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争当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经济带的龙头(2013828)

来源:爱够旅游网


争当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桥头堡

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的龙头

满洲里依口岸而生,口岸优势是最大的优势,无论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祖国建设发展时期,满洲里口岸均做出过卓越贡献。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后,王君书记来满洲里调研时指出,满洲里要努力成为全区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沿边经济带的龙头,赋予了满洲里新的使命,为满洲里深入推进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发展路径。争当建设“一堡一带”龙头,对于满洲里来说,关键要以试验区建设为主线,强化区域内外联动,巩固全国最大陆路口岸地位;夯实口岸发展载体,发挥口岸枢纽和辐射功能;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打造外向型特色产业发展高地;着力优化口岸环境,打造边疆民族地区和谐进步示范区。

争当建设“一堡一带”龙头,要全力保持全国最大陆路口岸地位。满洲里是环渤海地区通往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欧洲最便捷、最经济、最重要的陆海联运大通道,所经沿线是俄罗斯人口最多、自然资源最富集的地区。毗邻的西伯利亚地区被誉为21世纪人类自然资源的宝库,其能源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以上,开发潜力巨大。同时,满洲里与俄、蒙、日、韩和港澳台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稳定的经贸联系,特别是随着试验区政策效应放大后,毗邻俄蒙城市、周边旗市与满洲里合作发展共赢的愿望更强。当前,中俄蒙三国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贸合作不断升级,深化对外开放,适逢其时。满洲里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坚持扩大对外经贸合作与深化国内区域合作相结合,坚持加强经济合作和开展各方面交流相结合,加快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局面。提高口岸运量。在努力扩大木材、煤炭、铁矿砂、化肥等原有货品运量的基础上,增加汽车散件、农产品等新的品类。围绕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加快推进国家粮油定点进口口岸获批,全力打造中俄农产品最大陆路换装平台,目前已就小麦、油菜籽仓储加工项目与多家大型粮油企业签订了协议。将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优势与俄罗斯市场需求优势紧密结合,扩大果菜出口规模。提升货品总值。开行了天津新港、大连港、营口鲅鱼圈港

1

至满洲里的集装箱专列,目前经满洲里出口的集装箱已超过6万箱。“苏州—满洲里—欧洲”专列将于9月底开通。正在争取开通“郑州—满洲里—欧洲”专列,将长三角和内地IT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到欧洲。推动区域融合发展。做到内引、外联、共建。内引方面,扩大国内开放,主动融入东北经济区,加强与长三角等地的交流,争取在旅游产业、煤炭转化、物流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外联方面,扩大对俄蒙开放,完善与俄蒙毗邻地区政府会晤协调机制,坚持经济合作与社会文化交流相结合,积极争取与赤塔市互设领事机构。围绕企业赴外投资兴业、境外资源开发等各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业务,不断健全服务机制,搭建服务平台,确保“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共建方面,放大试验区政策效应,实现与周边旗市资源互助、政策共享、利益双赢,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力争到“十二五”末口岸过货量达到3500万吨。

争当建设“一堡一带”龙头,要加快建设成为欧亚陆路大通道重要的综合性枢纽。夯实完善口岸基础设施,是提升要素承载能力、承接产业转移、开拓俄蒙市场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通关效能、增强辐射能力,全面构筑了公铁空并举的立体化疏运体系,口岸综合输运能力在全国沿边口岸城市中首屈一指。铁路口岸沿边通过能力最强、换装功能最全的口岸;公路口岸是全国唯一允许俄籍车辆入境的口岸,是沿边唯一实行24小时通关的口岸,可以满足每年1000万人次和600万吨货物通关需要;航空口岸是沿边唯一开通国际航线的口岸。下一步,满洲里将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新国际货场两大平台运营,争取二卡口岸开通、公路口岸中俄货运通道直通、互市贸易区双向开通三项事宜破题,积极推进滨州电气化铁路、至乔巴山国际铁路、至乌兰巴托国际航班三大线路通行,全力推进国际公路物流中心、国际物流综合体和厂商跨国贸易通道、国际木材交易市场三大物流龙头项目建设,努力构建公铁并举、陆空齐备、功能完善、运输力强的“链接中俄蒙、辐射东北亚”的口岸输运体系。力争到“十二五”末,铁路口岸综合换装能力达到8000万吨,公路口岸年通过能力达到1400万人次和1100万吨,航空口岸吞吐能力达到70万人次。

