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属于乳腺摄影常规体位的是
A、ML B、LM C、CV D、MLO E、AT 答案:D
2, 属于乳腺摄影常规体位的是
A、ML B、LM C、CV D、CC E、AT 答案:D
3, 在乳房筛查摄影中要求的体位是
A、内、外侧斜位、头尾位
B、内、外侧位、头尾位 C、侧位、头尾位
D、内、外侧斜位、定点压迫位 E、外、内侧斜位、放大位 答案:A
4,乳腺摄影“CC”英文缩写代表的体位是 A、侧位 B、夸大位 C、头尾位(轴位) D、放大位 E、内外侧斜位 答案:C
5,不属于乳腺摄影照片永久性标记的是 A、单位名称 B、技师姓名代码 C、唯一的患者标识号 D、检查日期 E、方位性指示
答案:B
6,乳腺内病灶定位的真实性,关键在于 A、摄影距离 ? B、照片标记 ? C、压迫情况 D、曝光条件 ? E、摄影体位 ? 答案:B
7,关于乳房压迫的叙述,错误的是A.减小其厚度 B.减少剂量
C,减少散射线和影像的模糊 D.固定乳房 E.增加对比度 答案:E
8.关于压迫对乳腺影像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充分压迫导致的运动模糊最常见于CC位 B.MLO位压迫不充分,乳房会下垂
C.乳腺癌的探察,需要压迫分离下曝光 D.压迫不当会产生运动伪影
E.不充分压迫导致的运动模糊最常见于MLO位 答案:A
10.关于乳腺适当压迫程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组织紧张时
B、位于组织紧张和不致疼痛的范围之间 C、位于患者不能忍受时
D、适当压迫程度与医患关系无关 E、乳房压力的耐受性与事先解释无关 答案:B
11.关于乳腺摄影压迫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辩率得到提高 B、使得乳腺内部结构分离 C、减少了产生运动模糊 D、提高密度的一致性 E、可提高曝光量 答案:E
12,关于压迫对乳腺影像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充分压迫导致的运动模糊最常见于CC位 B.MLO位压迫不充分,乳房会下垂 C.乳腺癌的探察,需要压迫分离下曝光 D.压迫不当会产生运动伪影
E.不充分压迫导致的运动模糊最常见于MLO位 答案:A
13,有关乳腺摄影加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使乳腺扁平,厚度均匀
B、??????????? 使乳腺面积增大,病灶检出效率高 C、??????????? 乳腺组织越薄,照片清晰度越高
D、 肿块较大时,应加大压力,以提高照片清晰度
E、乳腺、胶片、增感屏三者紧贴,减小几何模糊 答案:D
14,MLO位时,一般暗盒托盘平面与水平面成呈 A、5°~10° B、10°~20°
C、20°~30° D、30°~60° E、60°~70° 答案:C
15,MLO位高瘦患者较矮胖患者所需增加的倾斜角度为 A、5° B、10° C、15° D、20° E、25° 答案:D
16,MLO体位设计的最后一步是 A、曲肘以松弛胸大肌 B、压迫
C、打开乳房下皮肤皱褶
D、使患者肩部尽可能靠近滤线栅中心 E、向前、向后牵拉乳房组织和胸大肌 答案:C
17,MLO体位设计中最关键的一步是 A、压迫
B、使影像接收器与胸大肌平行 C、打开乳房下皮肤皱褶 D、曲肘松弛胸大肌
E、使患者肩部尽可能靠近滤线栅中心 答案:B
18,影像接收器与胸大肌的角度不平行,将导致的结果是 A、成像组织对比度降低 B、成像组织的减少 C、成像组织模糊 D、成像组织边缘增强 E、成像组织放大 答案:B
19,“向上向外”操作法中如果承托乳房的手离开太早会导致 A、乳房下皮肤皱褶的打开 B、胸大肌松弛
C、组织的不充分分离。 D、患者肩部的移动 E、乳房提升 答案:C
20,乳房压迫时,技师的手与脚踏压迫器控制的配合,应该是 A、控制脚踏启动时手应立刻离开患者乳房 B、控制脚踏启动时手不离开
C、技师的手与脚踏压迫控制在下压的同时慢慢撤离 D、为了压紧乳房,技师的手愈晚撒出愈好 E、留下一手指待压迫结束时再撤出 答案:C
21,乳房内侧组织显示最充分的摄影内侧组织体位是 A、MLO B、ML C、LM D、CC位 E、CV 答案:D
22,CC位“双手牵拉法”的目的是 A、使滤线器的胸壁缘紧靠胸骨 B、使乳头位于暗盒托盘中心 C、使乳房厚度变小 D、使乳房组织呈轴位
E、最大限度的使乳房组织呈现出来 答案:E
23,CC位,提升对侧乳房转及动患者的目的是使 A、胸骨紧贴滤线器 B、避免对侧乳房重叠
C、前面的乳房组织位于影像接收器中心 D、非检侧的乳房位于暗盒托盘的拐角处 E、提高乳房后外侧组织的可显示程度; 答案:A
24,患者成像一侧的手臂下垂肱骨外旋的目的是 A、缓解皮肤的牵拉感 B、去除皮肤皱褶
C、提高后内侧组织的显示度; D、使患者肩部“松弛” E、尽可能夺得显示胸大肌 答案:B
25,CC位体位设计的最后一个步骤是
A、提升和牵拉乳房的后外侧缘,使之位于滤线器之上 B、压迫乳房
C、技师用食指在外侧缘转动,以打开皮肤皱褶 D、提升对侧乳房,转动患者 E、提升可运动乳房下皱褶 答案:C
26,CC位体位设计时,技师应处于患者的方位是 A、站在患者所检查乳房的外侧 B、站在患者所检查乳房的后侧 C、站在患者所检查乳房的前侧 D、站在患者所检查乳房的内侧 E、站在患者非检查乳房的内侧 答案:D
27,乳腺90°侧位选择的目的是 A、有助于密集组织区域的显示 B、有利于良、恶性病变的区分 C、增加乳房后内深部病变的显示 D、显示乳房外侧部分的深部病变 E、与标准体位结合确切乳腺病变的定位 答案:E
28,乳沟位(CV) 选择的目的是 A、增加乳房后内深部病变的显示 B、有利于良、恶性病变的区分 C、增加乳房后内深部病变的显示 D、显示乳房外侧部分的深部病变 E、与标准体位结合确切乳腺病变的定位 答案:A
29,夸大头尾位 (XCCL)选择的目的是 A、增加乳房后内深部病变的显示 B、利于良、恶性病变的区分
C、增加乳房后内深部病变的显示 D、利于乳房外侧部深部病变的显示 E、与标准体位结合确切乳腺病变的定位 答案:D
30,放大位(M) 选择的目的是 A、增加乳房后内深部病变的显示 B、利于良、恶性病变的区分 C、增加乳房后内深部病变的显示 D、利于乳房外侧部深部病变的显示 E、与标准体位结合确切乳腺病变的定位 答案: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