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科技 智能电网优化调控技术研究 蒲东全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北川羌族自治县供电分公司,四川 绵阳 622750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电网的要求日益增高,传统的电网运行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建设智能电网是电网建设的大势所趋。本文主要研究智能电网优化调控技术,首先概述了智能电网模式下电网一体化调控的特点,并指出电网调控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电网一体化调控技术做了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智能电网;优化调控技术;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6)11-0193-02 前言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电网建设投资力度也在逐年增加,给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了基础,而电力调控一体化是智能电网的重要项目,随着智能电网技术与理论体系的日益成熟,现已经具备了实现电网调控一体化的技术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电网调控一体化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力运行的效率和质量。但是目前电力调控一体化还不完善,还需我们不断的进行探究,找出现存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 1 智能电网模式下电网一体化调控的特点 电网一体化调控的主要内容就是电力调度和监控合一,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一种模式。调控一体化分为调控和运维两部分,具有以下特点。 (1)实时性。在厂站与遥测技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然后纳入数据库,方便了调控人员和运行人员对电网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在发送指令时,系统可即时根据指令内容快速的响应,使调控指令能够实时有效的执行。 (2)开放性。通过第三方软件的介入,可以有效的将信息、数据库和通讯系统等连接起来。 (3)系统性。电网调控一体化可以对更变电站进行实时监控,一但出现故障现象,即可进行及时的警报;通过数据信息,可评估电网运行状态,并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分析整理数据时,可为电网工作人员提供可靠的信息,从而有助于电网工作人员决策,使得电网运行系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2 电网调控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2.1 电网管理模式具有局限性 从电网管理模式上看,存在着很多弊端,目前配网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单条输电线路混合使用,电网管理就涉及到架空线、电缆、开关站等多个部门,因此,在电网管理上就具有一定的难度,还可能会出现管理真空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更新管理模式,通过电力调控一体化、管理机制等方式对配网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但是,很多地区的配网维护部门很分散,导致很多数据的丢失,为数据资料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2.2 缺少可靠的数据 电网调控一体化中,数据信息是很重要的一项,为了保证调控的准确性,仅是依靠基础的电力运行信息和工程图纸是不够的。并且,在电力调控时,运行过程中会涉及很多设备及信息,调控人员需要准确的信息来进行判断,所以,在电网调控中,现在还缺乏很多有效的数据信息。 2.3 过多的盲目调控 目前,我国多数电力部门调控的方式还是传统的方式,这已经与当今社会需求已经脱节,无法保证调控的质量和效率。并且,在调控模式和管理模式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导致了盲目调控现象的频发。在管理电网架空线的过程中,很多调控人员对其开关进行错误的变更,一但出现问题,是很难进行控制的。并且,在电网运行部门对数据信息进行上报时,多数情况是只上报一张或多张的单馈路图,难以做到全面性,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使电网调控人员难以清晰准确的认识调控设备功能,从而出现盲目调控的现象。 2.4 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要想更好的实现电网调控一体化,就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更高更专业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的调控人员对调控一体化认识不够,且相关调控技能也不过关,缺乏丰富的调控知识和经验,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也不够,从而使智能电网下的电网调控一体化模式的优势难以体现。 3 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技术措施 针对上述电力调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项措施,以更好地提高电力调控一体化建设。 3.1 加强电网管理模式 加强电网管理模式就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中陈旧的模式,以配网数字化为管理前提 ,连接上配网自动化的信息 ,实现配网调控一体化。并提高调度系统的性能,通过充分能利用电力信息平台和对线路、电缆、变电站等进行整合,从而掌握全面的信息,提高调度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加强对电力企业管理团队的建设,充分调动各工作人员,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3.2 发挥GIS系统的优势 在电力地图的基础上,结合GIS系统可使电网线路和地理位置进行融合,并实现归类和分层管理,从而可有效地提高电网调控管理质量。有助于避免工作人员的盲目调控。另外, SCADA 系统可使实时信息在图纸上直观的反应出来,可以保证数据信息的一致性,很好地实现智能化管理,而对SCADA 系统进行升级就是电力调控一体化。并且,在智能电网模式下,充分的利用GIS技术,可以使调度与监控融合成为现实。GIS系统的构建如图1 图1 GIS系统的构建 3.3 优化管理模式来管理调控人员 目前,我国很多的电力部门中,存在着严重的人员不足和人员分工不合理等问题,如一“人多角”等,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电力部门对人员管理方面缺乏合理性。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要优化管理模式,与实际相结合,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对于操作难度大的电网设备,需要配备较多的工作人员,对于操作难度小、工作量少的设备和地区,需要减少人员配备,对于有较高操作技术人员,管理者需要为其安排适合工作,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另外,电网部门要重视科技建设,积极研发、引进新的技术,从而使电网更好的运行,减少电网成本,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3.4 重视人才的培养 员工的素质直接影响整个电力行业的运行,为了加强电网控制一体化,就需要不断地提高电网调控人员的整体素质,具体有以下几方面措施。第一,加强员工培训工作,主要从加强员工的技术知识、实践经验及安全意识方面进行培训,充分利用这种培训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从而培养成专业的智能电网调控人才。第二,为工作人员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技术学习环境,引导控制人员进行学习,充实自身,并引导其对智能电网技术进行研究,以更好地提高控制人员的电网调控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电网控制一体化,可减少很多的中间环节,在发生故障时,可大大的缩短抢修时间,所以提高调度的质量和效率很有必要,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加强对调控一体化的硬件基础,还要加强培训调度人员的力度,从而优化电网调控一体化的性能,使电网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下转第 204 页) 2016年11期︱193︱ Power Technology 5.2 故障现象 由于目前还没有较完善的对断路器真空灭弧室真空度在线监测装置,所以真空灭弧室真空度降低后,往往很难被发现,此类故障有以下几种现象: (1)在断开状态用兆欧表摇测动,静触头开口绝缘,若绝缘低,则说明真空灭弧室真空度降低。 (2)拉动动触头导点杆看能不能保持在闭合状态,当自闭力很小或不能够返回时,说明真空灭弧室真空度降低。 (3)对断路器真空灭弧室进行23KV工频耐压试验,如果断口间耐压不合格,说明真空灭弧室真空度降低。 (4)在对断路器定期检修时,必须使用真空测试仪对真空灭弧室进行真空度的测试,发现真空灭弧室真空度低于6.6×10-2Pa。 5.3 原因分析 (1)真空灭弧室的材质或制作工艺存在问题,真空灭弧室本身就存在微小漏点。 (2)随着真空灭弧室使用时间的增长和开断次数的增多,其真空度逐步下降。 (3)在多次操作后造成损坏而使真空灭弧室漏气,真空灭弧室真空度降低。 5.4 处理方法 由于真空灭弧室部分制造工艺的特殊性,对于此类故障一般不能修理,只能更换真空灭弧室,更换安装完毕,做好行程、同期、弹跳等特性试验。 (上接第 183 页) 为提高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可靠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和完成后,采用远程监控等技术对线路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网架、线路电缆等是配网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保证配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达到预期设计目的,应当严加控制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流程,确保各环节施工技术落实到位,达到应有的质量效果,使配网工程施工与运行状态良好。在配网工程施工中,必须做好项目勘察工作,全面、清楚了解线路走廊区域内及周围情况,使工程技术方案符合设计情况,最大程度的保证施 (上接第 189 页) 4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营销稽查在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中运用的相关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对营销稽查的运用进行分析。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电力企业在营销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必须要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定期稽查与不定期稽查工作,保证企业管理人员能获得一手的企业营销信息资料,为营销管理提供帮助;而对于营销人员而言,这种营销稽查能监督他们在营销过程中的行为,避免出现差错,最终进一步提高企业营销能力。 (上接第 192 页) 后利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或进行预防性试验,接着生成设备状态的评价报告,从而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方案、最终形成检修作业的指导书,以用于现场设备检修。对此,该信息系统需要具有可进行扩展且容量较大的数据库,还要具备科学的数据分析软件,以及建立合理的状态评价体系等功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是我国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全运行能提升供电的可靠率,而变电站的检修工作能保证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所以加强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存 (上接第 193 页) 4 结论 近几年我国电力行业飞速发展,目前多数地区在电力系统中已经普遍实现了电力自动化,电力调控系统一直都是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完善电力调控系统不但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还能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控制一体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6 高压真空断路器合闸弹跳时间增大 6.1 故障现象 真空断路器在合闸时,会产生弹跳,过大会使触头易烧伤或熔焊,真空断路器弹跳时间技术参数≤3ms。随着真空断路器的机构磨损增加,引起合闸弹跳时间的也增长。 6.2 原因分析 引起合闸弹跳时间的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触头弹簧弹力下降及机构环节的拐臂和轴,销子之间的磨损间隙过大造成的。 6.3 处理方法 (1)调整三相真空灭弧室同期性使其符合要求,适当增大触头弹簧的初始压力或者更换触头弹簧。 (2)若是拐臂和轴,销子之间的磨损间隙过大,则应更换是拐臂和轴,销子。 (3)调整传动机构,利用合闸机构在靠近凸轮死点时传动比较少的特点,将传动机构向死点方向调整,可以减少触头合闸弹跳时间。 7 结论 以上从六个方面做了简单分析,处理。在高压真空断路器日常运行管理和检修中,应多了解结构原理,并密切观察设备的异常情况,同时严格执行相关规程要求,保证检修严格到位,用数据来科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保证高压真空断路器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程居山.矿山机械[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工技术水平达到工程建设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守泽.10kV配网工程施工技术与可靠性对策[J].江西建材,2016 (06). [2]宋德宏.探究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4(35). [3]邓坚强.10kV配网工程施工技术与可靠性措施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4). [4]黄艳清.10kV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管理模式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3). [5]秦焰.10kV配网工程施工技术与可靠性措施研究[J].低碳世界, 2014(07). 参考文献 [1]彭苏诺.电力营销管理中营销稽查的应用剖析[J].科技与创新,2014 (19). [2]杨帆.电力营销稽查在管理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研究[J].民营科技, 2014(12). [3]徐苏立.营销稽查中电力营销管理的作用探析[J].科技展望,2015 (21). [4]梁凤云.试析营销稽查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3). 在的安全隐患,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减小设备故障对电力运行带来的影响,从而保证电网的顺利运行,以满足社会对供电服务的需要,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齐洪涛.220kV/110kV变电站检修技术相关问题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6). [2]沈木星. 220kV/110kV变电站检修相关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35). [3]杜茂.浅谈变电站设备检修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与解决措施[J].才智,2010(29).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并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对技术型人才进行充分利用,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实现电力企业科学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岚,闾海荣,赵明,等.从标准看智能电网的发展[J].中外能源,2011 (1). ︱204︱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