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人类的心理成长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中学生的心理,有时极易陷入“误区”,心理上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和斗争,引起心理不适合、情绪不协调甚至发展成为精神障碍。下面从我在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转化工作实行分析,并谈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解和体会。
案例:
一天下晚自习后,我走进办公室放书准备回家。这时听到有轻轻的敲门声,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语文课代表王鹃同学。我让她进来坐下。她很紧张,低着头,欲言又止。我知道她有话要对我说,但又害怕不敢说。就轻轻地说:“你有什么想告诉老师的就说吧,老师经历多了,能够帮你分析一下。”在我的启发下,她终于断断续续说了起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些天来脑海里一直想着他,他是体育课代表,我喜欢看他在篮球场矫健的投球,足球场潇洒的赛跑.上课时也不由自主地往他那边看,夜里睡觉还梦着他。我知道这样会影响学习,我也在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可总是不由自主。越想控制越难以控制,这样太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了,我从内心里有一种负疚感。老师,我是不是早恋了,我该怎么办呢?”
春水涨起来的时候,理应即时疏导,而不是围追堵截。否则,一旦水位涨到他们小小的心灵承受不住时,山洪便一泻而下……最后,我针对其“病症”,开始“下药”:
1.实属正常,无庸置疑。我告诉她:“你现在所处的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因为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渴望得到爱,这些都是美好的,也是很正常的。问题在于你对自己的情形不理解,就给自己扣上了早恋的帽子。你自认为是不正常的,极力克制,但事与愿违,不但无法淡化,反而更加铭刻于心,更生负疚感,在理解上形成了一个怪圈。异性青少年之间的交往大多属健康友谊型和害怕羞怯型,真正意义上的早恋实质上很少,你现在正属于这种情况,切不可陷入无谓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既影响学习,又不利于身心健康。”
2.男女有别,亲疏有度。“异性间正当的友谊当给以保护,不必遮遮掩掩,堂堂正正交往便是。但须记得‘男女有别’,把握分寸,适度保持距离,注意场合,要拘小节,做到自尊自爱。”
3.广交朋友,开阔心胸。“不要把自己封闭在人际交往的框框内,一味地走进某一人或某一小范围,否则会导致交往过密,失去与学生群体接触的机会,无法体会到同学间的纯洁友谊,无益共同进步。我们并不反对个别交往,但更应融入群体,广泛接触,广交朋友。”
4.兴趣广泛,性格乐观。“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擅长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积极乐观,坚守青春期的‘心里防线’,树立远大的理想。”
说完这些话,她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让她再回去好好想想。没料想,这方法还挺灵,他与她平静如水,又见到了她灿烂的微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