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钟表 人教新课标

来源:爱够旅游网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2、能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3、了解计时工具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重点】

一只实物钟表、钟面模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

1、猜谜引入。教师:请小朋友们先来猜一个谜语:没脚能行走,说话不口,它说是几点,人人都遵守。学生猜出是钟表后,教师告诉学生,钟表在生活中处非常大,下面我们看看这样一幅图。

2、出示主题图。教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教师:大家都看到了图上的小朋友正在起床,你知道这个小朋友什么时候起床?(早上)你从哪里知道的?

教师:这个小朋友要按时起床,就需要知道时间。在生活中我们主要靠什么知道时间的?(钟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思:

第1页/共8页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2、学生按P59主题图及例1的要求独立思考,通过动手操作钟面的形式,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认读这些时间。

3、学生自学P63数学文化--计时工具的变化。了解计时工具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并完成主题图下面的“议一议”。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计时工具的变化。归纳起来就是: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六、检:

1、师出示钟面模型,让学生分别指出那个时针、分针、秒针。 2、师将时针拨在整时,让学生说出是几时。 3、师说几时,让学生在钟面上拨出几时。 七、练:

第2页/共8页

1、P60课堂活动第1题的第1小题。 2、练习十二第1题的第2、3小题 【板书设计】 认识钟面、整时 主题图 例1 (略) (略)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几时半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2、能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一只实物钟表、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导入:

(1)师出示钟面模型,让学生分别指出那个时针、分针、秒针。 (2)师将时针拨在整时,让学生说出是几时。 (3)师说几时,让学生在钟面上拨出几时。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第3页/共8页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几时半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2、学生按P60例2的要求独立思考,通过动手操作钟面的形式,掌握几时半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认读这些时间。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几时半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归纳起来就是: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半。 六、检:

1、师将时针拨在几时半,让学生说出是几时半。 2、师说几时半,让学生在钟面上拨出几时半。 七、练:

1、P60课堂活动第1题的第2小题。

2、练习十二第1题的第1、4小题及第2、3题。 【板书设计】 认识几时半 例2

第4页/共8页

(略)

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半。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大约几时,会用大约几时描述一天的时间。 2、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大约几时。 【教具、学具准备】: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

复习引入:出示2时、7时、1时30分、8时、12时30分的数字钟面。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钟表,会认钟面上的整时和几时半,下面老师考一考大家,屏幕上这些钟面表示的时间你认识吗?

学生认屏幕上的钟面,教师通过追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认的。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是整时,什么是几时半吗?

引导学生说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12与1之间,就是12时30分。

教师:也就是说,小朋友在认整时和几时半时,都要看它的时针和分针才能作出判断。我们这节课在小朋友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再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认识大约几时,会用大约几时描述一天的时间。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第5页/共8页

2、学生按P60例3的要求独立思考,通过动手操作钟面的形式,认识大约几时。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3、完成P61课堂活动第2题的说一说。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大约几时,会用刚过几时、快几时来描述一天的时间。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六、检:

1、师将时针拨在几时过一点或快几时,让学生说出大约是几时。 2、师说几时过一点或快几时,让学生在钟面上拨出。 七、练:

P62练习十二第4题 【板书设计】 认识大约几时 例3 (略)

刚过几时,快几时。

第6页/共8页

【课后反思】 认识钟表练习课

练习内容:P62练习十二第5、6及思考题。 练习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钟表的认识。 2、结合练习,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练习重难点: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间。 练习过程: 一、导入:

师:前面三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钟表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些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揭示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师将时针拨在整时,让学生说出是几时; 2、师说几时,让学生在钟面上拨出几时; 3、师将时针拨在几时半,让学生说出是几时半; 4、师说几时半,让学生在钟面上拨出几时半。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5、师将时针拨在几时过一点或快几时,让学生说出大约是几时。

第7页/共8页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6、师说几时过一点或快几时,让学生在钟面上拨出。 三、练习指导: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1、练习十二第5题,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开展这些活动的时间,从另一个角度加深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此题对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练习时让学生仔细思考再连线,必要时教师可以适当指导。此外,结合该练习题,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比如中午应按时回家,积极参加有益的活动等。

2、练习十二第6题,是一道综合应用的题,从上午10时到第二天上午11时30分,钟面上指针应走多少圈,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同时,通过该题目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对整时及几时半的认识。

3、练习十二思考题,要求学生根据时间画出时针和分针,这与认识时间相比相对较难,需要先根据时间去想象钟面上指针在什么位置,再画出来。因此,该题不但有利于学生巩固认识时间的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培养空间观念。练习时应让学生根据时间,仔细想一想钟面指针是什么样的,再画。 四、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第8页/共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