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泵站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及技术探析
随着我国水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中型泵站工程施工也取得了很大进步。由于大中型泵站工程建设涉及到诸多工序与技术领域,施工难度大,再加上工程各个施工环节的技术与方法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中型泵站工程施工质量与工期。所以,必须保证施工方法与施工技术适宜,进而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大中型泵站工程施工重点难点以及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标签:大中型泵站;施工;重难点;技术
引言
大中型泵站工程施工层次较多,协调工作量大,施工交叉套搭多,工程量大,工期较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掌握大中型泵站工程施工重难点以及施工技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及安全目标的实现[1]。
1 大中型泵站工程施工重难点
大中型泵站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多个单位工程施工项目,各个工序之间大多需要交叉套搭,施工难度高,需施工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加以重视。在泵站施工过程中,土方工程施工、降排水工程、泵站混凝土的施工、基础施工、施工人员调配、泵站机电设备与金属结构安装是其施工的重难点。
1.1土方工程施工
大中型泵站工程施工中,土方平衡和工程成本的降低与增加有着很大关系,如果能将土方平衡问题处理好,可有效降低施工造价。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可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将挖、填作业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施工。对大中型泵站上游围堰采取基坑开挖土方方法进行填筑,对下游围堰采取大堤破除方式进行填筑,有利于实现基坑的合理开挖与有效利用。但要注意在施工中,需将回填土与弃土分开堆放,回填进出水侧土方可将它们充分利用起来,若不足可通过外调方式进行补充。一般而言,在工程基础处理。隐蔽工程验收合格以及基坑清理干净之后,才能进行土方填筑作业[2]。在实际操作中,施工人员根据不同的填筑位置,可选择不同的压实方法,确保土方工程能达到施工设计相关要求。
1.2降排水工程
大中型泵站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开挖量很大,其所面临的问题也相对较多,其中高透水性问题会对土方开挖施工质量与安全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所以,一旦发现基坑中存在大量地下水或者雨水,应立即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及时排除地下水或雨水,以保证边坡的安全性以及地基的稳定性。当前,大中型泵站工程施工方常常采取大口井排水法来降低承压水水位,这种降排水方法具有较强的实
用性以及经济性。另外,还可采取深挖龙沟明排方式实现降排水目的,并会使用轻型井点的方式,降低地下水位。
1.3泵站混凝土的施工
大中型泵站工程施工涉及到相对比较多的结构分层、较大的结构尺寸以及不均匀的结构厚薄等,因此,混凝土外观、施工缝质量及混凝土的防裂均是泵站施工中的重点与难点。对此,需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完成混凝土材料配置之后,运输至施工地点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注意预防其出现坍落、离析及初凝现象等问题,一旦出现了上述情况,那么混凝材料不可用。同时注意这段时间不得超出规定时间,一旦超出,需返工。二是混凝土浇筑。如果混凝土从斗口倾落高度>2m,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溜管及串桶等配合进行作业;浇筑应分段、分层且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要结合工程结构的实际特点与钢筋疏密程度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振捣器长度的1.25倍就是浇筑层高度,但最大长度要≤50cm。三是,振捣作业[3]。如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应按照快插慢拔原则操作,并且保证插点均匀排列,均匀振实;在振捣上层的过程中,振捣器应插入下层大约5cm,有利于消除上下层间的接缝。四是,做好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浇筑完成之后,应在12h内进行浇水与覆盖处理,保证其湿润度,提升混凝土抗裂性能,且养护时间应在14天以上。
1.4基础施工
大中型泵站基础施工主要包括水泥土置换施工与搅拌桩施工、预应力管桩施工等,这些基础施工的难度相对比较高,且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基础施工前,施工单位应针对基础施工相关风险问题提出应当策略,并制定有效的施工准备方案,确保施工质量。
1.5施工人员的调配工作
由于大中型泵站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操作人员多、土建承包单位多、施工承包单位多等,大中型泵站的施工作业面相对较集中,对结构间工序次序要求十分严格,容易出现窝工现象。所以,在施工中,为保证大中型泵站施工质量达标,在工期内顺利完成施工,必须对所有参与施工的有关单位以及个人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与调配,避免出现窝工现象,也避免发生施工冲突。另外,应避免大数量施工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情况在泵站施工中出现;土建施工期和机电安装其等相关程序不能交叉作业;施工应避开汛期等。
1.6泵站机电设备与金属结构安装
由于大中型泵站的装机容量大,机电设备安装工作量大,且复杂,而机电设备安装质量又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泵站能否正常运作,所以,机电设备安装是泵站施工中的重要内容[4]。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对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清洗与检查,并检查设备的尺寸、公差与预埋件等。安装时,应充分优先考虑安装大型水泵,再等到大型水泵固定之后在安装电机,有利于保证机电设备的安装按有