争当建设“一堡一带”龙头,要立足口岸优势完善特色产业体系。目前,我市三次产业结构

2

比为1:29:70,外贸依存度高达147%,工业经济发展不充分,抵御外来风险能力很弱。特别是金融危机期间,满洲里受到的冲击和影响在全区首当其冲。为此,满洲里将立足口岸资源优势,依托口岸而不依赖口岸,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加速构筑经济自主增长机制,着力打造工业、旅游“双轮驱动”的口岸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工业。依托扎赉诺尔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承载能源开发转化和进出口加工两大基地,着力引进支撑性强、环保水平高、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的项目,不搞遍地开工、低水平建设,重点通过引进几个立市大项目做大工业总量。能源开发转化基地方面,牢牢把握“以煤为基、煤电联营、链条多元、绿色发展”方向,尽快突破电力通道等瓶颈,加快推进2×60万千瓦电站、多金属矿分步回收综合利用等一批立市项目开工建设;推动口岸站场宽准轨延伸至扎赉诺尔能源开发转化基地,带动境外资源落地加工,努力建成“双百亿”园区。力争煤炭产能达到2000万吨,煤化工产能达到100万吨甲醇当量,电力装机规模达到200万千瓦。进口资源加工园区,是全区五个百亿产值园区之一,下一步将加快木材产业提档升级,打造全国最大的进口木材交易市场、锯材集成材加工集散基地和木屋、木门、木窗加工基地,建成自治区级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和国家级进口木材加工示范区。力争木材落地加工达到500万立方米、精深加工比例达到60%以上。出口加工方面,主要围绕综合保税区高精端产业,进行配套加工。做活做热旅游业。着力弥补满洲里旅游功能性缺失的短板,不断增强旅游的参与度和体验性,进一步满足中俄蒙游客的差异化需求,打造中俄蒙风情兼得的跨境旅游基地。具体做到三个转变。旅游景区由零散向整体转变。加快完成《满洲里旅游产业总体发展规划》编制。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5A级景区来打造,求精求特求洋,让主城区欧式风格更加浓郁、更具品质。规划建设玉石产业等特色精品街区,努力塑造一街一品、各具特色、处处皆景的城市风格。旅游城市功能由观光向体验转变。推动万达城市综合体、欧亚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城、套娃五星级酒店等一批龙头项目开工建设,全面提升满洲里购物、住宿、餐饮、休闲、演艺、会展、金融、国际贸易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层次。充分整合三国文化元素,加快推进猛犸公园、世界木屋博览园、中俄蒙零号界碑等一批主题园区建设,引入俄罗斯高端艺术团体在接待旺季定点定时演出,开拓面向俄蒙的对外医疗保健康复事业,用好冷资源,继续办好中俄蒙国际冰雪节和选美大赛,加快形成观光、休闲体旅游格局,延长、度假、疗养四位一旅客停留时间,拉动四季旅游。旅游服务

3

由单一向综合转变。构建面向中俄蒙游客的全面服务体系。入境游方面,到满洲里的俄罗斯人数,占全国21%,可以说,中国“俄罗斯旅游年”的载体就在满洲里。满洲里将开展“优环境、聚人气、促发展”专项活动,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成果,在全市营造体现中华礼仪、俄罗斯热情、蒙古好客的服务环境,通过吸引更多的俄蒙游客来满洲里,进而吸引集聚国内外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出境游方面,今年7月1日,自治区公安厅出入境制证中心满洲里分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旅游护照实现当天申请,当天出照。7月份当月即办理旅游护照634本,是2012年全年总和的两倍。下一步,将全力做好以旅游异地办照业务为重点的各项服务,带动更多国人赴外旅游,成为中俄边境旅游最大集散地。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旅游总人数达到700万人次;旅游创汇达到3.3亿美元;旅游总收入达到50亿元。

争当建设“一堡一带”龙头,要以全面优化口岸环境作为根本保障。坚持美丽与发展双赢、惠民与稳定共建,打造边疆民族地区和谐进步示范区。全力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满洲里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7 %,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占地区税收总额的68.2 %。可以说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就是优化全市经济发展环境。今年以来,满洲里出台了《进一步促进满洲里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安排了3.6亿元资金兑现外经贸扶持奖励政策,稳定和壮大了民营企业队伍。满洲里将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落实上级各项政策,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和融资平台建设,放宽民营经济的准入领域,加大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好人才、技术等实际问题。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全力推进造林绿化和草原、湿地、水体的生态保护,创建花园式小区、花园式单位,争创国家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市。注重民生福祉提升。全力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继续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办好为民实事。以干部下社区工作为抓手,完成文明城创建、物业网格化管理、扶贫解困、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和基层组织建设五项任务,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依托欧亚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城,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使更多优秀文化惠及于民。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满洲里地处俄蒙开放的前沿,既是国家和自治区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国际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的重点地区,我们要切实增强国家安全防范和保密意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探索具

4

有口岸特色、自身特点的流动人口管理、外国人服务管理和社区管理模式。设立社会矛盾调解中心,构建一站式社会矛盾调解平台。深化“平安满洲里”创建,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