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秋天》教学设计
1秋天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生字词,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掌握1种笔画,认识3个偏旁。
3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4 .认识自然段,并尝试给课文标段。
5、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2、背诵课文。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掌握1种笔画,认识3个偏旁。
3 .认识自然段,并尝试给课文标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 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 景色。
2 .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 .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呢?(板书:秋天)
4 .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一一《秋天》。
5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认识自然段。
2 .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 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 序号。
3 .(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 .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 .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
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7 .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 些变化。
1 .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 音相同的字一一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 汽天( )( )水空( )( )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 .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
过渡: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
⑵ 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
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
实物出示: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⑷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
要读重音。
3 . 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
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6)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
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 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 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 .齐读第1自然段。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 .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 .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
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
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5)过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图片,引导
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 一会儿排成个“一” 字的。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 2自然段。
⑺ 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8)学习生字“大、飞、会、个”。
“个” 一般用做量词,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一个 ( 3 .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ty,有时候读y 1 ,有时候读y i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 一读。
⑵课件出示词语:一 (y 1 )片片 一(y 1 )群 一(y i )会儿 “一
(y) ” 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4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过渡: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
读吧。(配乐朗读课文)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一一 (课件出示第
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 .指导读好感叹句。
2 .学习生字“秋、了”。
秋: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 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 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
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
4.齐读第3自然段。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 .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 .学习“了”字的书写。
3 .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4 .熟读课文。
5 .小结: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
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3、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复习词语
1 .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天气一片片树叶叶子飞来一会儿一个
2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 有信心吗?
二、指导书写
1 .指导书写“人”。
(1)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强调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
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
(2)学生练习。
2 .运用迁移法学习书写“大”。
⑴观察比较“人”与“大”中“人”的区别,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
字在书写时占格位置的不同。
(2)教师一笔一笔做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教师强调书写姿势。
(4)师生评议,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4.小结。
三、指导背诵
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 .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过渡: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 办法背诵下来。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天气凉,树叶黄。
(2)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
下来了。
3 .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飞)
(2)课件出示句式:一会儿 .............................. 一会儿 ................... 。
⑶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指名背诵,男生女生竞赛背诵
4 .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
5 .小结方法:背诵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都 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6 .出示课文画面,齐声背诵课文。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 .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想一想你见过的秋天景色,用几句话描绘出来,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 画一画,给画起个名字。
2 .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写上一句话。
3 .小组内交流。
4 .全班内展示。
5 .说话练习。
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五、总结全课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 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 走走,去寻找,去发现,好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