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0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2卷)

来源:爱够旅游网
浅谈泉州市石壁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家对文事业的日益重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已在我国水文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要真正发挥其作用,离不开对系统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维护。本文主要就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如何去分析、判断和处理系统发生的故障进行了总结,以利于更好发挥系统作用。

关键词:水文自动测报;管理;维护;故障处理 一、泉州市石壁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概况

泉州市石壁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是综合运用计算机、通信、遥感、水文、气象等多学科技术,完成对集雨面积内的降雨量、水位等水文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存储管理的信息系统。泉州市石壁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采用了长江委水文局研发的YAC9900型多路径遥测终端,主要由水位计、雨量传感器、数据采集终端(RTU)、数据传输信道、通信设备、应用软件、数据处理计算机和供电电源等构成,共计1中心站、23个遥测站。实现了雨量、水位信息的自动采集、存贮,并通过通信信道实时、定时自动传送至中心站,实现“有人看管、无人值守”的管理模式。中心站能实时接收遥测站雨量、水位和电压数据,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合理性检查,显示、打印各种数据报告。同时可自动生成水情报文、导出成整编格式用于南方片区整汇编软件进行资料整编。

二、日常使用和管理工作

重建设、轻管理和维护是水利信息化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泉州市石壁水库水文分局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成之前,各水文站圴采取纸质自记或人工观测。长此以来,形成了职工观念、技术落后,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低等现象。对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存在恐惧感,生怕出故障。存在还是要以人工观测为主,自动测报系统为辅的心理。针对这一现象,为全面推进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运用、发展,使之最终取代人工观测的模式。为此,中心站指派两名管理员,全面负责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各遥测站指定一名系统维护人员,负责本站系统的日常使用和管理工作。具体为:

1.中心站:

(1)系统管理员在汛期或较大水雨情期间每日按四段次、枯季按两段次检查中心站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数据转储系统、报文系统和服务器系统的运行状况,运行状况包括系统供电、数据畅通率、异常数据等各项,检查结果严格按《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心站×月日志记录簿》要求逐项记录。特殊水雨情期间加大检查次数。

(2)当中心站单站1小时内数据缺失一次以上时,系统管理员在30分钟内完成人工召测补数;确因系统故障、公用通信网中断时,在5日内完成人工召测补数。

(3)次月5日前,系统管理员向水文监测科提交经合理性检查的月雨量、水位整编数据文件及数据日志记录,向分管领导提交系统运行月、年总结,总结客观全面的反映系统运行情况。

2.遥测站

(1)每日7:55~8:00内,完成系统水位(编码器显示值)与人工水位核对工作,当两水位值相差超过±0.02m时,以人工观测为准校正调整系统水位编码器。

(2)当有降水时,次日8:00~9:00内,完成系统日雨量(PDA查询值)与人工日雨量核对工作,当两日雨量值相差超过±3.0mm时,按系统应用与维护手册检查、校正系统雨量计。

(3)每月1、5、10、15、20、25日9:00量测RTU、水位计的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电压,目视检查近传电台电源指示灯(PWR)是否常亮、U盘读写指示灯是否闪烁,通过PDA操作清除系统短信、发送内存。

(4)在恶劣天气和大洪水时期,适当增加水位校正、雨量校对、电压量测次数。水位校正在整点前5分钟内完成、雨量校对应在整点后5分钟内完成。

(5)每次完成水位校正、雨量核对、电压量测后,严格按《××站×月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水位校正调整记录簿》、《××站×月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降水量对比记录簿》、《××站×月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电压记录簿》要求逐项记录。每月的记录簿经记录、校核工序后,在次月上交水文资料时交至或邮寄中心站。

(6)未得到系统管理员允许,严禁对系统U盘进行插、拔操作。各站在平日可断开系统电话线连接,中心站系统管理员进行电话线连接完成召测或设置工作时,先进行电话通知测站人员接入电话线路。

三、系统的维护和巡检工作

做好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泉州市石壁水库水文分局辖三个地州,站多面广,对系统维护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对各遥测站维护人员进行了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在系统管理员的指导下,完成本站系统的日常维护、一般性故障处理等工作。减轻了系统管理员的工作强度,合理利用的人力资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系统维护模式。

1.中心站:

