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物理卷·2014届湖北省孝感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3.07)

来源:爱够旅游网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中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

物 理

命题人:杜见胜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有

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物理学家费恩曼曾讲过一个笑话: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阻,警察走过去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80公里每小时,已超速。” 这位女士反驳道:“这不可能!我才开了10分钟左右,还不到一小时,怎么可能走了80公里呢?”……。根据这个笑话,你认为这位女士没有明白的物理概念是 A.瞬时速度 C.路程

B.平均速度 D.时间

3.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x-t 图像如图所示,甲的图像为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乙的图像为 顶点在坐标原点的拋物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

B.0~t1时间段内,乙的平均速度小于甲的平均速度 C.t1时刻,乙的速度等于甲的速度 D.t1时刻两物体相遇

O

x 乙 甲

t1 t 4.一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把加速度500m/s2定为行车加速度的上限,即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驾驶员就将有生命危险。一辆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54km/h的速度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2.1×10-3s,碰撞瞬间货车的速度几乎不变,摩托车的速度反向,大小与货车速度相同,若两车驾驶员事先刹车而避免相撞,则货车与摩托车急刹车后到完全静止所需时间分别为4s、3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两车未刹车而相撞,摩托车驾驶员无生命危险

B.若两车同时紧急刹车,货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3

第 1 页 共 10 页

C.为避免相撞,开始刹车时,两车距离至少为62.5m D.碰撞瞬间摩托车的速度变化了15m/s

5.某物体以v0=75m/s的初速度沿直线运动,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A.0.3s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为45m/s B.0~0.3s 内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C.0~0.3s 内速度减少4.5m/s

D.从0.3s时刻至2.5s时刻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82.5m

6.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飞行甲板长为300m,若该航母上所配的歼-15型舰载战斗机所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为1.5m/s²,该战斗机安全起飞的最小速度为50m/s,为保证该战斗机安全起飞,应使航母匀速运动,则航母匀速运动的速度至少为 A.10 m/s C.30 m/s

B.20 m/s D.40 m/s

7.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 v-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第二次相遇的时刻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 时刻,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

15t1,则d=S 3913C.如果第一次相遇的时刻tt1,则d=S

3451D.如果第一次相遇的时刻tt1,则第二次相遇时刻tt1

33B.如果第一次相遇的时刻t8.如图所示,分别标有1、2、3的三个物块重均为100N,小球P 重10N,作用在物块2的水平力F=15N,整个系统平衡,则

第 2 页 共 10 页

A.1和2之间的摩擦力是15N B.2和3之间的摩擦力是15N C.物块3受5个力作用 D.3与桌面间摩擦力为15N

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面B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 A.A与B之间不一定存在摩擦力 B.B与地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C.B对A的支持力一定大于mg

D.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m)g

10.如图所示,重为10N的小球套在与水平面成37°角的硬杆上,现用一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20N的力F拉小球,使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37°=0.6,cos37°=0.8)。则 A.小球不一定受摩擦力的作用

B.小球受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杆向上,大小为6N C.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8N D.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杆向下,大小为12N

B F A F F 370( 11.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挡板MN,延长线总是过半圆柱体的轴心O,但挡板与半圆柱不接触,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绕O点缓慢地顺时针转动,在MN到达水平位置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对Q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B.MN对Q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C.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Q所受的合力始终不变

12.如图所示,一光滑的半圆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1的小球用轻绳跨过光滑碗连接质量分别为m2和m3的物体,平衡时小球恰好与碗之间没有弹力作用,两绳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60°、30°,则m1、

m2、m3的比值为

A.2∶3∶1 C.2∶1∶1

B.1∶2∶3

D.2∶1∶3

13.如图所示,XPY为直角支架,两根细绳的一端都拴在重物O上,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支架的A、B两点。开始时,杆PX、绳OB水平,杆PY竖直,绳OA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º。现使支架绕过P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至杆PY水平,在上述过程中,绳OA、OB的拉力FA、FB的变化情况是

