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 上胃肠道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 D 。 晚期食管癌或治疗后复发患者的治疗 E 。 食管灼伤后的炎症期 2. 因输尿管梗阻行经皮顺行肾盂造影时,细针穿刺进入肾盂后,首先应
A 。 注入对比剂,观察尿路梗阻的部位与原因
B 。 抽吸积蓄的尿液,并行化验检查 C 。 行输尿管灌注试验 D . 肾组织针刺活检 E 。 进行经皮肾盂造口术 3. 对下述出现肾动脉狭窄的疾病,采用PTA治疗效果最佳的是
A 。 先天肾及肾动脉发育不良,肾萎缩 B 。 纤维肌发育不良 C 。 动脉粥样硬化 D 。 多发性大动脉炎
E . 腹膜后纤维化造成的肾动脉狭窄 4. 关于肺动脉造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肺动脉收缩压>10.7kPa(80mmHg)、左心室舒张末压〉2。67kPa(20mmHg)的患者可做此项检查
B 。 肺动脉造影应选用低渗低毒的离子型造影剂
C . 造影导管选用5F猪尾巴导管
D . 全肺动脉造影的造影剂用80ml,单侧肺动脉40ml
E 。 肺动脉造影是肺血管栓塞症最特异检查 5. 哪一种介入操作不使用Seldinger技术 A 。 肝癌动脉栓塞治疗 B 。 全脑血管造影术 C . 右髂动脉支架置入术
D . PTCD(如经皮经肝穿刺胆总管狭窄支架置入)
E 。 食管支架置入术 6. 以下哪种肿瘤的化学性栓塞治疗临床效果最
肯定,甚至可与手术切除效果相媲美 A 。 骨肉瘤
B .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C . 肾癌 D 。 肝转移瘤 E . 膀胱癌 7. 关于经导管血管内栓塞治疗恶性肿瘤,不正确的是
A 。 为手术切除做准备 B . 肿瘤姑息治疗 C . 不适用于少血管肿瘤 D 。 亦适用于少血管肿瘤 E . 疗效优于单纯化疗药物灌注 8. .脑动脉溶栓的最佳治疗时机为 A 。 发病6小时以内 B . 发病6小时以上 C 。 发病9小时以内 D . 发病9小时以上 E . 发病12小时以内 9. 。以下哪项不是介入放射学技术 A 。 PTC+溶石
B .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成形术 C . 经皮穿刺置放导管脓肿引流 D . 透视下经皮穿刺活检 E 。 食管狭窄球囊支架成形术 10. 主动脉造影在诊断方面可以解决的问题中,不正确的是
A 。 先天性主动脉异常
B 。 创伤性主动脉穿孔及主动脉夹层 C . 不明原因的心脏杂音 D 。 主动脉瓣反流程度 E 。 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规检查 11. 股骨下端病变活检术,需选用哪类活检针 A 。 抽吸针 B . 切割针 C 。 环钻针 D . Turner针 E . Rotex针 12. 经导管灌注加压素治疗消化道出血,一般首
先给药的速度为 A . 0。1U/min B . 0。2U/min C 。 0。3U/min D 。 0。4U/min E 。 0。5U/min 13. 关于栓塞剂明胶海绵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 。 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最有价值的栓塞剂之一
B 。 可按需裁剪成不同形状和大小,且价格低廉
C . 不但能机械性阻塞血管,还可造成继发血栓形成
D 。 多用于栓塞肿瘤、血管性疾病和控制出血
E . 不能被机体吸收 14. 关于“coil”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 . 是长期栓塞材料 B . 不能被机体吸收 C 。 属中央性栓塞物 D 。 均呈弹簧状 E . X线下显影 15. 关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的术前准备,叙述错误的是
A . 常规行肝功能及B型超声检查
B 。 测定出、凝血时间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C 。 术前常规应用维生素K
D 。 术前半小时给予镇痛剂和镇静剂 E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为非血管内操作,术前亦可不做碘过敏试验 16. 关于Seldinger技术描述正确的是 A . 经皮穿刺大血管通过导丝和导管交换的方式把导管送入血管内 B 。 一种经血管栓塞技术
