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核武器及其杀伤破坏途径
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核武器在爆炸时,可产生几亿摄氏度甚至几十亿摄氏度的高温,能快速荡涤一切。光辐射只要涉及到人的皮肤,皮肤就会立即变成焦黄或黑色,并致使人体死亡。
冲击波 是一种机械波,通过介质震动传播能量。核爆炸冲击波与普通炸药震波性质相同。一枚当量为100万吨TNT的核弹在爆炸时会即刻摧毁5.6公里范围内的全部建筑。冲击波直接接作用于人体可造成各种直接冲击伤。
早期核辐射 又称贯穿辐射,是核爆炸最初十几秒内放出来的Y辐射和中子流。它是核武器特有的一种杀伤破坏因素。人体在早期受到核辐射影响时,易出现体克和中枢神经系统失调,造成器官损伤、内脏组织损伤和免疫系统功能退化等症状。
瞬间电磁波 核武器在爆炸时,可使空气发生电离,产生巨大电磁场,电压为几百千伏。瞬间电磁波可破坏各种武器装备的电子设备,杀伤人员。
放射性沾染 这是核爆炸所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对地面、空气、人员和武器装备等各种物体的沾染或污染,主要释放粒子的Y辐射。这些放射性裂变的小微粒悬浮在空气中,造成地面、人员和物体表面沾染,可以人体引起造血障碍、眼睛白内障、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生育能力下降或胎儿畸变等症状。
三、化学、生物武器及其杀伤破坏途径 分类:
(1)神经性毒剂——是破坏人体神经的毒剂。例:沙林、 梭曼、维爱克斯等。
(2)糜烂性毒剂——是造成皮肤起泡糜烂的毒剂。例:芥子气等。
(3)窒息性毒剂——是损伤肺组织,引起水肿窒息死亡的毒剂。例:光气等。
(4)全身中毒性毒剂——是破坏人体细胞,引起窒息死亡的毒剂。例:氢氰酸等。
(5)失能性毒剂——使人暂时精神失常或四肢瘫痪的毒剂,例:毕兹等。
战场上最常使用的毒剂主要是神经性毒剂。包括沙林、梭曼、VX等。
生物武器:是一种利用生物战剂及其施放装置所组成的一种大规模杀伤性特种武器。自然界致病微生物有一千多种,但作为生物战剂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能高度致病、易传播蔓延、对外界抵抗力强、能批、量生产、防治困难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