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特比萘芬连续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特征

来源:爱够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特比萘芬连续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特征 Terbinafine continuous treatment in onychomycosis 党宏,吴瑞琴,朱光斗 DANG Hong,wu I q ,ZHU Guang-dou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皮肤科,上海200000) 摘要:应用特比萘芬连续疗法治疗甲真菌病,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在特比萘芬停药时临床治愈率26.19%,临床有效率 85.71%,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特比萘芬;甲真菌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6.4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4963(2002)07.0447.02 特比萘芬连续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疗效好,安全性 2.2 临床疗效: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在不同阶段、 指趾甲和性别间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在停药时的临 高,这已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所证实。我科从1994年 起使用诺华公司生产的特比萘芬(兰美抒)治疗甲真菌 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126例资料完整的甲真 菌病患者总结其疗效特征报告如下。 1 研究方法 临床和真菌学确诊为甲真菌病,选择一个感染最重的指 (趾)甲(除外小趾甲)作为靶甲,13服特比萘芬每日250mg,连续 1周,改为隔日服250mg,指甲真菌病服12周,趾甲真菌病共服 20周。服药总量:指甲真菌病49片(12.25g),趾甲真菌病77片 (19.25g),期间禁止13服或外用其他抗真菌药物。分别于停药时 及停药后3个月时观察疗效,同时进行临床评估和真菌学检查。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为病甲完全消失,新长出甲板光滑、平 整,真菌学检查阴性。显效为病甲消退≥60%,好转为30%≤病 甲消退<60%,无效为病甲消退<30%,真菌学检查阳性。采用 spss9.0软件,应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 析和统计学处理。 床治愈率为26.19%,临床有效率为85.71%。在停药 后3个月时的临床治愈率为84.12%,临床有效率为 85.71%。 表1 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在不同阶段、总指趾男女 指趾甲 计甲甲性性 和性别间疗效比较 项目 停药时 总计 指甲 趾甲 例数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治愈率(%)有效率(%) 26.19 85.71 弘O 34.73’ 90.52 70.96 88.37 25.30 5 卯 7 9 0.00 25.30 男性 女性 停药3个月 7 2 5 2 5 27.90 6 7 4 9 2 1 1 2 O 84.12 ¨7 4 2 9 89.47’’ 89.68 91.58 83.87 67.74 86.04 83.13 90.69 89.16 注:指甲与趾甲间疗效比较, P<0.001, P<0.01 2 结果 2.3 真菌学疗效:在治疗6个月时,126例患者中,真 菌学镜检阴性121例,真菌学镜检阴转率96.03%;真 菌培养阴性124例,真菌清除率98.41%。 2.4 安全性评价:126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轻微不适 如胃胀、心慌等,2例因皮肤瘙痒明显而停药,副反应 发生率4.76%。 2.1 一般资料:可评价的疗效的病例126例,其中男 43例,女83例,年龄1 1~82岁,平均42.16±12.81 岁;病程2月~40年,平均8.41±8.27年。指甲真菌 病95例;趾甲真菌病31例。共分离出80株病原菌,皮 肤癣菌35株(43.75%)。酵母菌25株(31.25%),其他 2.5 复发情况:在服药1年后随访,有7例复发,其 霉素17株(21.25%),混合感染3例(3.75%)。其中红 色毛癣菌15株,须癣毛癣菌15株,絮状表皮癣菌4 株,羊毛状小孢子菌1株,念珠菌属8株(**滑念珠 菌5株,热带念珠菌2株,白色念珠菌1株),红酵母6 株,丛生丝孢子菌、土生念珠菌和浅黄隐球菌各1株, 青霉5株,曲霉3株,毛霉菌2株,黑孢子菌2株,毛孢 中3例指甲真菌病,4例趾甲真菌病,复发率为 5.56% 3 讨论 特比萘芬连续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结果显示:在 停药时指甲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趾甲(P<0.001),在停 子菌3株,链格孢1株。混合感染的3例为红色毛癣菌 +鸡禽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青霉、曲霉+红酵 母。 药后3个月指甲的治愈率好于趾甲(P<0.O1),停药 后趾甲的治愈率仍不断提高,这已有明确的报道【1—1。 