C 。 经皮穿刺管腔,通过导丝和导管交换的方式把导管送入人体管腔的技术 D 。 一种动脉内药物灌注技术 E . 即血管介入技术 17. 明胶海绵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栓塞物,
可被机体完全吸收,闭塞血管时间一般是 A 。 1周 B . 1~2周 C 。 2~3周 D . 2~4周 E . 5周 18. 作为顺铂的剂量限制性毒性的是 A 。 过敏反应 B . 消化道毒性 C 。 肾脏毒性 D . 骨髓抑制 E . 神经系统毒性 19. 最常用的动脉穿刺部位是 A 。 肱动脉 B . 股动脉 C . 颈动脉 D . 腋动脉 E 。 腘动脉 20. 下列门静脉造影方法中,不仅适用于一般门静脉造影,也可用作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的途径是
A 。 门静脉间接造影法 B 。 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术 C 。 经皮脾穿刺门静脉造影术 D 。 经颈静脉途径门静脉造影术 E . 经脐静脉插管门静脉造影术 21. .供应额叶外侧面下部的动脉是 A . 大脑前动脉 B 。 大脑中动脉 C . 大脑后动脉 D . 椎动脉 E . 基底动脉 22. 内耳畸形包括 A . 前庭导水管扩大 B 。 面神经管异常 C . 颈动脉异位 D . 垂直外耳道 E 。 听小骨畸形 23. 胸部CR摄影时为显示被肋骨遮蔽而观察不
到的肺部病变,应选用哪种后处理方法 A . 灰阶处理 B 。 窗位处理 C 。 时间减影法 D 。 能量减影法 E . 放大摄影 24. 关于高千伏摄影,下列哪些描述是不正确的 A 。 高千伏摄影是采用120kV以上的电压进行摄片
B . 必须有小焦点的X线管
C 。 可获得小感光密度值范围内显示层次丰富的X线摄片影像
D 。 高千伏摄影可缩短曝光时间,减小X线管负荷,减少患者照射量
E 。 高千伏摄影使对比度增强,影像层次丰富 25. .关于放射防护,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 屏蔽防护是最主要的防护措施之一 B . 使用原子序数较高的物质材料阻挡X线 C . 限制每次检查的照射次数,避免短期不必要的多次重复检查
D 。 X线穿透人体一定会产生生物损害 E 。 最简易的防护措施是距离防护 26. 常规高电压正位胸片的拍摄要求有 A . 电压为80~120kV B 。 焦-片距为150~180cm C . 中心线通过第3胸椎水平 D . 深呼气状态下屏气曝光 E 。 胸部适当前倾,两上臂内旋 DR与CR的区别错误的是 27. DR与CR的区别错误的是 A 。 DR成像时间短于CR
B 。 CR是X线间接转换技术,DR是X线直接或简单间接转换技术 C . DR图像信噪比优于CR D 。 CR曝光剂量小于DR E 。 DR系统兼容性低于CR 28. 有关X线诊断的描述,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 。 X线影像反映的是正常与大体病理的解
剖特点
B 。 观察分析X线片时,首先应注意投照技术条件
C 。 分析X线片时,结合临床的重要性是区别“同病异影”、“异病同影\"
D 。 为了不遗漏重要X线征象,应按一定顺序,全面而系统地进行观察
E 。 X线诊断是依靠对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及其他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的 29. 放射线照射急性损伤在早期反复出现的症状,可能性最大的是 A 。 白细胞数减少 B 。 皮肤烧伤 C 。 肺纤维化 D 。 脱发 E 。 口腔炎 30. 从下列各项中找出内容正确者
A 。 X线摄影时用增感屏是为缩短曝光时间 B 。 X线透视时只要荧光板够亮,无须暗适应
C 。 透视检查,即使长时间检查,也不会引起“X线烧伤”
D 。 一般断层摄影一次摄一张片就够了 E 。 腹部单纯摄影仅用于发现各种结石和异物 31. X线透视主要利用X线特性的 A 。 穿透性与荧光作用 B . 穿透性与电离作用 C 。 穿透性与胶片感光作用 D 。 荧光作用和电离作用 E 。 荧光作用和胶片感光作用 32. 。乳腺摄影用X线管靶物质是 A 。 铝 B 。 钨 C 。 钼 D 。 铜 E 。 铼 33. X线摄影检查的缺点是
