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来源:爱够旅游网
浅析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小学音乐课堂

教学

摘要: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提出和落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成为教育教学的新目标。而音乐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不但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力,还可以让学生的身心得以放松,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音乐课堂教学由于相对宽松,导致学生对其重视度不足,而很多小学音乐教师依然运用的是传统灌输式教学,难以跟上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对此,本文主要对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双减背景;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标志着“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双减背景下,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双重局面。小学音乐教师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是目前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一、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音乐课堂依然存在教学方式传统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小学生活泼爱动,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对于音乐学科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现实生活中,音乐老师往往按照课程大纲来进行课本知识教学,没有结合当下的音乐元素,使得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且枯燥。甚至有的教师直接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他们对音乐旋律进行死记硬背,课堂上也没有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其产生抵触心理。“双减政策”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在实际

教学中,也给音乐学科等副科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内容加以完善和优化,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经过有趣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让学生对歌曲的意境进行充分感受。小学生活泼爱动,具有一定的表演能力。所以,音乐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找春天》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来开展游戏活动,在学生的兴趣高涨时再进行歌曲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边唱歌边做动作的形式,可以充分地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和意境。其实,音乐游戏的形式适用于小学音乐课本上的许多歌曲,通过此方式不但能有效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二)依据学生差异,分层指导学生

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依据学生差异,采取分层指导学生的方式来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音乐能力、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将学生具体分成基础、发展和提升三个层次,并对其学习能力和需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指导,以提升分层教学的质量。比如在学习《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时,教师可将学生进行综合考量后划分成三个层次,即音乐基础较弱,难以有效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的层次;音乐基础较强,音乐爱好较高,可以流畅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的层次;音乐素养较高,对音乐知识的自主学习力强,可以富有情感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的层次等。然后,通过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开展针对性地指导,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三)注重课堂趣味,满足学生需求

小学生好奇心强,易被外界事物所干扰,所以在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注重课堂趣味,满足学生需求,以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可以通过故事导入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步入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花木兰》时,音乐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导入关于花木兰的动画片和故事等,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快速融入,以增进对花木兰人物性格和特征的了解。学生通过跟随音乐教师对花木兰的故事导入,可以形成自身对她的认识和感悟,从而充分把握课本上“优美地”、“欢快地”等节拍的内容,为歌曲演唱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重视专业学习,增强学生能力

音乐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让其全身心得到放松。在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专业学习,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比如,在学习《幽静的山谷》这首德国民歌时,它的旋律非常优美,非常容易打动人的内心。教师可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目标,采取学科整合的方式,给学生播放此歌曲,从而让学生感受它所传递的感情和魅力,再鼓励学生勇敢表达内心想法,或者通过对歌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形式,来增进学生对其蕴含感情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力和鉴赏力,提升教学效果。

结语

双减政策不仅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是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音乐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让其全身心得到放松。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必须优化和完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依据学生差异,采取分层指导学生的方式来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注重课堂趣味,通过故事导入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视专业学习,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等四个方面来加以优化,以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宋园园. “双减”政策下小学音乐教学开展的路径探析[J]. 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2(4):84-86.

[2]方凌云. 立足“双减”新形势,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J]. 文渊(中学版),2021(9):2249-2250.

[3]谢碧珊.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开展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37):15-16.

[4]杨娜. 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J]. 志,2021(24):1460.

百科论坛电子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