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4月月考试题

来源:爱够旅游网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4月月考试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脑髓 (suí) 泥泞(nìng) 花圃 (pǔ) 骊(lí)歌 ....B.沮(jǔ)丧 掸(dǎn)子 讪(qí) ...(shān)笑 菜畦.C.嫉(jì)妒 丑陋(lîu) 蝉蜕(tuì) 相宜(yí) ....D.书塾(shú) 伫(zhù)立 环谒(yè) 瞬(shùn)息 ....2、下列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荒草萋萋 延绵 缝隙 攒成 兴高采烈 B.川流不息 肿胀 徘徊 鉴赏 漠不关心 C.人声鼎沸 严历 签赏 确凿 娇生惯养 D.恭恭敬敬 幽寂 倜傥 篱笆 来势汹汹

3、填入下列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3分)

(1) 他们发出一种 的叫声,展开他们美丽的长翅膀,飞向温暖的国度。 (2)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们不能同时去 。

(3) 这是荒园, 拍雪人却没有观众,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A.奇怪 涉猎 人迹罕至 B.奇异 涉足 人迹罕至 C.奇怪 涉足 人烟稀少 D.奇异 涉猎 人烟稀少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星期天上午,江城的中小学生络绎不绝地涌入科技馆。 ....

B.新的初中语文教材经过改头换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受学生欢迎。 ....

C.第九界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些歌手面对常识性考题一筹莫展,默默无闻,令人失望。 ....D.小明为人诚实,待人接物坦荡如砥,深得同学的好评。 ....

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B.一进入会场就看见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D.红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6、下列有关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爸爸的花儿落了》标题语意双关,一方面指爸爸生病,他养的花由于缺少照料而枯萎,一方面指爸爸的生命之花凋零。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善于联想,由赤练蛇联想到美女蛇的故事,为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因此感动了许多人,把它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D.诗歌《未选择的路》的写作重点放在了已经选择的路,作者想借助它告诉读者面临选择时要慎重,不要随波逐流,否则会后悔终生。

二、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7、⑴鲁迅原名 ,我国伟大的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

1

⑵普希金是 (国家)著名诗人。

⑶《爸爸的花儿落了》的作者是 ,本文节选自她的代表作《 》。 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 , 。 ⑸默写《山中杂诗》、《竹里馆》、《峨眉山月歌》

《山中杂诗》: , 。 , 。 《竹里馆》: , 。 , 。 《峨眉山月歌》: , 。 , 。 三、阅读理解(5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5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8、文中横线的两个“这里”具体指代的是什么?(2分)

9、根据文段内容,给文段加一个小标题。(3分)

10、文段除描写景物外,还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⑴ ⑵ ⑶

⑷ 11、文段中有许多动词用得精炼传神,选其中一例作简要赏析。(3分)

12、这段文字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我长大了》,回答问题(12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2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3、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14、文中画线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2分)

15、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2分)

16、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中的恶劣”,“我”想象的是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3分)

17、“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三)阅读《伤仲永》,完成以下小题(25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3

18、本文的作者是 ,他被称为“唐宋八大家”,其他的七位

是 、 、 、 、 、 、 。(8分)

1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4分)

父 异 焉 借 旁 近 与 之 即 书 诗 四 句 并 自 为 其 名 20、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未尝识书具(曾经) B.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可图) ..C.泯然众人矣(许多人) D.稍稍宾客其父(渐渐) ....

21、翻译句子(4分)

⑴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⑵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2、方仲永的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用原文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仲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6分)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2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薯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乌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25、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下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3分)

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B.苍苍竹林寺,杏杏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D.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革是)。

4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初一语文月考1试题答题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8分)

1、( )2、( )3、( )4、( )5、( )6、( ) 二、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7、⑴鲁迅原名 ,我国伟大的 、 、 到三味书屋》选自《 》。

⑵普希金是 (国家)著名诗人。

,《从百草园

⑶《爸爸的花儿落了》的作者是 ,本文节选自她的代表作《 》。 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 , 。 ⑸《山中杂诗》: , 。 , 。 《竹里馆》: , 。 , 。 《峨眉山月歌》: , 。 , 。

三、阅读理解(5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5分)

8、(2分) 9、(3分) 10、(4分) ⑴ ⑵ ⑶

⑷ 11、(3分)

12、(3分) (二)阅读《我长大了》,回答问题(12分)

13、(2分) 14、(2分) , 。

15、(2分)

16、(3分)

17、(3分) (三)阅读《伤仲永》,完成以下小题(25分)

18、本文的作者是 ,他被称为“唐宋八大家”,其他的七位

是 、 、 、 、 、 、 。(8

5

分)

19、(4分) 父 异 焉 借 旁 近 与 之 即 书 诗 四 句 并 自 为 其 名 20、( ) 21、(4分)

⑴ ⑵

22、(3分)

23、(3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6分) 24、( )

25、(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