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来源:爱够旅游网
如何编制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德柳;彭兵

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也应当指挥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等。当发生事故后,为及时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筑施工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由于以往建筑施工企业一般都没有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因此现在很多施工企业对预案的编制还不熟悉而无从下手。下面就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作一阐述,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应急预案的编制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基本的原则方针:是制定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优先保护人和优先保护大多数人,优先保护贵重财产等原则和方针。 二、企业与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1.企业及工程项目基本情况简介:介绍项目的工程概况和施工特点和内容;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工地外围的环境、居民、交通和安全注意事项等:气象状况等。2.施工现场的临时医务室或保健医药设施及场外医疗机构。要说明医务人员名单,联系电话,有哪些常用医药和抢救设施,附近医疗机构的情况介绍,位置,距离,联系电话等。3.工地现场内外的消防、救助设施及人员状况。介绍工地消防机构和成员,成立义务消防队,有哪些消防、救助设施及其分布,消防通道等情况。4.附施工消防平面布置图(如各楼层不一样,还应分层绘制),画出消防栓、灭火器的设置位置,易燃易爆的位置,消防紧急通道,疏散路线等。

三、可能发生事故的确定及其影响。根据施工特点和任务,分析本工程可能发生较大的事故和发生位置、影响范围等。如列出工程中常见的事故:建筑质量安全事故、施工毗邻建筑坍塌事故、土方坍塌事故、气体中毒事故、架体倒塌事故、高空坠落事故、掉物伤心事故、触电事故等;对于土方坍塌、气体中毒事故等应分析和预知其可能对周围的不利影响和严重程度。

四、应急机构组成后,应明确责任和分工。1.包括指挥机构和救援队伍的组成,具体指挥机构组成可列附表说明。企业或工程项目部应成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企业经理或项目经理、有关副经理及生产、安全、设备、保卫等负责人组成,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或小组(可设在施工质安部),日常工作由质安部兼管负责。发生重大事故时,领导小组成员迅速到达指定岗位,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岗的,所在单位按职务排序递补。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单位经理为总指挥,有关副经理为副总指挥,负责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提醒注意的是:救援队伍必须是经培训合格的人员组成。2.职责:如写明指挥领导小组(部)的职责;负责本单位或项目“预案”的指定和修订;组建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和实施求援行动;组织事故调查和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3.分工:写明各机构组成的分工情况。如,总指挥:组织指挥整个应争救援工作;安全负责人;负责事故的具体处置情况;后勤负责人;负责应急人员、受伤人员的生活必须品的供应工作。

五、报警与通讯方式。写出各救援电话及有关部门、人员的联络电话或方式。如写出:消防报警公安:110,医疗:120,交通、省市县建设局、安监局电话、工地应急机构办公室、可提供救援协助临近单位电话等。

六、事故应急救援步骤。1.写明应急程序:如重大事故。首先发现紧急大声呼救-条件

许可紧急施救-报告联络有关人员(紧急时立刻报警、打救助电话)成立指挥部(组)必要时向社会发出救援请求-实施应急救援、上报有关部门、保护事故现场等-善后处理;一般伤害事故。首先发现者紧急大声呼救-条件许可紧急施救-报告联络有关人员-实施应急救援、保护事故现场等-事故调查处理。2.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可根据工程项目可能发生的事故列表写出事故类别,事故原因,现场救援措施等。

七、相关规定与要求。要写明有关的纪律,救援训练、学习等各种制度和要求。 建筑施工是属于高危险的工作,事故的发生无法完全避免。因此大家必须重视和认真编制好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突发事故处理,提高应急救援快速反应能力,减少施工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施工现场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依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

1.2; 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3; 建设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和调查程序规定》。 2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危险)发展过程及分析

2.1; 塔吊作业中突然安全限位装置失控,发生撞击高压护栏及相邻塔吊或坠物,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操作,造成重大事故(如倾倒、断臂); 2.2; 基坑边坡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滑坡倒塌。

2.3; 高处脚手架发生部分或整体倒塌及搭拆作业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2.4; 施工载人升降机操作失误或失灵。

2.5; 压力容器受外力作用或违反安全规程发生爆炸及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事故(如起火)。 2.6; 自然灾害(如雷电、地震强风、强降雨、强风等)对设施的严重损坏。 2.7; 塔吊、升降机安、拆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 2.8; 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故障或发生严重漏电。

2.9; 其他作业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火灾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 3; 应急区域范围划定

3.1; 工地现场内应急区域范围制定。

塔吊脚手架、施工用载人电梯事故,以事故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 3.1.2; 基坑边坡及自然灾害事故等危害半径以外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

3.1.3; 电气设备故障、严重漏电事故以外的任何绝缘区域(如木材堆放场等)为应急区域范围。 3.2; 工地场外应急区域范围的划定

对事故可能波及工地(围档)外,引起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需要当地的协调,。在事故(危害)发生后及时通报或相关部门确定应急区域范围。 应急电话:火灾:119; 医疗救护:122

