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发现,“父母逼婚”现象不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代际之间关于婚姻问题的一种冲突,是一种“中国式的婚姻焦虑”。
1、在当前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当中,人们普遍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在于处理好人类的代际关系,而代际关系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实现代际平等。其依据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我认为,代际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笼统地提代际公平是不够准确和不足以解决代际关系问题的,这只是体现了一种利己不利人的未来取向。可持续发展中的代际关系应该包括代际继承和代际创造,这也是利己又利人取向的体现。(宏观的社会层面)
2、(微观家庭方面)处在社会变革时期,社会价值趋向多元化,现实背景。我们青年人这一代个体本位思想,接受着新的思想,而我们父母这一代,传统思想,家本位,一个开放的社会或当社会急剧变革时期,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经历不同,从而使各自组群中心观(或称群体中心观)较为悬殊。不同代的人各自具有以自身群体为中心的价值观。他们对同一现象或一系列社会现象会有不同的看法。两代人之间这种认识上、价值观念上的明显差异,通称“世代隔阂”或“代沟”。 (例子:父母皆祸害 父母逼婚。。。) 3、代际理论是描述和研究不同代的人之间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和冲突的理论。代沟和代际冲突一般出现在社会巨变的环境下。近代中国处于一个巨变的时代,在这一时代曾出现了许多思想代沟和代际冲突。
“代”指的是一定社会中具有大致相同年龄和类似社会特征的人群,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性。不同代人由于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存在差异。我们把这种差异称作“代差”或“代沟”。代际差异广泛地存在于人类历史、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巨变时代中。两代人之间对社会巨变所持的不同看法,导致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矛盾和冲突,这就是“代际冲突”。--房明民
社会巨变是代沟以及代际冲突出现的前提条件。
“代”分为自然“代”和社会“代”两种类型。自然的“代”就是人的辈份关系,而社会的“代”则被赋予了社会和文化内涵。从自然属性上看,人类一代一代的延续、父辈子辈的形成是自然天成的,而社会的“代”则是时代和文化塑造而成的。每代人所处时代的不同,导致“代差”的形成。不过,严格意义上的“代沟”一般只出现在巨变的社会条件下。因为在变迁缓慢的社会中是不会或很少出现代沟的,更不会出现代际冲突。在停滞社会的时间流程中,人们可以预期的未来社会不过是过去社会的“复制”和自然流淌,一切伦理道德、文化习俗、社会规范、价值体系都是固定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年轻一代只要通过学习就可以应付他们面对的一切。长辈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作为青年一代的榜样,其自身也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是不会产生两代人的冲突的。
然而,在巨变的社会条件下,传统社会规范、价值体系受到冲击并发生断裂。当年轻人面临着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或是一个全新社会,而过去从父辈那里学来的经验又不足以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时,他们就不得不在同辈中寻找经验和认同,从而获取了与祖辈完全不同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代差”或“代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