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来说,主要是针对地表水中一些还原性污染物指标进行测定。当下,在实际测定水体中高锰酸盐时,采取的方法较多,本次研究将对其测定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一一叙述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相关方法。
关键词:水体;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测定方法 0前言
高锰酸盐指数富含于水体中,其代表了酸性与碱性介质,通过高锰酸钾为氧化剂进行处理水样时消耗的量。这种测定方式通常都是用在测定地表水、饮用水以及生活污水等方面。水体内富含的亚硝酸盐、亚铁盐以及硫化物等物质能够通过高锰酸盐的测定从而转化为有机物,以此来消耗高锰酸钾。所以,水体中高锰酸盐的测定就是地表水有机物与还原性无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而水体中的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指标,其测定在于体现出水体还原性物质的污染程度。这种指数测定在世界多个国家的水质监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我国早在2007年就把高锰酸盐指数作为水质常规监测项目。该检测又涵盖了多种指数测定方法,常见的就有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等。而此次研究就通过叙述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相关方法来为有关研究提供理论性参考。
1. 滴定法
在水体中高锰酸盐的指数检测上,滴定法属于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又包括了酸性法与碱性法两种,两种方法的使用是根据氯离子含量,不超过与超过350mg/L水样为基准。这种方法主要是在水样中注入定量且的高锰酸钾溶液,通过沸水加热的方式进行反应,从而能够实现高锰酸钾的草酸钠还原,随后,通过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来回滴过量草酸钠,以此来对得出的高锰酸盐指数值进行计算。在这种方法下,高锰酸盐指数以一种条件性指标展现,其指数的测定结果将
由溶液酸度和高锰酸钾浓度以及加热反应的温度与时间决定。基于此,要想获取准确性较高的高锰酸盐指数,在使用滴定法的过程中,还需根据不同种试剂的酸度情况、水浴温度以及加热时间与滴定时间来进行分析,充分考虑相关因素来加强质量控制,才能使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保障。
从滴定法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来看,主要在于高锰酸钾氧化能力强,能够对不同类型的无机物与有机物进行氧化,又因高锰酸钾自身属于有颜色的溶液,所以在滴定过程中不用再加入其他指示剂。这种方法的缺点就在于水浴反应时间较长,且在温度方面的要求较高,这需要在实际实验当中进行严格把控,控制好反应的时间与温度,才能获取更加准确的高锰酸盐指数。通常来说,滴定法的水浴时间不可低于30min,而时间的计算要以水浴重新沸腾时间为准,在温度方面需控制在90-98℃之间,从其反应的原理上来看,若水浴温度高则加热时间长,这就会加大测定值。其次,其确定啊还体现在较为复杂的工艺程序,操作步骤较多,使得滴定法使用起来整体耗费时间较多,且每一次实验在样品处理方面,量都比较有限,而且对同一个样品进行测定,中间还需间隔一段时间。最后,由于高锰酸钾溶液在稳定性方面有所缺失,要想使校正系数K值得到保障,就要配置草酸钠标准溶液浓度,以此来获取准确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
1.
分光光度法
(一)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属于分光光度法中的一种,主要是以物质对光选择性吸收来实施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相比于滴定法而言,在操作方面更加简便,没有较多繁杂的程序,其优势就在于快速且高效,在适用范围方面较为广泛,且测定的准确性也有所保障。该方法也是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运用在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方面能够进一步简化测定相关工作。就当下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以酸性条件为基础,通过过量高锰酸钾来氧化水样中的还原物质,而剩余的高锰酸钾则会与碘化钾产生反应,以双波长的方式来测定反应液吸光度,从而就能够获取水体中高锰酸盐相关指数,这种测定方法
获取的结果在精密度与准确度方面得到了有效保障,且主要运用在生活污水、地表水以及自来水等水质的高锰酸盐指数测定中。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也属于分光光度法的一种,其与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特性相同,都具备快捷简便且灵敏度高的特点,这种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能够进行在线分析。其属于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一种新方法,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这种方法的运用原理主要是根据高锰酸钾独特的紫红色为基准,当波长达到520nm时存在最大吸收峰。进行测定的过程中也是以酸性条件为主导,并以定量和过量的高锰酸钾溶液来对水体还原性物质进行氧化,而一些过量的高锰酸钾则会以紫外分光光度的方式来测定吸光度,以此构建高锰酸盐指数与吸光度标准曲线,以曲线为基准来对测定水样的高锰酸盐指数进行计算。由此可见,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对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进行测定能够体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而这种方法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且还能进一步节省水体物质测定的成本费用。
1.
消解测定法 1. 直接加热法
部分人员在对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进行测定时,会采取直接加热法来进行测定,通过使用电炉和电热板等设备来的行直接加热,这种方法取代了水浴加热法,当水样品出现沸腾现象就进行计时,沸腾的时间控制为10min-12min,之后就能进行滴定。在多次研究与实践当中发现这种方法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且能够进一步节省实验反应时间,还能实现多种样品同时分析,使样品测定量得到提升。
1. 节能加热法
[1]
这种方法也是用于改善滴定法中的水浴加热法,在当下节能环保发展的理念影响下,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在寻求节能降耗,在水体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方面也是如此。节能加热法不仅符合这一发展理念且在测定结果准确性方面也有所保障。该方法通过使用COD节能恒温加热器及其加热管与空气冷凝管相结合来对水样进行测定,要在160℃的恒温下进行加热,与上述加热时间相同,都是从样品沸腾起进行计时。在研究实验中发现,这种方法能够进一步减少加热时间,且降低水样挥发损失量,而在精密度与准确度方面毫无影响,也是高锰酸盐相关指数的酸度得到保障。
1. 微波消解法
对于水体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来说,在化学需氧量测定方面,采取微波消解法能够使其检测时间短、操作程序简便以及高效率的优势得以体现,且与节能加热法相比,该方法同样具备环保特性,能够进一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其特点表现在快速及高效方面,且其在成本费用上与节能加热法一样,都是属于新型节能环保,且低成本的测定方法,但其特殊性就在于良好的消解性,能够进一步提升消解效率,通过提升水样品的分析速度来加快高锰酸盐测定工作效率,同时,还不会对其测定质量造成影响,在微波消解方法的应用下,能够加快水体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工作的开展。
结语
总的来看,本次研究通过重点探究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方法,对相关方法进行具体分析发现,不同的方法在实际水体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时,其采取的操作方式有所不同,相关测定要求也有很大的区别。但无论采取怎样的测定方法,在实际测定的过程中,都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条例来开展测定工作,在方法应用方面要做到有规可循,从而才能使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有效保障,以此来提升生活污水、地表水以及自来水等水体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水平,从而使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为我国相关水质的质量检测提供保障。水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若是无法对其质量进行有效测定,就不能对水质进行评估,从而就会导致人们在用水方面的安全性有所缺失,这是影响国家发展及人民生活水
[2]
平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对此,就需要重视起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方法的完善与应用,充分了解到不同方法的应用效能,从而才能使各种方法能够在具体水质检测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效能与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佩,殷世芳,韩枫,等.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研究[J].河南科技,2020,39(25):4.
2.
姜明新,冯新华,陈成勇.高锰酸盐指数自动测定仪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J].2021(2020-29):120-121.
3.
李红科,王立波,袁池.不同处理方式对高原地表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的影响[J].西藏科技,2020(1):4.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