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类文阅读 (一)
(甲)《送东阳马生序》第二自然段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②。(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注释]
①还(xuán):同“旋”,转身。②炯戒:明显的警戒。
王生喜欢学,却得不到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这难道不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没有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怎么能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加生气,不回答李生的话,自己转身就跑开了。过了五天,李生特地
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难道是擅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吗?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你现在不改正,等到你年纪大了,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做座右铭,用作告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③莫逾自厌(满足)
④迨年事蹉跎(到,等到)
2.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
A.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B.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C.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D.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3.翻译下列句子。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菜肴可供
享用。
4.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谈谈你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①在学习中,不怕困难,敢于吃苦,勤奋努力,不自我满足。②在学习中,勤思好问,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二)
(甲)《送东阳马生序》第一自然段
(乙)郑玄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①卢植,事扶风马融。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②,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节选自《后汉书》)
[注]①涿郡:郡名,为今河北省涿县治。②图纬:专论占验术数的书。
郑玄因为在崤山以东没有值得求教的人,于是就向西入函谷关(求学),通过涿郡卢植的介绍,尊奉扶风郡马融为师。马融的学徒有四百多人,而能够进入厅堂听他亲自讲课的仅五十余人。马融平素骄傲自负,郑玄拜在他的门下,三年都没有见他一面,(马融)只是让自己的高
材生给郑玄授课。郑玄日夜探究、诵习,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厌倦。有一次遇上马融召集门生研讨图纬,听说郑玄善于计算,于是在楼上召见他。郑玄趁机向马融请教各种疑难问题,问完之后就告辞回家。马融长叹一声对学生们说:“郑玄现在离开了,我的学问就传到东方去了!”郑玄独自游学,十多年后才回到乡里。(郑玄)家中贫穷,客居在东莱以耕地为生,跟随他学习的人已达到数百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玄因从质诸疑义(询问质疑)
(2)十余年乃归乡里(才)
2.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
A.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B.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C.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D.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宋濂与郑玄在求师中都遇到了什么困难?各自是如何克服的?请简要概括。
.第一问:身边没有博学的人可以求教,求学中被老师怠慢。第二问:宋濂:①到百里外“执经叩问”;②态度恭顺,礼节周到,坚持求教。郑玄:①西行入关。经人介绍从师马融;②不懈怠。跟随“高业弟子”求学,抓住机会向马融求教。
(三)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②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③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④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⑤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释】①审问:详细考究。②稽:探究,考察。③庶几:差不多。④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⑤丘:孔丘,即孔子。
人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进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会染上某些习气而自己没有察觉。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坐马车的盘缠,也仍要广泛的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要(将自己的思想)与古人的思想相合,以便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才)差不多能掌握
学问的十分之五六。如果又不岀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如面壁(不问世事)一般,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的。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仍须努力地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人之为学为:做
(2)虽有子羔、原宪之贤贤:贤能
2.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A.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B.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C.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D.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1)博学审问,即广泛涉猎各种知识
(2)求其是非,即学会辨析,要理性看待知识。
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仍须努力地学习,人们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
4.选段中论述的观点是:“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5.结合文段内容说说你将如何避免学习上的“孤陋”? (四)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①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蹻②,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③,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注释】①说:游说。②羸(lei):缠绕。縢(teng):绑腿布。蹻(jue)草鞋。③纴:纺织。
劝说秦王的奏折多次呈上而陈述主张不被采纳。黑貂皮衣穿破了,一百斤黄金也用完了,钱财耗尽,离开秦国返回。缠著裹腿,穿著草鞋,背著书,扛著口袋,体态憔悴,面目黑黄,神情带有惭愧脸色。回到家里,妻子不从织机上下来,嫂子不为他做饭,父母不与他说话。
苏秦叹气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子,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些都是我的过错啊!”就晚上拿出所藏的书,摆出几十只书箱,找到了姜太公的《阴符》的谋略,埋头诵读,选择《阴符》中适用的东西,用来揣摩世事和人主的心理。读书到想要坐著打磕睡时,就拿起锥子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跟,说:“哪里有游说君主而不能说服他,让他拿出金玉锦绣来赏赐,并使自己取得卿相之类高官的呢?”满一年,研究成功,说:“这下确实可以用来游说当今的国君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去秦而归去:离开
(2)是皆秦之罪也之:的
2.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
A.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
B.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
C.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
D.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归至家,妻不下红,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去做饭,父母不与他说话。
4.文中体现苏秦刻苦读书的句子是“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5.苏秦刻苦读书,最终佩六国相印。请再列举两个古人刻苦学习的事例。
孔子韦编三绝孙康囊萤映雪刘秀手不释卷匡衡凿壁偷光 (五)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①,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看书与子夏之“日知所亡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告纪泽书》)【注释】①密咏恬吟:形容读书时静下心来,默默地吟诵,细心体会其中含义。密:静寂,默默地。恬:安静。②日知所亡: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意思是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参考译文】真正读书的方法是看、读、写、作合而为一,每天都应该这么去做。所谓看,就是博览群书,年年所读各不同。所谓的读,可根据作者与文体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李白、杜甫等的诗,如果不高声朗诵,很难领略其中雄伟的气概,韩愈、欧阳修等的文章,如果不是反复斟酌,很难领会其中深远的韵味。
拿致富持家来打比方,看书好比通过做生意来收获财富,读书则如利用勤俭持家来减少开支。拿战争来作比喻,看书相当于攻城略地,读书却好似坚壁固守。看书能够让人获得知识,明白道理,读书能够让人掌握技能,开拓创新。二者相辅相承,互为补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譬之富家居积譬:比喻
(2)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是:这个,这样
2.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
A.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
B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
C.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
D.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
拿战争来作比喻,看书相当于攻城略地,读书却好似坚壁固守
4.在《曾国藩家书》中,提到了如何读书,读书应做到两点:读过文段后,你从中收获了哪些学习的秘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