A 。 对功能的观察不及透视 B 。 成像清晰 C 。 影像对比度良好 D . 有客观记录
E . 能显示密度、厚度差异小的部位 34. 碘油剂不能用于 A . 瘘管、窦道造影 B . 子宫、输卵管造影 C 。 心血管造影 D 。 支气管造影 E 。 椎管造影 35. X线成像的基础包括
A 。 穿透性和不同组织结构的特点 B 。 荧光效应 C . 感光效应 D . 电离效应 E 。 生物效应 36. 相对可靠的碘过敏试验方法是 A 。 口含试验 B 。 皮内试验 C 。 静脉试验 D . 口服试验 E 。 眼结膜试验 37. 指出下列说法中错误者
A . X线束是从X线管向人体作锥形投射,因此使X线影像有一定的放大和变形 B 。 伴影的产生与锥形束有关 C . 斜射投照会造成影像歪曲失真 D 。 减少伴影的方法是增大靶片距离 E 。 影像放大率与靶片距离成正比 38. 关于DR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 较CR拍片速度快 B 。 探测器寿命长 C . 容易与原X线设备匹配 D . 信噪比高 E . 曝光量小 39. 最适宜医生识别的照片影像密度值范围是 A 。 0.25~1.0 B . 1.0~2。0
C . 0.7~1。5 D . 0.25~2。0 E 。 2。0以上 40. CR摄影和DR摄影相比
A 。 时间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俱佳 B . 时间分辨力好,空间分辨力不足 C 。 空间分辨力好,时间分辨力不足 D . 时间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均不足 E . 以上都不是 41. 对比剂的导入方式分为两种 A . 直接导入法和生理排泄法 B 。 口服法和静脉注入法 C 。 口服法和灌注法 D . 口服法和排泄法 E 。 以上都不是 42. 人体对X线衰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骨组织对X线衰减最大 B . 空气对X线衰减最小
C . 不同组织结构对X线衰减形成影像对比 D 。 骨对X线衰减相当于铅 E 。 密度高,X线衰减大 43. 鼻窦不包括下列哪项 A 。 蝶窦 B . 直窦 C . 上颌窦 D 。 额窦 E . 筛窦 44. 。观察筛窦首选 A 。 头颅正位 B . 头颅侧位 C . 柯氏位 D 。 颅底位 E . 华氏位 45. 在CTMRI扫描中“视神经胶质瘤\"最具特征影像表现为
A 。 视神经梭形、椭圆形肿大 B 。 可侵犯视乳头 C . 瘤内无钙化 D 。 视神经管扩大
E 。 瘤周有液体聚集 46. .CT成像的物理基础是 A . 计算机图像重建 B . 像素的分布与大小 C 。 X线的吸收衰减 D 。 原始扫描数据的比值 E . 图像的灰度和矩阵大小 47. 。体素是
A . 代表一定厚度的三维体积单元 B . 构成数字图像矩阵的基本单元 C . 代表一定宽度的二维平面单元 D 。 正立方体单元 E 。 像素的体现 48. 。CT成像的依据是 A . 横断面成像不重叠 B 。 X线的吸收衰减特性 C . 探测器的模数转换功能 D . 螺旋扫描方式 E 。 三维重建技术 49. 有关CT螺旋扫描螺距(pitch)的概念,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 . 等于球管旋转1周的时间 B 。 等于球管旋转1周扫描的距离 C 。 等于球管旋转1周检查床移动的距离与扫描距离的比值
D 。 等于球管旋转1周检查床移动的距离与扫描层厚的比值 E . 以上都不是 50. 靶扫描是
A 。 感兴趣区的放大扫描 B 。 感兴趣区的扫描后放大 C . 对感兴趣区进行小间隔重建 D 。 对感兴趣区进行高密度投影 E . 感兴趣区高密度分辨力扫描 51. 为减少CT扫描中运动伪影的产生,采取的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A . 采取固定措施 B . 做好呼吸训练
C 。 对不合作患者进行镇静
D . 缩短扫描时间 E 。 要求患者合作 52. .容积演示
A 。 将像素大于某个确定域值的所有像素连接起来的一个三维的表面数学模型,然后用一个电子模拟光源在三维图像上发光,通过阴影体现深度关系
B 。 把扫描后的图像叠加起来,把其中的高密度部分做一投影,低密度部分删掉,形成这些高密度部分三维结构的二维投影
C 。 螺旋扫描后根据需要组成不同方位(常规是冠状位、矢状位、斜位)的重新组合的断层图像
D 。 先确定扫描容积内的像素密度直方图,以直方图的不同峰值代表不同组织百分比,换算成不同的灰阶(或彩色)以不同的透明度三维显示扫描容积内的各种结构
