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

来源:爱够旅游网
试论节水农业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 王振新 张俊玲 (河北省泊头市洼里王镇政府 河北 泊头中图分类号:DF413 1 文献标识码:B 062156)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66一O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都要增加,农牧业开发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也要增加,但是我国水资源毕竟有限,因此水是今后制约我国经 济的一个关键因素。 美键词;节水;农业;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用水问题在于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率低。由于水 16亿,人均粮食的需求量为450kg,总粮食的需求量为7000亿kg左右。而我国现有 赍源调配不当和严重浪费等原因,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自然 耕地1.3亿hm ,但其中可开发利用的农用地后备资源只有4076万hm ,而后备耕 植被寰竭、生态劣变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何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已 地资源仅仅8oo多万h ,但这些后备耕地资源是长期开发利用后所剩余的那些有 成为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关键. 1我国现代农业现状 各种限制因素,质量不高.生态环境脆弱的土地,开发难度大.所以土地资源开发潜力 不大。由此可得,目前我国未来的粮食供给将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人口,如果保持现 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据考证,中华民族早在近万年以前就“辟土植谷”开始了 在的粮食生产速度,那么未来我国将爆发严重的粮食危机,危害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 对自然条件仰仗程度很高的原始农业生产。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农业科学 稳定发展。 技术水平迅猛发展,中国农业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因此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问题是:我国目前需要将粮食产量从现有的5000 以有限的水土资源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但随着我国人1:3的日益增长,农 亿kg提高到7000亿kg,但现只有4000亿m。灌溉水资源。如何使得现有灌溉水资 同时满足其他农作物的需求已经成为了关系我国人民 业用地的不断减少,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如何在快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节约水 源满足我国粮食生产的需要,资源是目前现代节水农业的当务之急。 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有研究证明,如果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将灌溉水节省 1,1我国现代农业生产缺水问题严重。现代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缺乏现象与水 16 ,可即可节省600亿m 水量,这个数字超过了黄河的年平均流量。因此发展节 资源浪费现象并存。由于农业生产技术还属于比较落后的水平,我国农业灌溉用水 水农业势在必行,必须对灌区进行节水设施续建配套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节水 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总用水量4000亿m 左右,占总用水量的67 ,如加上其他农 农业。 业用水,估计整个农业用水量占到总用水量的80 .是全国水资源最大可能利用量 的35 4~40 。 2.3抵抗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农业和经济的强大冲击。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比 较落后,还处在粗放式农业生产阶段,这使得我国农业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虽然 1.2农业用水中资源浪费严重现象也日趋明显。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目前 近年来“三农”政策的广泛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农业生产成本,但是依然无 还处在较为落后的阶段,不仅无法达到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甚至部分地区连基础设施 法与西方农业发达国家相比。科学生产、精细操作、大规模集约化农的业生产技术使 配套都不甚健全。灌区灌水渠道内大部分没有衬砌,而且渗漏、漫灌等现象十分普 得西方农业生产大国的农产品成本极低。加入wTO之后.我国逐步放开农产品进 遍。目前,全国农业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平均只有0 5,每年损失的水量约2000亿 口的门槛,我国将很难抵挡西方农业大国所带来的强大冲击力 因此我国农业必须 m ,相当于全国工业和城市用承总和的2倍以上,农田水分的利用效率平均不到 改变粗放经营模式走低成本,高产出的集约化农业道路,建设节水高效农业才能减轻 1kg/m ,即1m 水生产不到1kg的粮食,而一些发达国家大体都在2kg以上,差距 西方国家所带来的冲击。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农业就是集约化农业。根据分析预测 很大。 20lO年供水设施的单位投资约为8元/ ,污水处理约为1o元/m ,而节水仅需3 中国农业的水危机已引起国内外许多专家的高度重视,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 元/m 左右。 