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页作业改革的一点看法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是对课堂教学的整理、检测与巩固。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科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人性化,而且作为课堂教学延续的作业,也应该充满人性化。
传统的作业,其局限性很大,它不仅要求学生做大量的无用功,而且它的小容量也决定了其形式的单一化,用硬性的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规格去要求实质上有差别的学生,那结果可能不是发展而是压抑、甚至是摧残。为了避免这些缺点,我们在做了多种尝试之后,决定采用活页作业,这种作业与传统作业相比,其优点是容量大,形式较为灵活,更重要的是可以分层检查,针对不同的学生,上各种不同口味的“大餐”,那么学生就会“吃”得津津有味,这样作业就会成为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过程,使之更具人性化,在量上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在质上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精品题,有利于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检测,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一、活页作业有利于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在一天的枯燥与劳累中,快乐地整理与巩固。
美食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同一道菜,不同的包装,不同的情境,其味道就会截然不同。活页作业有利于我们选择精品题,这勿庸置疑,可其最终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态度,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乐学了,那么其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活页作业与传统作业相比更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作业中需要学生写的量少了,轻松是学生可乐的;其次,作业的形式与题型多样化了,不单调也是学生可乐的;再次,作业的生活化,贴近生活还是学生可乐的。
最重要一点是活页作业可以不再像过去那样以生硬的态度把任务强加给他们,可以给他们以人文性的关怀与勉励。如在作业起始位置上写上亲切温馨、充满哲理的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求知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不亦说乎”,就让我们在这张智慧纸上快乐地把收获整理下来吧!
言不多,语不惊,可它充满了情,既有温馨的态度指引,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文词的积累,与枯燥的传统作业相比,学生更易于接受,更乐于参与,其效果要远高于传统作业啊。
二、活页作业不仅利于多角度的考查知识而且利于体现人文关怀的新理念。
人文性是如今新课改的要求,在作为课堂教学延续的作业中也应体现这一科学理念。传统的作业中只片面强调基础性而缺乏人文关怀,而且传统作业的局限性也很大,考查的内容单一化;而活页作业,恰可以弥补这样的一种缺陷,考查的内容会更全面,不仅包括基础的,还可以有拓展延伸的,以及观念的、生活化的都可以涉及到。这样就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例如:在语文作业中,我们要求学生到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去找错别字,不仅要找出错别字还要进行分类,写出错的理由,作业的形式我们采取的表格式,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性化的提示,第二部分是作业本身,以表格形式出现:
病字(错字) 病体(出处) 健康字(原字) 病因 处方(我的看法及建议) 学生的作业上的答案是五花八门,各行各业的错别字都有:有电视广告上的,有门脸牌上的,有小广告上的,有书上的,有身边人的记录上的„„他们的理由,也是各式
各样的,而且有许多说的都很到位,例如:有人对门脸牌上和广告上的错字,是取其谐音,可他们认为,这不好,尤其是电视广告上的会误导学生。还有的通过调查知道,店门口海报上的错字,是一时疏忽造成的,他们说,这是一种不负责的态度,而且甚至以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大道理怀疑店的诚信度„„
这道题目,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自然地将语文和生活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真切地感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从结果上看,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他们思想上也起到了引导和教育的作用。
三、活页作业改革中的反思。
活页作业是我们在新课标下进行改革的产物,它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充满人性化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可行性,但毕竟还是一个新事物,在改革实践中我们也在关注着它本身以及我们在实施中所出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活页作业不利于收集保存。每次的作业发下去后,如果由学生自己保管容易丢失或损坏,而由老师保管,又不利于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借鉴前面的知识与经验。
2、有的老师把个性化当做随意性,缺少研究,利用网络上下载的现成题目,甚至有的老师以为,活页作业学生写的内容太少了,于是搞题海战术,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甚至有的重复训练,使学生不堪重负,产生“以抄代做”的现象,失去活页作业的改革初衷及美好期望。
3、作业中过度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忽视了“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的,有的老师在作业设计中只是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人性化”的宗旨,反而失去了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与培养。
4、作业的形式及内容缺少科学性及典型性。特别是一些实践性或探究性作业,教师的指导不够,使得学生的思维过于分散,甚至跑题或出现违背科学规律的结论出现,使教师在评价作业时无从下手。
5、作业评价方式的改革上,有的老师思想不够解放,缩手缩脚,不敢放手让学生进行互评及小组之间的评议,自己包揽全部工作,劳累不堪,同时也剥夺了学生参与评价的权利。
基于作业改革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将继续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作业观,要树立起新的作业设计理念,将作业课改工作做细、做实,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在人文化教学的理念下,更好地更全面地发挥作业这一课堂教学延续的重要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