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口腔重点 (全)

来源:爱够旅游网


一. 重点概念

1干槽症:是拔牙创急性感染的另一种类型,以下颌后牙多见,特别是在下颌第三阻生磨牙拔除术后

2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3口腔白斑(OLK):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伤,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一些口腔白斑可以转化为癌

4颊脂垫尖:大张口时,平时对上、下颌后牙颌面的颊粘膜上有一个三角形隆起,称颊脂垫,其尖部称颊脂尖垫

5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进行性破坏,导致粘膜及结膜干燥,并伴有各种自身免疫性病征。(病变限于外分泌腺为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同时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称继发性)

6、口腔扁平苔藓(OLP):是口腔黏膜一种伴有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皮肤-黏膜角化异常性疾病。

7、牙隐裂:指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常不易发现。

8、阻滞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于神经干或主要分支周围,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该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9、腮腺导管口:腮腺导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的颊黏膜上,呈乳头状突起。

10、局部麻醉:简称局麻,是指用药物暂时阻断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使该部分的痛觉消失,以便在完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二.重点论述

1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

① 疼痛剧烈,疼痛性质具有下列特点:1)自发性阵发性痛2)夜间疼痛加剧3)温度刺激疼痛加剧4)疼痛不能定位

② 患牙可查及极近髓腔的深龋、充填物、深牙周袋或外伤等 ③ 探诊常可引起剧烈疼痛,有时可探及微小穿髓孔。

④ 温度测验时,患牙的反应极其敏感。刺激去除后,疼痛症状要持续一段时间。进行牙髓活力电测时,患牙在早期炎症阶段,其反应性增强;晚期炎症则表现为迟钝

⑤ 处于晚期炎症的患牙,可出现垂直方向的轻度叩痛 2口腔颌面部感染有哪些特点

(1) 口腔、鼻腔及鼻窦长期与外界相通,常驻有各种细菌,这些部位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生感染。

(2) 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独有的感染 牙生长在颌骨内,龋病、牙髓炎和牙周病的发病率较高,若病变继续发展,则可通过根尖和牙周组织使感染向颌骨和颌周蜂窝组织蔓延

(3) 口腔颌面部的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这些组织的抗感染能力较弱。感染可经此途径迅速扩散和蔓延

(4) 颜面部的汗腺、毛囊和皮脂腺丰富 感染可循血液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颜面部的静脉瓣膜稀少或缺如,特别是内毗静脉和翼静脉丛直接与颅内海绵窦相通,是颌面部血管解剖的弱点。当静脉受到挤压时,容易导致血液逆流,使从鼻根到两侧口角连线形成的三角区内发生感染,易向颅内扩散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和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故称此三角区为“危险三角”。感染还可经淋巴管扩散,导致该引流区的淋巴结发炎,尤其是婴幼儿淋巴网状内皮系统发育不够完善,较易发腺源性感染。

(5) 颜面部的汗腺、毛囊和皮脂腺也是细菌常驻的部位,又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各种原因的损伤,细菌可经破损的皮肤引起局部感染,多属于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以及厌氧菌。多为混合感染。 3简述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①位置显露。口腔颌面部位置显露,容易遭受外伤,但罹患疾病后也容易早期发现,获得及时治疗。

②血供丰富。口腔颌面部血管丰富,其组织器官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外伤或手术后伤口愈合也快。但因其血管丰富及组织疏松,受伤后出血较多,局部组织肿胀较明显

③解剖结构复杂。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有面神经、三叉神经、唾液腺及其导管等组织器官,这些组织器官损伤后则可能导致面瘫、面部麻木及唾液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④自然皮肤皮纹。颜面部皮肤向不同方向形成自然的皮肤皱纹,简称皮纹。皮纹的方向随年龄增加而有所变化。颌面部手术切口设计应沿皮纹方向,并选择较隐蔽的区域做切口,如此伤口愈合后瘢痕相对不明显。

