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环巢湖生态渔业成为支柱产业

来源:爱够旅游网
环巢湖生态渔业成为支柱产业

作者:暂无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5年第17期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畜牧水产局紧紧围绕“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战略,认真实施水产跨越工程,大力发展环巢湖生态渔业,积极构建绿色生态、高效低碳、生物科技、文化休闲的现代渔业新体系。2014年,环巢湖区域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8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12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05亿元,其中一产产值35亿元、二产产值62亿元、三产产值8亿元,二三产比重达到66.7%。

一是种养型生态渔业初具规模。涌现出了肥西杰祥、庐江保林等一批稻田养鳖、稻田养虾企业,粮渔共生系统种出了“万元田”,养殖面积达到5000多亩。

二是净水型生态渔业稳步发展。示范推广河蟹套养龙虾净水养殖模式,涌现出了庐江鸿润等一批规模养殖企业,养殖面积达到6万余亩,仅此一项就增收近亿元。河蟹的品质显著提高,年销往上海、香港等地达到200余吨。

三是低碳型生态渔业方兴未艾。去年底在巢湖岸边建成了全市首个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示范基地,项目一期投产5个流水池共625平方米,预计可产成鱼125吨、销售收入200万元,养殖用药仅为普通养殖的1/10,项目二期鲈鱼养殖也已投产。

四是休闲型生态渔业蓬勃发展。环巢湖区域有规模休闲渔业企业近200个,其中部级、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分别有4家和15家,休闲渔业产值达到8亿元。

五是增殖型生态渔业成效明显。据测算,通过增殖放流每年可从巢湖水体中转移纯氮磷1000余吨,为渔民直接增收6000万元。

六是高效型生态渔业势头强劲。水产品加工在环巢湖区域已呈“榕树效应”,年加工产值超过12亿元,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渔网渔具产值突破50亿元。

(安徽省农委渔业局信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