4 应急预案的组织措施

4.1; 成立应急预案的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主管副总经理

组; 员: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体系管理科(经理、安全主任)、 下设:

通讯联络组; 组长:办公室主任 技术支持组; 组长:总工程师

消防保卫组; 组长:项目负责人(经理) 抢险抢修组; 组长:机电(主管)班长 医疗救护组; 组长:安全主任(安全员) 后勤保障组; 组长:后勤管理员 4.2 ;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 组长职责: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厂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操作控制;

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业安排;

5)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4.2.2; 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

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4.2.3; 通讯联络组职责:

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4.2.4技术支持组职责

1)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2)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3)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4)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4.2.5消防保卫组职责

1)事故引发火灾,执行防火方案中应急预案程序。

2)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3)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4)保护受害人财产

5)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4.2.6抢险抢修组职责

1)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4.2.7医疗救治组

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4.2.8后勤保障组职责

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2)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5.应急预案的技术措施 5.1基本装备

1)特种防护品:如绝缘鞋、绝缘手套、等;

2)一般防救护品: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防护网;救护担架1付、医药箱1个及临时救护担架及常用的救护药品等

3)专用饮水源、盥洗间和冲洗设备。 5.2专用装备

1)消防栓及消防水带、灭火器等。 2)自备小车三台。

3)轮式装载机三台、挖掘机一台。 4)汽车吊一台。

施工现场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本文作者 佚名 摘自 机电之家

1 编制依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 1.2 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3 建设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和调查程序规定》。 1.4 《北京市建筑工程安全*作规程》 2 工程简况

北京市xx花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头堆村,用地东侧紧临高粱桥和建设中的西直门交通枢纽,南临南长河。北部面临规划中的清华南路。拟建的一期工程(B区)建筑物由B1、B2两栋建筑群组成,规划用地用地红线内的面积为95654.49m2,整个用地由A区、B区及市长大厦组成,B区为一期工程,系本次施工范围,总建筑面积89607m2,其中地上64480m2,地下25127m2,含B1、B2两栋楼及连接B1、B2楼的地下车库和相关设备用房。B1楼为商住楼,由B1-a、B1-b、B1-c三座12~16层塔式住宅及商业裙房组成,B2楼为多层单元式住宅。为7~9层二个连体建筑及配套商业群房组成。拟建建筑物及广场全部分布地下室,地下室为二层。场地地形较平坦,场地地面标高为48.59~49.28m. 3 重大事故(危险)发展过程及分析

3.1 塔吊作业中突然安全限位装置失控,发生撞击高压护栏及相邻塔吊或坠物,或违反安全规程*作,造成重大事故(如倾倒、断臂);

3.2 基坑边坡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滑坡倒塌。

3.3 高处脚手架发生部分或整体倒塌及搭拆作业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3.4 施工载人升降机*作失误或失灵。

3.5 压力容器受外力作用或违反安全规程发生爆炸及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事故(如起火)。 3.6 自然灾害(如雷电、沙尘暴、地震强风、强降雨、暴风雪等)对设施的严重损坏。 3.7 塔吊、升降机安、拆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 3.8 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故障或发生严重漏电。

3.9 其他作业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

失、环境破坏; 4 应急区域范围划定

4.1 工地现场内应急区域范围制定。

4.1.1 塔吊脚手架、施工用载人电梯事故,以事故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 4.1.2 基坑边坡及自然灾害事故等危害半径以外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 4.1.3 电气设备故障、严重漏电事故以任何绝缘区域(如木材堆放场等)为应急区域范围。 4.2 工地场外应急区域范围的划定

对事故可能波及工地(围档)外,引起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需要当地政府的协调,属政府职能。在事故(危害)发生后及时通报政府或相关部门确定应急区域范围。 应急电话:火灾:119;医疗救护:122或999 5 应急预案的组织措施

5.1 成立应急预案的独立领导小组(指挥中心)。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下设:

通讯联络组 组长: 技术支持组 组长: 消防保卫组 组长: 抢险抢修组 组长: 医疗救护组 组长: 后勤保障组 组长: 5.2 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 5.2.1 组长职责: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厂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作控制;

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业安排; 5)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5.2.2 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

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5.2.3 通讯联络组职责:

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5.2.4技术支持组职责

1)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2)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3)、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4)、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5.2.5消防保卫组职责

1)、事故引发火灾,执行防火方案中应急预案程序。

2)、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3)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4)保护受害人财产

5)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5.2.6抢险抢修组职责

1)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5.2.7医疗救治组

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5.2.8后勤保障组职责

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2)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6、应急预案的技术措施 6.1基本装备

1)特种防护品:如绝缘鞋、绝缘手套、等;

2)一般防救护品: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防护网;救护担架1付、医药箱1个及临时救护担架及常用的救护药品等

3)专用饮水源、盥洗间和冲洗设备。 6.2专用装备

1)消防栓及消防水带、灭火器等。 2)自备小车壹辆 3)无线电对讲机。 7、应急预案措施的演练

7.1由系统内的最高管理者或其代表适时组织实施。 7.2演练应有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