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切诊
(一)脉诊 1.脉诊的原理
中医诊脉最神奇。寒热虚实都可知; 心为鼓动血为充,五脏之气同行里。
2.脉诊的部位、方法及注意事项
诊脉部位古来多,还是寸口最合适; 肺朝百脉脉大会,取之方便又灵活。
(1) 寸关尺的定位
诊脉先明寸关尺,此为诊脉之根基; 若是随手测脉动,不是中医是西医。
高骨为关不可移,关前为寸关后尺; 寸为凹陷尺像坡,寸短尺长还可移。
(2) 寸关尺与脏腑的配属
寸为膈上侯心肺,关为中焦侯肝脾; 尺为下焦侯两肾,六腑配属有争议。
(3) 诊脉的时间、布指与指力
清晨诊脉最为好,手臂要与新等高; 布指疏密随人定,指力轻重有技巧。 轻轻按之名曰举,重重压之名曰按; 不轻不重委屈寻,还分单按和总按。
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WORD格式整理
3.正常脉象
欲知病脉先知平,平脉又称胃神根; 胃为柔和神有力,沉取不空则为根。
4.常见脉象及其临床意义
(1)浮脉
浮脉轻取即可得,正气趋表抗外邪; 久病见之为里虚,阴不敛阳虚阳越。
(2)沉脉
轻取不应重按得,邪困于里正气遏; 若是肥人或严冬,深藏于里摸难测。
(3)迟脉
迟脉一息至唯三,阳不胜阴气血寒; 若是发热脉反迟,脉证不一治疗难。
(4)数脉
迟脉一息五至多,热迫血行内有火; 无热而数多为虚,是虚是热要斟酌。
(5)洪脉
滔滔满指脉为洪,既大且数来势汹; 气分热盛正气实,洪而无根虚阳浮。
(6)细脉
细脉如线应指显,气血两虚失充填; 又主湿邪困于里, 气血运行受阻限。
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WORD格式整理
(7)虚脉
三部无力按之空,举之迟大按之松; 气血不足脏腑弱,总为虚证要补充。
(8)实脉
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幅幅强; 正盛邪实两相搏,气血雍盛显力量。
(9)滑脉
往来流利珠走盘,实热食滞或有痰; 妊娠气血冲和象,常人之滑滑而缓。
(10)涩脉
涩脉细迟往来艰,好似轻刀刮竹笺; 有力气滞血痰食,无力伤精血需添。
(11)长脉
长脉迢迢过本位,阳热痰火充斥内; 长而和缓是佳兆,气血充盛精力倍。
(12)短脉
短脉不及两头缩,气损气滞皆可作; 有力痰食阻气机,无力气虚难鼓橐(tuo2声)
(13)弦脉
端直以长如琴弦,气机不畅通连连; 痰饮疟疾肝胆病,老人脉硬亦称弦。
(14)紧脉
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WORD格式整理
紧脉缩缩如切绳,寒邪外侵为原因; 痛因寒作应散寒,宿食搏结腹内停。
(15)芤脉
芤脉浮大软如葱,边实须知内已空; 阴虚阳浮火灼络,失血伤阴脉不充。
(16)革脉
中空外坚如鼓皮,虚寒相搏脉空急; 亡血失精气不恋,半产漏下胎不利。
(17)牢脉
牢脉弦长实大坚,脉位常居沉浮间; 阴寒内实积于里,疝气瘕瘕阳沉潜。
(18)缓脉
缓脉之义有二分,和缓胃气悠悠生; 缓而懈怠湿困脾,脾胃虚弱脉不伸。
(19)濡脉
濡麦浮细软而粘,脉来有如水漂棉; 精血不充脉弱细,湿邪阻遏脉不前。
(20)弱脉
沉细而软称弱脉,气血不足阳气衰; 鼓动无力脉不充,温熙不足手足寒。
(21)微脉
若有若无按欲绝,细小软弱气难接;
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WORD格式整理
气血大亏阳气衰,温阳益气应速决。
(22)散脉
浮散无根按之散,至数不齐节律乱; 元气离散脉不收,脏气将绝力难挽。
(23)伏脉
伏脉推筋着骨寻,时或不见位更深; 邪闭痛极气被遏,不可轻率作虚形。
(24)动脉
动脉如豆短滑数,关部尤显力绰绰; 疼痛惊恐气血乱,阴阳相搏不调和。
(25)促脉
数而一止名为促,歇止之数无定数; 阳盛热结脉来急,无力亦主脏气虚。
(26)结脉
缓而一止名为结,止无定数时有歇; 阴盛气结寒痰瘀,久病虚损气不接。
(27)代脉
代脉时止有定数,良久方来有缺无; 脏气衰微气不接,铁打惊恐气逆阻。
(28)疾脉
疾脉一息七八至,真阴垂竭阳亢极; 伤寒温病若见此,元气衰微病危急。
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WORD格式整理
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