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湖南省首届中职学校校长论坛的主要演讲.docx

来源:爱够旅游网
湖南省首届中职学校校长论坛发言材料

上下同心 共谋发展

——县域谋划推动中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感受与收获

桂阳县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校长 吴平文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非常荣幸,今天我能与各位同行共同分享职业教育的酸甜苦辣。七月底接到省厅的任务,说实话,深感惶恐,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桂阳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横比兄弟县市职校,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在这里谈经验还真有点班门弄斧的感觉,只不过,从纵向来说,这几年,桂阳在职业教育上是用了真功夫,用“跨越式发展”还真不为过。也正因如此,组委会要我利用这个机会,把我们在攻坚克难努力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一些感受与收获向大家汇报。

桂阳是郴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也是湖南省经济十强县,号称“八宝之地”、“烤烟王国”、“蔡伦故里”,但实事求是地讲,几年前,桂阳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与“人口大县”、“经济强县”的称号,极不相称,甚至多次受到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点名批评。但是近几年来,桂阳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

1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以雷霆之势,推进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用几句话概括就是:“学校建设实现搬迁,实训条件日臻完善,办学规模连年翻番,技能大赛域内领先,对口升学连增榜单,校园管理和谐平安,学生就业普遍吃香”,桂阳职业教育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华丽转身,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果,我们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转变观念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前提

思想决定行动,观念决定出路。原来职业教育发展为什么多年止步不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观念是重要的一个因素:一是职业学校自身观念。当时,我们很多职业学校的老师认为,办学规模多少无关重要,反正工资不受影响,甚至认为,学生越少越轻松,中职生多了,最难管理,把主要精力放在成人招生和教师培训上,一度把中专教育承包给个人自生自灭。让我记忆犹新的是,2011年,我从一所县属中学调入职中,第一次参加升旗仪式,右边站着六十来个老师,左边站着百来名学生,连国旗下讲话的激情都没有,再加上50多亩徒峭的校园,几栋简陋的校舍,让我对职业教育充满着失落和迷茫。二是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观念。高中教育、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都是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权衡的,资源的配置最能说明问题,拿我县来说,由于职业教育长期发展不足,师资流失严重,最后为解决城区义务教育学位问题,干脆在职业学校办起了初中,曾经一段时间把职业学校当成了安

2

置所,养老的、养病的、养崽的,都优先安置在职校,进一步动摇了职业学校的办学基础。三是县委、县政府的观念。县领导最看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有效的财政资金划出更多的蛋糕给职业教育,划不划算?所以在县委、县政府研究职业学校是否搬迁问题上,争论是非常激烈的。最后这些观念又直接影响社会、家长对职业教育认识和理解,反过来又地直接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

所以要扭转劣势,首先要从转变观念入手,我们对老师讲,职业学校能不能发展不仅仅是我们职教人的良心和责任,更是我们自己能否获得社会尊重的前提,要获得社会的尊重,首先要自己看得起自己,不能自暴自弃。所以我们当时提出,要在三五年内,实现“让职业学校有地位,让职校教师有尊严,让中职学生有出息”。我们的想法得到了县教育局的认同,教育局长亲自带我向县主要领导作了“补齐职教短板,迎接两项督导,促进教育强县,为桂阳撤县设市奠定基础”的专题汇报,并提出了“办好一所职校,促进一方经济,培养一个学生,致富一户家庭”的办学理念,得到了县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并及时安排由“两办”牵头,部门参与,对职业教育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调研。调研组形成了专题报告,核心观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意义重大,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督导迎检的需要,是撤县设市的需要,是服务园区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需要。二是发展我县职业教育,

3

必须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决定对职校实行整体搬迁。2011年11月19日县政府常务会和2012年2月6日县委常委扩大会,最终拍板通过县职校实施整体搬迁,结束了长达几年的争论与争议。所以,我们深刻体会到职业教育要干点事,真的要学校、教育局、县政府上下同心,形成共识。

二、领导重视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力保障

中国有句古话:“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职业教育发展难,难在哪里?从桂阳来讲,难在认识不高!难在条件太差!难在师资不够!难在经费不足!攻坚克难,靠的是领导,主要领导重视了这都不成问题。这几年,桂阳县委、县政府在重视职业教育上的确是动了真情下了真功,高看一等,厚爱一筹。以下几方面我们感受很深:宣传上给平台。一是宣传部长亲自招呼,把职业教育宣传在电视台作开机公益广告,长年播放。二是政府安排,凡重大招商都安排职校参与。三是职教议题都让学校作会议发言。四是每年两会都有职业教育的宣传阵地。提交议案、印发资料(其它资料一般是不准发的)或大会发言,特别是在2016年两会上,我校副校长、政协委员雷小兰作了就补齐职教短板,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问题作为第一提案,并在大会上首先发言,引起了广泛共鸣,县委书记欧阳峰和县长黄四平分别作了百余字的批示。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有效宣传,使发展职业教育成为全县共识,还有一点让我感同深受,每次