关施工规范进行;在安装进出水管与闸阀时,施工人员应注意切勿强行安装连接,必须保证安装的准确性。在安装之后,应做好质量验收工作。不仅要对水泵及电机进行联合调试,还需在调试水泵过程中借助人力转动其传动部件,保证其能灵活转动;对机电设备阀门等进行检查时,需进行动态多次实验,以确保其结构与功能的可靠性;在调试水泵结束之后调试电气部件,检查其线路是否和电气的原理图与电路图相一致。
2 大中型泵站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上下游翼墙的施工技术
在大中型泵站施工中,需在翼墙两侧对模板进行加固,主要是通过钢管搭设脚手架方式,对模板进行加固,这种方式十分适用于墙体之间的支撑,能让墙体模板的刚度以及整体性得到增加。在鋼筋成型后,通过汽车将其运输至施工点,并在操作平台上进行钢筋绑扎作业,绑扎完成后,统一拌制临时固定混泥土,并通过泵送入模。利用全断面水平分层浇筑方法,且混凝土分层厚度要<50cm。在利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填筑墙后土方的过程中,应安排专业人员监测并跟踪墙身的前倾与位移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即停止填筑作业,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然后再进行填筑。在进行立面施工时,应先对灌注桩的基础部分进行处理,后处理封底砼与底板,最后处理墙身。在底板立模时,应使用大钢模板进行作业,且要对钢管围囹进行定位,在墙身以及底板之间的接缝处安设键槽,同时,对其表面进行凿毛处理。使用全新镜面竹胶钢框与大模板组合方式来进行拼装立模,同时对销螺栓进行加固处理,并通过认真计算确定销螺栓的间距。2.2上下游护坦施工技术
泵站站身主要包括上游护坦以及下游护坦,钢筋混凝土护坦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在钢筋混凝土护坦施工中,周边底板施工超挖部位及泵站站塘基坑开挖部位使用素砼进行回填,也可结合施工现场建立规定的相关处理方法进行回填。在站身与相邻翼墙施工完成之后方可进行护坦施工。在护坦施工过程中,表面钢筋保护层是其施工中的关键,对底层钢筋可通过混凝土垫块进行控制,并在仓面脚手钢管上进行悬吊。在浇筑中应安排专门的钢筋工进行值班,当混凝土光面时剪断吊点。
2.3泵站站身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2.3.1泵站站身底板施工技术
在大中型泵站施工中,站身底板施工需用到大数量的钢模板,围囹的实现需用到直径为50mm的双排钢板。在进行钢板立模作业时,作业人员需先对伸缩缝、水平及垂直止水进行保护。一般而言,大中型泵站拥有较大的地板仓面面积,且出水空箱侧部与进水侧和入空箱底板间存在一定高度差,针对这一情况,通过水平分段分层方法,并按照从底到高顺序进行施工。现阶段,我国大多采用大型混凝土拖式输送泵进行运输,并采取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间需控制在15-30s左右,间隔时间控制在20-30min左右,以延长振捣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增强振
捣效果。同时在进行底板砼施工时,应使用缓凝剂,避免出现冷缝现象。
泵站工程使用大型搅拌车进行运输,可有效保证混凝土运输的安全性以及高效性,并且,施工单位因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最佳的运输路线,驾驶人员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并在出发之前,对车辆做好细致检查工作,确保车辆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在运输过程中尽量保证行驶路面的干净。泵站施工单位还要对钢筋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选择质量好、信誉高的厂家购进钢筋,并在入场前对钢筋进行严格检查,保证其表面没有划痕与毛刺等。在安装模板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对模板的大小尺寸进行校对,并检查其表面是否干净整洁,在安装完成之后,应及时复核模板大小尺寸,由监理工程师对其进行验收。为有效避免浇筑过程中发生钢筋移位情况,需在钢筋预埋固定过程中时刻注意钢筋的变化情况。一次性完成整个浇筑过程,且施工人员应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作业。
2.3.2混凝土垫层
在桩基础施工与防渗墙施工完成之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混凝土垫层施工应根据相关设计要求,由施工人员做好防渗墙的漏水试验,如果试验结果表明其不符合设计要求,不可进行底板施工,只有防渗效果和设计要求相吻合后,方可进行泵站底板施工。然后运用混凝土泵车将垫层混凝土打至浇筑仓面,并通人工方式对仓面进行整平。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中型泵站工程建设事业获得了长足进步与发展,而且大中型泵站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所以,在大中型泵站施工过程中,应掌握施工中的重点难点,比如土方工程施工、降排水工程、泵站混凝土的施工、基础施工、施工人员调配、泵站机电设备与金属结构安装等,同时掌握上下游翼墙的施工技术、上下游护坦施工技术、泵站站身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而为促进城市发展,提供泵站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邹海峰.大中型泵站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及技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11):37-38.
[2]张荣武,嵇华东.大中型泵站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及技术与方法[J].科技風,2013(04):137-138.
[3]吴英成.大中型泵站工程施工重难点及技术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5).
[4]刘旭东.浅谈大中型泵站加强工程技术管理的要点做法[J].水能经济,2017(11):395-395.
[5]李怀忠.松塔泵站供水系统节能运行优化研究[J].水力发电.2016(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