⑤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口腔颌面部常因先天性或后天性的疾患,如唇、腭裂或烧伤后瘢痕,导致颌面部形态异常,乃至颜面畸形和功能障碍。 ⑥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口腔颌面部与颅脑及咽喉毗邻,当发生炎症、外伤、肿瘤等疾患时,容易波及颅内和咽喉部。 4简述切开引流的指征及要点

切开引流的指征:①发病时间一般是牙源性感染3~4天,腺源性感染5~7天,经抗生素治疗后,仍高热不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明显增高者;②局部肿胀、跳痛、压痛明显者;③局部有凹陷性水肿,有拨动感或穿刺抽出脓液者; ④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切开引流;⑤脓肿已穿破或引流不畅者。

切开引流的要点:应有利于引流通畅,不影响面容,避开重要解剖结构。①切口部位应在脓肿低位,尽可能在口内引流;必须在面部作切口引流者,应顺着皮纹方向或在面部比较隐蔽处作切口。同时注意勿损伤面神经,知名动、静脉,腮腺导管和下颌下腺导管,避免造成大出血、面瘫、唾液瘘等并发症 ②手术操作应准确、快速、轻柔,忌挤压 ③口内切开用橡皮片引流,口外切开浅层脓肿用橡皮条引流,深部脓肿用凡士林纱条或橡皮管引流。 三.其它重要知识点

1面神经的五个分支分别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 2念珠菌性口炎可分为哪四型。

急性假膜型,急性红斑型,慢性肥厚型,慢性红斑型 3成釉细胞瘤的好发部位 下颌骨体及下颌骨角部

4开口肌群的构成。 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翼外肌 5主要用于粘膜表面麻醉的是 1%丁卡因或2%-4%利多卡因 6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三个特点 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 7用符号表示左上乳尖牙、左上第二前磨牙 8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

(1)正中联合 胚胎发育时两侧下颌突连接处,并处于面部突出部位。(2)颏孔区 位于下颌牙弓弯曲部。(3)下颌角 下颌骨体和下颌支交界处。(4)髁突颈部 此处较细弱,无论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可在此处产生骨折。 9请列举三个脓肿形成时不易触及波动感的间隙 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颞深间隙、颞下间隙

10局麻药分为哪两类。酯类:布鲁卡因和丁卡因。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阿替卡因

11口腔颌面部损伤时发生窒息一般可分为 阻塞性窒息、吸入性窒息 12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哪四类

咀嚼肌及紊乱疾病;结构紊乱疾病;炎性疾病和骨关节病

13口腔颌面部局部麻醉的并发症

(1)注射区疼痛和水肿(2)血肿(3)感染(4)注射针折断(5)暂时性面瘫 其他并发症包括暂时性牙关紧闭、暂时性复视或失明等 14急性根尖周炎疼痛最剧烈的阶段是

急性根尖周炎疼痛最剧烈的阶段是骨膜下脓肿 15急性牙髓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开髓引流:局麻下直接进行牙髓摘除,完全去除牙髓后,放置无菌小棉球暂封16牙体的组成部分 牙体的组成部分牙冠、牙根、牙颈 17舌背部乳头数目最多的是 舌背部乳头数目最多的是丝状乳头 18心率失常患者首选的局部麻醉药是 利多卡因

19孕妇拔牙在妊娠后几个月实施比较安全 妊娠第4、5、6个月实施比较安全 20急性腮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 21年轻恒牙患龋率最高的是 第一恒磨牙 22拔牙后纱布压迫创口多长时间即可吐去

拔牙后令患者稍用力咬住压迫止血,半小时后可自行取出。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观察30分钟,对不合作的儿童、无牙 牙合 的老人、残障患者或不能自行咬纱布棉卷患者,可由医护人员或陪同家属用手指压迫纱布棉卷,观察30分钟后无异常可离开。 23食物中特别容易致龋的物质是

蔗糖等糖类食物在口腔中可作为细菌的代谢产物。 24牙拔除术的绝对禁忌证是 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