4

职业教育宣传的有关活动,县领导都亲自参与,每次需要向上汇报职业教育或争取项目,县局领导都亲自带队,前不久,来厅里汇报职业教育时,县委副书记分管副县长、教育局长都来了。政策上开口子。鉴于职业学校招生区别于其它学校,县政府允许职业学校参照公务员发放下乡补贴;为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允许职业学校按公务员津贴的1.5倍发放,同时允许职校列支教师中餐补贴;为增强职业学校吸引力,鼓励学生就读职业学校,政府常务会通过了职校学生奖补政策,在免学费的基础上,对寄宿生每月补助伙食费200元,凡县内中职生与工业园区内企业签订两年以上就业合同的,给予就业补贴,对当年中考排名全县2000名以内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奖励2000元,对从职校通过对口高考考取本科院校的学生奖励1000—6000元。资金上不保留。城市教育附的30%,和人均一元是保证职业教育经费的两个基本渠道,在执行这个政策上,桂阳这些年从未打折扣,特别是在学校搬迁需要大量资金的情况下,照拨不误,为职业学校快速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师资上尽全力。专业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基,在这个问题上县委、县政府克服重重困难,可以说想了很多办法,通过“考、借、调、聘”多种办法,两年内增加教师109人,2017年一次性从大中专院校招聘72人,同时每年安排空岗聘任经费100万,让职校按需临聘专业教师。建设上超常规。从根本上改善办学条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筑好“巢”方能引来“凤”,小打小闹,

5

修修补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县职业学校历经两次合并、两次搬迁,“就地扩建”还是“搬迁重建”,从2009年开始,历经几届领导的讨论,2012年2月6日,县委常委扩大会作了最后拍板,县长黄四平表态要建就要“快建”,各部门手续走绿色通道,要建就要“大建”,高标准二十年不落伍。当时我们在工地挂了一条门联:“创全国样板工程,建湘南一流职校”,主要领导看了不满意,说要把“湘南”改成“湖南”。后来的建设也确确实实倾注了县主要领导的关切。一是选址亲自出马,二是规划亲自拍板,三是工程亲自挂帅,四是资金亲自筹措。正因为有领导的重视、资金的保障,整个搬迁工程进展迅速,一期工程投资3个亿,占地225亩,校舍6.8万平方米,于2016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今年又启动了职校二期工程,用地40亩,投资3000万,拟建学生公寓和教师周转房。在“建”上大手笔,在“配”上也不含糊,在学校交付使用前,我们根据专业教学需要提交了拟建60个实训室,总价值2000万的设备采购清单,县政府常务会一致通过,并于2016年9月开学前采购完成,确保了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高起点发展。

三、内涵发展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出路

打铁还需自身硬,基础设施搭建了一个平台,外部环境的支持也只是外因,要实现职业教育跨越可持续发展,最终要走内涵发展之路。在这个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围绕活动抓德育。中职生的文化基础和人文素质相对低点,这是现

6

实存在,所以德育尤为重要,我们的校训就是“崇技尚德”,在重技能的同时始终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置于首位,建立了“一核二要三生四不”(一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要: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三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快乐生活;四不:手机不进教室、零食不进寝室、香烟不进校园、平时不进网吧)活动教育主题并积极开展活动,传统说教式事实证明效果不佳,我们重点致力于搭建社团平台,组织各种活动,对社团组建和活动开展学校给予一定经费补贴,让学生有地方“玩”,有内容“玩”,有机会“玩”,有人说过,有些人学不好就让他玩好,也不无道理,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提升素质,锻炼能力,感受校园的熏陶,这也是几年来我们致力于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重要途径,县里每年举办春节文艺晚会,都有职校的精彩身影,我们的“非正规教育项目”获省科技厅立项推广。围绕项目建专业。专业特色是职业学校的灵魂,在进驻新职校之前,我们就由政府牵头,邀请市教育局、部门领导、行业企业、兄弟学校专家进行了座谈研讨,从桂阳实情出发,结合市场需求,我们做出了重点打造“电子信息专业群”的专业建设定位。这几年,我们在师资、设备、资金等资源配置上毫不动摇地集中保障,使专业特色日渐显现。2013年,“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入围省示范性特色专业,2015年“电子信息专业群”入围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同时,针对核心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入围省重点建设项

7

目,2016年“产教融合工程”列入中央资金支持项目(在校内建设标准厂房6000平方,校企合作建设有三条生产线),2017年4月,我校首次承办了省技能大赛“通信与控制集成与维护”项目,正是电子与信息专业的综合能力展示。围绕大赛提质量。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牛鼻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结合专业教学需要,围绕大赛项目组建小班制教学,如“通信与控制班”、“计算机检测班”、“智能家居班”,成立实训处,将设备、师资、选手统筹管理。二是以点带面,整体提升。建立专门的教学资源库,供师生享用,随机组题抽考,对每个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把学生技能抽测与教师专业教学挂钩,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促进整体教学质量提升,取得显著效果。近三年,我校在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创业规则大赛取得重大突破,荣获全国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2人次,全省一等奖5人次,二等奖10人次,三等奖16人次。同时,近三年共有362名学生通过对口高考升入本科院校深造,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坚定了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的信心。围绕服务强培训。为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领导决策在新校建设中规划了一栋1.6万平方米12层的职教中心大楼,集培训、办公、食宿于一体,专门用于职教中心培训。2017年,县委、县政府决定,结合精准扶贫工程、结合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三年内投入1000万,积极开展培训入园入企、下乡进村活动,目前已出台方案并向省厅作了专题汇报。

8

总之,职业教育要取得跨越式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部门的支持,更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关键是要上下同心,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才能事半功倍。

以上是我们的几点体会和感受,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行专家批评指教!

2017年8月21日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