(1)每月对水情数据库进行整理与备份,对系统内的每台计算机进行查毒和杀毒,对系统的 UPS 电源的自动切换功能进行试验,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存在的隐患和问题。

(2)系统管理员每年1月和7月对遥测站进行一次巡检和维护,建立巡检记录,并编制巡检报告。

2.遥测站:

(1)每月初无雨时,对户外设备进行一次检查,清除雨量计承雨器中杂物、清洁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检查各线缆连接情况。

(2)每逢单月,在月初无雨时,按系统应用与维护手册清洗雨量计的承雨器、漏斗、翻斗等部件,灰尘较大的测站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清洗次数。清洗完成应进行注水试验。

四、故障处理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具有连续不间断运行的工作特性,这就要求维护人员在系统一旦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须及时排除,使之尽快恢复正常运行。维护人员要对系统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每一个子系统有一个清晰地了解,准确判断和处理系统的故障。由于遥测站与中心站一般都有较远的距离,因此,维护人员在现场检修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本人从事系统管理维护工作多年,总结了如下几方面经验:

1.GSM故障:GSM手机模块在电池电压较低的情况下,会出现掉电现象时,当电压回升后,GSM手机模块并不能正常启动,此时遥测站的水情信息将不能通过GSM短信上传到分局,此时查看GSM手机模块顶部的红色信号灯是否闪烁,如不闪,则拔下GSM电源线,待5秒钟以后重新插上,GSM手机模块顶部的红色信号灯闪烁则启动成功,故障解除。

2.充电控制器及近传电台故障:一般情况下,当蓄电池电压低于11.8V时,电台不能上电,即可能出现水位失真情况,应及时检查电源,充电控制器上有两个指示灯,一个为太阳能充电指示灯,当绿灯闪烁表明光照电充足、充电正常;当黄灯闪烁表明光照较弱、充电正常;当红灯闪烁表明无光照、无充电;指示灯不亮时,表明太阳能引线中无电压输出。另一个为蓄电池指示灯,当绿灯闪烁表明蓄电池电量充足;当黄灯闪烁表明蓄电池电量较弱;当红灯闪烁表明蓄电池电量很低;指示灯不亮时,表明蓄电池中无电压输出。太阳能指示灯不亮时,表明太阳能引线中无电压输出。此时应检查太阳能板是否损坏,用万用表测太阳能是否有电压输出,接头是否完好、稳固。蓄电池指示灯不亮时,表明蓄电池中无电压输出,用万用表测蓄电池电压是否有正常(一般为13V左右),如低于12V则应及时充电。还要检查保险丝是否完好,线路接头接触是否完好。

3.降水记录失真:当RTU出现有降水时不能记录,应检查翻斗式雨量干簧管是否损坏,将万用表选用电阻档,两个测试棒接到雨量计上的两个接线端,轻轻翻动翻斗,观察万用表指针是否发生转动,如果指针不动则表明干簧管存在问题,应及时起用备用干簧管或更换干簧管;检查雨量信号线接头接触是否良好;检查雨量计磁钢(翻斗)是否被卡死。当RTU出现有降水时出现多记录,应检查雨量信号线接头是否有接触不良、短路等情况;检查雨量信号线是否存在破皮搭铁现象。

4.U盘故障:测站终端上的U盘因病毒、取数插拔次数过多等可能引起盘内数据丢失或不能存入数据等现象。当U盘出现不能存数时,因RTU存入U盘数据时间延长,引起延误上发数据时间,中心站不能接收到测站数据。应及时将U盘内的数据取出,然后进行格式化,再在U盘中建立当年及下年的文件夹(如2008年资料则取名为“2008”),插回U盘,发生存数后再查看是否已存入数据。

5.水位计端来数失真:当水位计水位与PDA读数不相符时,检查近传电台是否上电,每5分钟TXD、RXD是否闪烁,检查水位计线接触是否完好。

6.RTU参数混乱情况:当RTU参数混乱后,将出现不能读取、传输数据现象,此时应据应用与维护手册中的各站的参数对该站进行参数设置。

五、结束语

加强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有利于更好的发挥系统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等工作中的作用,为决策人员提供科学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高科技在水文自动化中的应用将会日臻成熟和广泛。

参考文献

[1]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水利部 SL61-2003 行业标准. [2] 水文仪器与水利水文自动化.姚永熙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