长LeslerR.Brown曾撰文t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将动摇世界的粮食安全》.文中虽有许 多值得商榷之处,但是足见中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水危机的严重性。 2我国现代农业节水的必要性分析 2.4节水农业体系是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生 态环境的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干旱荒漠地区更是如此。 3结论 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以及粮食危机的首要途径,同时也是建设 2.1未来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面向未来.我国农业用水还存在大芷潜在的 问题。首先,由于我国工业不断扩大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 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需要,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不仅关系人民生活、经并发展,还涉及 水也在日益增长,水资源短缺的间题在今后的时间内将会更加尖锐。而且从单位水 环境、生态、社会效益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不仅可以缓解水资源 资源的产能上来说,工业用水的产能明显高于相同体积农业用水的产能,因此未来的 危机,而且可以使中国农业得以持续发展,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做出贡献。根据水资 农业生产中,发展节水农业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源状况和农业需水规律所实施的节水灌溉可以进行有效节水、提升灌溉水的利用率。 2.2满足我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需求。粮食和水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 为此,我们需要摒弃传统的农业灌溉用水技术和观念,建立起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和现 展,投有了粮食和水.一切未来和发展都是空谈,因此发展节水农业关系我国人民生 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农业供水体制 从这个意义上说,节水农业就是现代农业,节水灌 存以及经济发展,是当下急需要解决的大同题。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 溉属于科学灌溉。 浅谈“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 杨树林 (内蒙古锡林浩特镶黄旗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 锡林浩特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B 013250)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66—02 摘要:进入21世纪,面对知识经济,财富时代的新势恋.迫切要求企业规模发展和增强竞争力,以迎接市场国家化带来的挑战。要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下,按照国际发 展的基本原则生产发展,就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尊熏人才,实行激励等新的管理机制,置人的管理于企业管理的中心位置,真正管理好人才,留住人才,为确保企业 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企业;以人为本;管好人 1“以人为本”管好人的前提 一般对“以人为本”中的“人”的理解是,这里的“人”也就是企业的员工,即企业对员 管好人才的前提是企业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对企业而育,第一要务是发展,既 工是尊重的,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中,企业是把员工作为人来看待,而不是将他们等同于 包括企业的发展.也包括人才的发展。企业不发展,人才无希望;人才不发展,企业难兴 机器设备来看待,因为管理中人性化的东西很多,很富有人情味。然而,从诺基亚的提 旺;企业依靠人才而发展,也要靠发展留住人才 没有以上无从谈管理好人才。科学发 法中.我们却发现了另外一种“人”逸就是顾客。 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人才领域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尊重、关怀、爱护、激 企业的高科技、企业的管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一起都是为了满足顾客或消费者 励人才,就是要促进人才的发展。而人才管理与发展必须融人企业整体发展,但就人才 的需要。当然,“以人为本”的科技并非只是以顾客为本,它同样要以企业中的人即企业 本身而言,其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职位上的递升,这是人才发挥作用和 员工为本,因此这些人是创造科技、运用科技的人,而顾客正是享用这些科技的人,事实 发展的空间与平台。二是素质、能力、水平的提升,这是指人才的内涵发展。这两个方 上,以人为本中的“人”还不仅仅限于企业的员工和顾客,还包括企业的其他所有利益相 面相互依托、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只有强有力的发展,才能增强企业的发展力,为管 关群体。对“以人为本”中的“本”字也需要做进一步的剖析。关于“本”,既可以解释为 理好人才提供有力的保证。 2“以人为本 管好人的内涵 “根本”,也可以解释为“资本(人力资本)”,还可以解释为“原本”、 本性”。因此,以人为 本并投有能够明确应当以人为何种“本”,是将人作为挣钱的根本,为企业获取利润的人 66 嘲翰 力资本.还是说企业的管理方式着眼于作为人的员工个人以及群体的本性需要?或者 业技术水平、组织领导能力等。因此,企业领导者在用人问题上,只有坚持德才兼备原 说是将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作为满足人的根本需要之本?事实上,或许是出于误解,或许 则,才能选准人,用好人。 是出于实用主义的需要,不少企业一方面口ill声声称以人文本,实施中却仅仅将员工作 3.3知人善任用人。“知人”是用人的前提和基础,“善任”是用人的目的和归宿。 