E 。 将螺旋扫描所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重建出空腔器官表面的立体图像,以三维角度模拟内镜观察管腔结构的内壁 53. 螺旋CT扫描又可称为 A . 动态扫描 B . 快速扫描 C 。 容积扫描 D . 同层扫描 E . 定位扫描 54. EBCT为 A 。 多层螺旋CT B 。 多源CT C 。 电子束CT
D 。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影术 E 。 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影术 55. 与MRI相比,下列哪一项是CT的优势 A 。 直接多轴面成像 B 。 化学成像,信息量大 C . 密度分辨率高 D 。 空间分辨率高 E 。 无碘过敏危险 56. CT扫描使影像诊断的范围扩大的根本原因
是
A 。 密度分辨力高 B . 显示的范围大
C . 可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图像 D 。 患者接受X线少 E 。 空间分辨力高 57. .CT准直器位于X线管前端的X线出口处,其宽度决定 A 。 扫描的范围
B . 相邻两个扫描层面的距离 C 。 扫描层面的厚度 D 。 X线管焦点距离 E 。 以上都不是 58. CT的发明人是 A . Roentgen B . Ledley C 。 Cormack D . Ambrose E . Hounsfield 59. 下列用于减少CT影像运动伪影的方法,错误的是
A 。 检查前训练患者呼吸 B . 减少或不做吞咽动作 C 。 儿科患者服用镇静剂 D . 提高扫描速度 E 。 降低X线扫描剂量 60. 决定空间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是 A 。 扫描方式 B 。 有效视野 C 。 重建矩阵 D 。 显示矩阵 E 。 探测器数目 61. 多层螺旋CT是指
A . 可同时重建多个层面图像的CT设备 B 。 可同时采集多个层面数据的CT设备 C 。 可同时显示多个层面影像的CT设备 D 。 可同时存储多个层面影像数据的CT设备
E 。 可同时处理多个层面影像数据的CT设备 62. CT造影增强应用最广的静脉注射法是 A 。 点滴灌注法 B 。 单次大量快速注射法 C 。 滴注—大量快注法 D . 大量快注-滴注法 E . 多次大剂量急速注射法 63. 。关于空间分辨率,下面哪一组提法是正确的:①CT鉴别物体空间大小的能力;②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③通常以线对数来表示;④图像重建的算法是一重要因素;⑤密度差别小的组织其空间分辨率相应增高 A 。 ①②⑤ B 。 ①③④ C 。 ②④⑤ D . ③④⑤ E . ②③④ 64. 不属于CT特殊扫描的是 A 。 CTA B 。 灌注扫描 C 。 CT透视 D 。 靶扫描 E . 胃肠充气扫描 65. 颅内血肿的CT值 A 。 —100~-30HU B 。 0~10HU C . 100~200HU D . 40~80HU E . —1000HU 66. 恶性肿瘤钙化的特点为 A . 钙化比较分散 B 。 钙化的密度比较一致 C 。 钙化的边界清楚 D 。 钙化一般位于肿块内 E . 钙化形态比较规则 67. 下列肺挫伤的诊断要点,错误的是 A . 肺内大片状或斑点状密度增高影 B 。 胸痛、咯血、呼吸急促
C 。 肺部阴影需2周以上时间才能完全吸收 D 。 肺段或肺叶不张
E . 液气胸 68. 下述胰腺囊腺瘤特点,哪项不正确 A . 浆液性囊腺瘤: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 B 。 黏液性囊腺瘤: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 C . 黏液性囊腺瘤:瘤体较大,单房或多房 D 。 浆液性囊腺瘤:无恶变倾向
E 。 浆液性囊腺瘤:瘤体较小,囊实性,可有钙化 69. 移行细胞癌最好发的部位是 A 。 肾小盏 B 。 肾盂 C 。 肾实质 D 。 输尿管 E 。 膀胱 70. 关节结核主要是指 A . 滑膜炎并有关节囊钙化 B 。 关节肿胀并有瘘管形成 C . 骨端破坏,并有少量增生改变 D . 关节破坏伴软组织肿胀
E 。 关节软骨和骨性关节面破坏并累及滑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