在停药时和停药后3个月男女的治愈率无差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在治疗过程中,笔者在部分DLSO型病人的受染 指甲的根部用小刀刻线做固定标记,观察服药后新甲 的生长情况,发现在服药前在正常甲板上的刻线在服 杀菌MIC值,只有外力清除癣菌球后,新甲才能推 出达到痊愈 】,故验证了Evans的研究。 本组研究中出现7例复发病例,其中3例指甲真 菌病患者复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双手经常干家 药后新甲不断生长的情况下,刻线部位已处在受感染 的灰甲部分,说明服用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的过程 中,真菌还是在不断侵犯甲板,而不是完全停止,这个 重要的发现使我们意识到足够的疗程是保证治愈的基 本条件,而且老年人或伴糖尿病的患教者应适当延长 务,指甲浸泡于洗涤剂中,或易受外伤等原因引起。4 例趾甲真菌病复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趾甲生长特别缓 慢、甲受挤压、不勤换鞋袜有关H 。 总之,由于指甲的生长速度快于趾甲,趾甲的生长 治疗时间¨】,如果按正常人群的服药量,这些群体的病 人往往会部分治愈或易于复发。我们治疗病人的观念 是提倡所有病甲全部治愈,而非部分治愈的姑息态度, 否则在若干年后,未治愈的病甲又会传染到其他指趾 甲,使原有的治疗前功尽弃。本研究的复发率为 速度为指甲的1/2~1/3,所以指甲真菌病的痊愈速 度快于趾甲,患者甲的生长速度快慢决定了甲真菌病 的痊愈的快慢,如有促进甲生长的药物出现,就能加快 甲真菌病的痊愈速度。 参考文献: [1] Faergemann J,Zehender H,Millerioux L.Levels of terbinafine in plasma, stratum eorneum,dermis—epidermis(without stratum corneum),sebum,hair and nails during and after 250mg terbinafiBe 5.56%,低于国外的报道,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本组研究 所选取的病人平均年龄为42岁,他们的机体抵抗力较 强,服药治疗后,甲板的再生能力好于老年患者,我们 也观察到一些20岁左右的年轻人的治愈速度远快于 orally once daily for 7 and 14 days[]】.Clin Exp Dermatol,1994,19 (2):121.126. 老年人或伴有慢性病的患者,所以提倡个体化用药。 本研究中发现1例指甲生长不平衡,原右手拇指 患病甲板为DLSO型,在服药2个月后甲板一侧新甲 [2] Evans EG,Sigurgeirsson B.Double blind,randomised study of continuous terbinafine compared with intermittent itraeonazole in treatment of toenail onychomycosis[J].BMJ,1999,318(7190): lO31.1035. 生长占60%,而另侧不生长,后嘱其用小刀尽量剜 除受感染甲板,在其后的1个月中指甲生长约 3.5mm,使甲最后达到痊愈。有报道皮肤癣菌球形成 阻碍了甲的生长,药物维以进入癣菌球的中心,达到 [3] Roberts DT.Oral terbinafiBe(Lamisil)in the treatment of fungal in. fections of the skin and nails【J】.Dermatology,1997,194(Suppl 1): 37.39. [4] 郑岳臣,邬炎卿,祝兆如,等.影响甲真菌病疗效的因素[J].中 华皮肤科杂志,2001,34(5):370.371. 兰美抒治愈1例罕见的白念珠菌须癣 A rare case of candidaI tinea barba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IamisiI 郭宁如,吕桂霞,吴绍熙 GUO Ning-ru.LV Gui-xia.WU Shao.xi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南京210042) 摘要:报告1例罕见误诊5年的白念珠菌性须癣,从病须3次以上培养出白念珠菌、1次表皮葡萄球菌。前者经体外抑菌试 验,该菌在兰美抒0.0025l ̄g/L时即有抑菌作用,而氟康唑则在0.0050 ̄g/L时尚无明显抑菌作用。患者经兰美抒250mg/d 治疗8周后即治愈。 关键词:白念珠菌;须癣;兰美抒 中图分类号:R756.5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4963(2002)07.0448.02 部有胡须脱落。细菌培养仅有1次表皮葡萄球菌生长,再作真菌 镜检及培养,前者可见胡须及痂皮内有散在孢子菌丝。临床考 虑须癣,疑由皮肤癣菌所引起。予兰美抒每13 250mg/d,共l4 天,其间经真菌培养3次,均仅见白念珠菌生长,故诊断为白念 珠菌所致须癣。经体外平皿法药敏试验,氟康唑在0.0050 ̄g/L 时仍有生长,而兰美抒在0.0025I.Lg/L~0.0050l ̄g/L即有明显 抑菌圈(见照片1)。且在用药l4天后复查,临床有进步,仍续用 兰美抒每日250mg,先后56天,皮损全部消退。真菌复查转为阴 性。其后失访。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51岁,于1995年lO月初诊。主诉:口周、须部皮 肤痒、痛伴皮疹、结痂、溃烂5年余。患者于5年前剃须时不慎刮 破皮肤,其后局部起疹,痒、痛不止,曾就医用药膏外涂,并口服 药片,始终不好,后转至合肥等地诊治,外用百多邦、红霉素软 膏,并内服赛庚啶、息复欢等,病变一直不好,渐渐扩大,波及口 周、颌下、耳前等处,痒痛难忍,乃转来南京。检查:患者口周、颌 下沿胡须部及鼻孔附近有成片红色丘疹、结痂、脱屑及糜烂,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