为赚钱的工具。从本源上来讲,以人为本实际上是“人本主义”的一个问题。而“人本主 “知人”是为了“善任”。古人提出: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t任之 义”又是针对“资本主义”而提出的。众所周知,早期的企业都是以次本为中心建立起来 难。其意是说按才能不同加以任用,一是有扬长避短,不求全责备;=是要克服论资排 的,资本的不断积累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是企业谋利的最主要手段,再加上资本的相 辈的旧观念,以质用人;三是要搭建“舞台”,为人才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和环境。 对稀缺和劳动力的相对剩余,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就必然是从属于资本的。 3.4诚心用贤待人。礼贤下士是领导者的美德,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作为企业领 由于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人不仅仅具有生产性,同时还具有社会性.以人为本的管 导者,首先。要牢固树立尊重人才的观念,对人才要以诚相待,以礼相处,政治上信任,感 理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了,其核心是:对企业中的人应当是为人之“本身”,而不仅仅是作 情上沟通,业务上重用,生活上关心,使其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良好氛围;第二,按事业需 为一种资源。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以人为本之 本”实际上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本位”, 要用人,克服一个人好恶、亲疏远近对待人才和任人唯亲的不良作风,做到用贤不忌仇; “本身”之意,它是一种从哲学高度产生的对企业自身性质的再认识。 第三,用人不疑。做到对人才既要严加管理,经常进行教育,更要放手大胆使用;既要尊 3企业应如何“以人为本”才可以管好自己的人 重事实又要进行批评教育,更是引导其自我反醒总结,在纠错中热情帮助,鼓励上进,切 3.1创新机制留人。坚持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原则,建立富有活力的选人用人 忌束之高阁。 机制,是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关键。建立竞聘机制,实行管理人才竞聘上岗}建立 3.5培训提高育人。企业渴求人才,要建立自己严摧、完备、有序的人才培训体 动态管理机制,各类职位聘期可为2—3年,任期满要重新竞聘,职位空缺又通过竞聘补 素。通过对员工分档次、分阶段、有计划地选拔、培训、改造和提高,逐渐形成自己风格 充,避免出现新的“终身制”;建立规范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 独特的人才队伍,使之具有稳定性、敬业精神和创造性。 相结合,以业绩、能力和品德为主要考核内容;建立激励约束并举机制,完善建立职责、 3.6 以功论赏激励人。活用激励机制,及时赏罚是企业领导人用人的基本原则, 任务与绩效相统一的奖惩方法。 也是开发人才的主要措施。功高而低奖,就会贬低人才价值,挫伤人的积极性,达不到 3.2德才兼备选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才的“德”主要是指政治 激励的目的;功低而高奖,就会引起别人的不满。激励制度的设计目标就是创造条件发 上合格,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作风,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才”是指为社会主 挥人才优点,并尽可能地抑制其缺点,这是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快速发展的保障。 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本领在市场竞争中满足企业发展要求应具备的科学知识、专 浅谈突发,I生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要求 张建涛 (河北省大名县环境保护局 河北 大名056900) 中图分类号:G804 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67—0 摘要:文章阐述了应急监测在污染事故中的关键作用,应急处理能力是处理突发污染事故的首要环节,通过说明应急监测的不足与发展,提出在应急监测和在现场处理 中的建议和要求。 关键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监测仪器 环境应急监测在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准确监测数据的获取}(2)操作简单易掌握;(3)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仪器本身无特别使 和及时性是事故处理的核心工作。在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突发性环境樗染事故时有 用限制性;(4)结合我国现状与水平,力争做到在国内应用的普适性;(5)投人最小化,方 发生。尤其是石油化工原料、产成品及有毒有害危险品的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均隐 法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6)满足便携式或车载的要求。 含着不同程度的突发事故因子。这就要求我们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监测、应 应急监测装备配置还包括交通配置,通讯及图文数据传输配置,安全防护配置和其 急处理及其后置工作上力争做到最佳状态,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有力有效的保 他辅助功能配置等,它们都有各自的性能特点和配置要求,与主要的应急监测装备一起 障,最大限度减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人民的损失。因此。应建立先进的环境应急监测预 构成统一的应急监测系统。总之,应急监测装备的合理配置,最终是要实现高效快捷的 警体系.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监测的准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是及时有效处理 应急响应。