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3锚杆设计

来源:爱够旅游网


3锚杆设计

3.1锚杆选择

3.1.1 锚杆形式与材料选择

锚杆的形式应根据锚杆锚固段所处部位的岩土层类型、工程特征、锚杆承载力大小、锚杆材料和长度、施工工艺等条件。按表()进行选择。

表()锚杆选型

锚杆

特征

锚固型式

锚杆类别 材料 锚杆承载

力设计值

(kN) 锚杆

长度

(m) 应力

状况 备 注

土层锚杆 钢筋(Ⅰ、Ⅱ级) <450 <16 非预应力 锚杆超长时,施工安装难度较大

钢绞线

高强钢丝 450~800 >10 预应力 锚杆超长时施工方便

精轧螺纹钢筋 400~800 >10 预应力 杆体防腐性好,施工安装方便

岩层锚杆 钢筋(Ⅰ、Ⅱ级) <450 <16 非预应力 锚杆超长时,施工安装难度较大

钢绞线

高强钢丝 500~3000 >10 预应力 锚杆超长时施工方便

精轧螺纹钢筋 400~1100 >10 预应力或非预应力 杆体防腐性好,施工安装方便

根据边坡设计规范要求选择预应力土层锚杆。材料为钢绞线高强钢丝,锚杆承载力设计值450——800(kN),锚杆长度>10(m)。

3.1.2 钢绞线种类的选择

锚杆总长度应为锚固段、自由段和外锚段的长度之和,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锚杆自由段长度按外锚头到潜在滑裂面的长度计算;预应力锚杆自由段长度应不小

于5m,且应超过潜在滑裂面;

2 锚杆锚固长度应按式()、()进行计算,并取其中大值。同时,土层锚杆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4m,且不宜大于10m;当计算锚固段长度超过上述数值时,应采取改善锚固段岩体质量、改变锚头构造或扩大锚固段直径等技术措施,提高锚固力。

表()钢绞线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种 类 抗拉强度设计值

( )

抗压强度设计值

( )

线 二股 =1720

1170 360

三股 =1720

1170 360

七股 =1860

1260 360

=1820

1240

( =1770)

(1200)

=1720

1170

( =1670)

(1130)

( =1570)

(1070)

( =1470)

(1000)

3.2 锚杆设计计算

3.2.1 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和设计值的计算

式中 ——锚杆的轴向拉力标准值(kN);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kN);

——锚杆所受水平拉力标准值(kN);

——锚杆倾角( )。此处取 ;

——荷载分项系数,取1.30,当可变荷载较大时应按现行荷载规范确定。

3.2.2 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和设计值的计算

式中 ——锚杆钢筋或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 );

——锚筋抗拉力工作条件系数,永久性锚杆取0.69,临时性取0.92。此处取0.69;

——边坡工程重要性系数;

——锚筋或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kPa)。

3.2.3锚杆锚固体与地层的锚固长度的确定

锚杆锚固体与地层的锚固长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 ——锚固段长度(m);尚应满足构造要求;

——锚固体直径(m);

——地层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kPa),应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取值;

——锚固体与地层粘结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锚杆取1.00,对临时性锚杆取1.33。此处取1.00。

表() 岩石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

岩石类别 值(kpa)

岩石类别 值(kpa)

极软岩 135~180 较硬岩 550~900

软岩 180~380 坚硬岩 900~1300

较软岩 380~550

注:1 表中数据适用于灌浆强度等级为M30;

2 表中数据仅适用于初步设计,施工时应通过试验检验;

3 岩体结构面发育时,取表中下限值;

4 表中岩石类别根据天然单轴抗压强度 划分: 为极软岩, 为软岩, 为较软岩, 为较硬岩, 为坚硬岩。

此处取

3.2.4 锚杆钢筋与锚固沙浆间的锚固长度

锚杆钢筋与锚固沙浆间的锚固长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 ——锚杆钢筋与锚固沙浆间的锚固长度(m);

——锚杆钢筋直径(m);

——锚筋(钢绞线)根数;

——边坡工程重要性系数;

——钢筋与锚固沙浆间的粘结强度设计值(MPa),应由试验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

时可按表()取值;

——钢筋与沙浆间的粘结强度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锚杆取0.60,对临时性锚杆取0.72。此处取0.60。

锚固体长度由式(),()中较大值确定

表()钢筋 钢绞线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强度设计值 ( )

