的僵化观念,再加上他们对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这一教育任务的重大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在思想上对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严重影响着农村中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有帮助他们在思想深处真正认识了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大意义,改变他们僵化的思想观念,才能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这项教育活动中来,认真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研究,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只要所有教师形成合力,共同研究解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存在的问题,这就首先为落实农村中学学生核心素养解决了教师资源的问题。
二、充分利用选修课课程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拓宽农村中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
就目前很多农村中学教学实际情况而言,普遍存在选修课被边缘化甚至漠视化的现状,而这些选修课程对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而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自主发展指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手工制作、设计、雕塑、动画制作等课程比起语数外、数理化等课程来,它们更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这些课程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在专业化发展更加丰富化、多元化的今天,这些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增加他们今后选择发展方向的多向性,而且对于丰富他们自己的生活,增加他们生活的情趣有积极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充分地开展这些课程,并加以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探究,将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这些学科素养,成为主要学科素养的有益补充,从而拓宽农村中学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
三、注重文理兼容、文理互补,促进学生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共同发展
新课改和新高考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之一就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共同发展,这也是
杨燕中学生核心素养基本内涵中对学生文化基础的根本内容和要
求。虽然对于所有的学科而言,它们都承担着培养和促进学生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共同发展的教育功能。农村中学学生的生活空间和知识视野都很狭窄,其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其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获得更多地依赖课堂教学,而过早出现文、理的偏科现象,甚至过早进行文、理分科教学阻断了他们获得非选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因此要注重文理兼融,文理互补,促进学生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共同发展。
四、大胆尝试组织校外实践,走课外研学之路,不断提高农村中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较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接触广阔社会,感受现代科技与发达文明的机会较少,这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学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决定了其核心素养处于一个较低的维度。如果给他们更多的接触广阔社会的机会和时间,就更能激发他们提升自己核心素养以适应当今日新月异变化的社会的激情,而且在接触现代前沿科技和更发达的现代文明的过程中,他们会对自己将来的专业发展和人生设计有更深入的思考。广大农村中学学生受家庭经济收入偏低的制约,不可能像城市学生那样选择远距离甚至出国的高大上的研学,但可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近距离、低消费的研学之路。比如到公办的社会实践学校和基地,到当地一些科学技术较发达的企业参观学习,从而增进他们对社会的认识,激发他们自觉发展其核心素养的兴趣。
五、积极引导农村教师全员参与、积极参与,提高农村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参与度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目标的落实,最终离不开承担这一任务的老师们。而在广大的农村中学,很多老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存在着唯分数论的根深蒂固的僵化观念,再加上他们对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这一教育任务的重大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在思想上对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严重影响着农村中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有帮助他们在思想深处真正认识了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大意义,改变他们僵化的思想观念,才能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这项教育活动中来,认真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研究,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只要所有教师形成合力,共同研究解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存在的问题,相信农村中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一定能得到落实,不断提高农村中学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农村中学由于自身存在着许多短板,加之受所处地区社会、经济、教育的发展水平的限制,较之城市学校在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上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但只要广大农村中学的管理者和全体教师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智慧,积极探索落实这一教育目标的创新途径和方法,就一定能完成这一重大的教育任务。
(作者单位:1.甘肃省兰州新区高级中学;2.甘肃省古浪县第六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