目前大名县环境监测站已经配备了突发性应急监测车、防护服、对讲机、美 突发性环境朽染事故的首要环节。 国哈希快速水质分析实验室、英国CROWCON Tetra有毒气体检测仪等设备,可实现高 l防患于未然,做好应急监测准备 效快捷的应急响应,为保障环境安全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难以预测,因此要求应急监测准备工作 3现场监测.应惫的响应 要常备不懈。应急监测准备和响应贯穿于事前,事发,事后几个阶段,所以,防患于未然 近几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频发,尤其是一些特大、重大环境枵染事件引起了党中 是事故防范的前提 在应急监测方面的准备措施包括:制定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标 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极大关注。需要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特别是各级环境 记重点源;应急监测培训及应急演习等。 保护主管部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做到判断准确、措施有效、处置及时.最大限 1.1制定应急监测预案,做好应急响应的准备。应急监测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 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已成为当务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为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用以明 之急。 确事前、事发、事后的各个进程中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及相应的资源和策略等的行 现场环境应急监测要求快速、灵活、实用。 动指南。当事故发生时,要能拿出一份根据实际情况事先制定的应急监测预案,积极响 3.1我们需要确定监测因子。要在获取充足的现场资料的基础上,并利用充足的 应。其中包括各部门组织分工、应急监测作业指导书、现场情况报告表等细节性文件, 数据库资源进行分析,才能够确定污染因子。目前大名县环境监测站配备的美国哈希 并且要求相关监测人员及一线人员应该掌握相关的应急作业文件。“有备无患,反应快 快速水质分析实验室,可快速分析水中COD、]30 、氨氮、PH等2o多项常规检测。英 速、以人为本,确保安全、依靠科技,提高水平”是大名县环境监测站应急监测的基本原 国CROWCON Tetra有毒气体检测仪,当现场污染因子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定性、半 则,该站成立了以站长为总指挥的指挥中心,下设:应急监测办公室、现场采样监测组、 定量HCL、H:S、CO、Ck、HCN、NH3等100多种污染气体,提高了现场监测的效率. 实验室分析组、后勤保障组等四个机构。组织完善、分工清楚、职责明确。 3,2需要精密、正确的布点方法。根据一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一化学品气体泄露 1.2标记重点源,为突发情况提供可靠依据和确切处理方法。在突发性应急污染 事件,由于影响范围存在不可知性,通过气象等因索,判定风向、风速,在距离事故点较 事故中,因化学品泄漏等造成的环境破坏占很大的比重,而且对环境影响进行监测也是 近的位置安排便携式气体应急监测仪器,精确布点,通过检测分析和计算,判断污染物 应急监测的重点和难点。在事前标记好可能会发生污染事故或存在有安全隐患的企业 浓度及扩散方向和范围。 等重点事故源.详细标记内容包括:企业概况、存储物质情况(物料在装置内的状态、容 3.3跟踪监测不可忽略,环境污染的影响往往要持续一段时间,所以这期间需要 量,化学品名称,中同和最终产物,地理环境等),总图布置,周围敏感点人口分布等信 对污染源及环境质量进行跟踪监测,更加确保事发环境及周边所影响环境的安全。 息。掌握了数据源的信息,不仅为监测仪器的准备提供依据.同时也对监测布点有了初 3.4污染事故发生后,地方政府,各部门,公众等都迫切了解事故现成的环境信 步的方案。若在此处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时能够即刻知道可能是何种污染物的泄露和 息,监测信息的发布也尤为重要,采用正规方式及时、准确的发布监测信息,对稳定事故 采取何种应急措施处置就会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 局势、安定人民生活都有很关键的作用。 1.3积极参加应急监测培训,主动开展应急演习。通过专业培训,才能很好的全 4结语 面掌握应急监测技术。 培训过程中,应急监测人员不但能够清楚的认识、了解工作中的 近年来,我国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明显增长。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处置过程中,各 失误可能带来的后果。而且能够提高自身处理应急污染事故的素质和能力。 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往往面临着压力和挑战,也暴露了仪器设备的不足,设备的落后,应 2改进应急装备.促进应急监剥的发展 急监测的滞后,处置经验欠缺等诸多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应该作为一个完整的环境污 先进的应急监测装备体系的建设是完善现代应急预警体系的必要条件。便携式 染事故应急响应的终结部分 在吸取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发使用适合我国国 应急监测仪器一般都是直接读数,响应迅速,可以通过简便的操作方法快速的确定樗染 情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和处置仪器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等成为当前重要的工作;污染 区域和浓度分布.为科学应对突发性枵染事故提供最好、最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事故多种多样,在应急监测处置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失误在所难免,总结和积累经验教 突发性环境樗染事件应急监测仪器和设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便携快速、实现 训,才是更好的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更好做出正确处置的必经之路。 67 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