锚杆类型 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强度等级

M25 M30 M35

水泥砂浆与螺纹钢筋间 2.10 2.40 2.70

水泥砂浆与钢绞线 高强钢丝间 2.75 2.95 3.40

注:1 当采用两根钢筋点焊成束的作法时,粘结强度应乘0.85折减系数;

2 当采用三根钢筋点焊成束的作法时,粘结强度应乘0.7折减系数;

3 成束钢筋的根数不应超过三根,钢筋截面总面积不应超过锚孔的20%。当锚固段钢筋和注浆材料采用特殊设计,并经试验验证锚固效果良好时,可适当增加锚杆钢筋用量。

3.3 锚杆原材料

3.3.1 锚固工程原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应满足设计要求,方便施工,且材料之间不应产生不良影响。

3.3.2 灌浆材料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泥宜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必要时可采用抗硫酸盐水泥,其强度不应低于42.5MPa;

2 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3%,砂中云母、有机物、硫化物和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1%;

3 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的有害物质,不得使用污水;

4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由试验确定;

5浆体配制的灰砂比宜为0.8-1.5,水灰比宜为0.38-0.5;

6浆体材料28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用于全粘结型锚杆时不应低于25MPa,用于锚索时不应低于30MPa。

3.3.3 锚杆杆体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宜采用镀锌钢材。

3.3.4 锚具及其使用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锚具应由锚环、夹片和承压板组成,应具有补偿张拉和松弛的功能;

2 预应力筋用锚具和连接锚杆的部件,其承载能力不应低于锚杆杆体极限承载力的95%;

3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及连接器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的规定。

3.3.5 套管材料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具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其在加工和安装过程中不致损坏;

2 具有抗水性和化学稳定性;

3 与水泥砂浆和防腐剂接触无不良反应。

3.3.6 防腐材料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在锚杆使用年限内,应保持耐久性;

2 在规定的工作温度内或张拉过程中不得开裂、变脆或成为流体;

3 应具有化学稳定性和防水性,不得与相邻材料发生不良反应。

3.3.7 隔离架、导向帽和架线环应由钢、塑料或其他对杆体无害的材料组成,不得使用木质隔离架。

3.4 计算过程

3.4.1 BK112+137-177路段锚杆依照BK112+157断面设计:

锚杆所受水平拉力标准值:

锚杆轴向拉力的标准值:

锚杆轴向拉力的设计值:

锚杆预应力钢绞线的最小截面积:

锚杆预应力钢绞线的根数:

取 =4

锚杆锚固体与地层的最小锚固长度:

锚杆预应力钢绞线与锚固砂浆的最小锚固长度:

根据规范要求,锚杆锚固段长度应取 与 中的最大值;同时,规范规定岩石锚杆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

因此锚杆锚固段长度

3.4.2 BK112+177-227路段锚杆依照BK112+197断面设计:

锚杆所受水平拉力标准值:

锚杆轴向拉力的标准值:

锚杆轴向拉力的设计值:

锚杆预应力钢绞线的最小截面积:

锚杆预应力钢绞线的根数:

取 =4

锚杆锚固体与地层的最小锚固长度:

锚杆预应力钢绞线与锚固砂浆的最小锚固长度:

根据规范要求,锚杆锚固段长度应取 与 中的最大值;同时,规范规定岩石锚杆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

因此锚杆锚固段长度

3.4.3 BK112+227-277路段锚杆依照BK112+257断面设计:

锚杆所受水平拉力标准值:

锚杆轴向拉力的标准值:

锚杆轴向拉力的设计值:

锚杆预应力钢绞线的最小截面积:

锚杆预应力钢绞线的根数:

锚杆锚固体与地层的最小锚固长度:

锚杆预应力钢绞线与锚固砂浆的最小锚固长度:

根据规范要求,锚杆锚固段长度应取 与 中的最大值;同时,规范规定岩石锚杆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且不宜大于 和 ,

因此锚杆锚固段长度

3.5 锚杆的张拉

3.5.1 预应力锚杆的张拉与索定应符合的规定

1 锚杆张拉宜在锚固强度大于20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体

2 锚杆张拉顺序应避免相近锚杆相互影响;

3 锚杆张拉控制应力不已超过0.65倍钢筋或钢绞线的强度标准值;

4 宜进行超过锚杆设计预应力值1.05-1.10倍的超张拉,预应力保留值应满足设计要

求。

3.5.2 锚杆张拉力Nc的确定

按3.5.1的规定确定的锚杆超张拉力为:

锚杆张拉控制应力保留值不宜超过0.65倍钢筋或钢绞线的强度标准值。

即:

,所以锚杆的张拉力均满足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