第 3 页 共 10 页

B Y O P 60º A X

A.FA减小,FB增大 B.FA先减小后增大,FB不变 C.FA减小,FB先增大后减小 D.FA先增大后减小,FB增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分。其中第14小题每空3分共9分,第15每空4分

共12分。)

14.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

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

(1)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

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 (填字母代号)

A. 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B. 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C. 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D. 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2)通过作图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为使图线

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除作v-t图象外,还可作 图象, 其中横轴表示的是 。

15.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

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TOA、TOB和TOC,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

A.钩码的个数N1=N2=2,N3=4 B.钩码的个数N1=N3=3,N2=4 C.钩码的个数N1=N2=4,N3=2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8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 .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 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你认为图示中________是正确的.(填

第 4 页 共 10 页

“甲”或“乙”)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6小题12分,第17小题12分,第18小题13分,共37分)

16.(12分)如图所示,一辆汽车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D四点,已知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均相同,且测得AB=20 m,BC=30 m,,求

(1)CD之间的距离; (2)OA之间的距离。

17.(12分)如图所示,一个底面和水平面夹角为θ的斜面体上支一质量为m的重杆,重杆

被一支架约束,保持竖直位置,且可以沿支架无摩擦地上下移动,此时斜面体恰好能沿水平面匀速运动,求斜面体和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斜面体和地面间的摩擦力。

第 5 页 共 10 页

v )θ

18.(13分)如图所示,A球从倾角为300的光滑斜面上滚下,同时B球以加速度a在光滑

水平面上从斜面底端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计A球从光滑斜面到光滑水平面转弯处的能量损失,若A球追上B球时两球速度恰好相等,g取10m/s2,求: (1)A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与A球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时间之比 (2)B球的加速度a

B )300 A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中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

物理答案

命题人:杜见胜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题号 答案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21分。其中第14小题每空3分共9分,第15小题每空4分共12分。) 14.(共9分)

(1) B (填字母代号)(3分)

1 A 2 D 3 D 4 C 5 CD 6 B 7 BD 8 B 9 AD 10 BD 11 D 12 A 13 C v2h(3分)(2), 重物下落的高度 (3分)。 2第 6 页 共 10 页

15.(共12分)

(1) BC (4分) (2) A (4分) (3) ___ 甲 _____(4分)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6小题12分,第17小题12分,第18小题13分,共37分) 16.(12分)

解析 :(1)由xCDBCBCAB30m20m10m

得 CD=40m „„„„„„„„„„„„„„„„„„„„„„„ 4分 (2)设汽车由O到A用的时间为t,由A到B用的时间为T,由

xaT210m,得a10 (1)„„ 2分 2T21110tOAat22t25 (2)„„ 2分

22TT22由vAat,vBa(tT),vBvA2aAB (3)„„ 2分 t3得= 代入(2)得 T2t3OA5511.25m (5)„„ 2分

T2

17.(12分)

解析:设斜面体和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杆受到的弹力和摩擦力分别为N和f , 对杆受力分析,

水平方向:NsinNcos0 „„„„„„„„„„„„„„„„ 2分 竖直方向:NcosNsinmg0 „„„„„„„„„„„„„„„„ 3分

得:tan,N=mgcos „„„„„„„„„„„„„„„„ 4分 对斜面体受力分析,设斜面体和地面间的摩擦力为f

水平方向:f0 „„„„„„„„„„„„„„„„ 3分

18.(13分)

解析:(1)设A球由静止运动到底端时速度为v,B球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总时间为t,A球在

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1, A球追上B球时速度相等,有

221(0+v)t=v(t-t1) „„„„„„„„ 3分 2得t=2t1,故A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和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时间相同, A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与A球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时间之比

t1:t1:1 „„„„„„„„„„„„ 3分 (2)A球追上B球时,在水平面上:

1xB=at2,xA=gsin300t1(t-t1), „„„„„„„„„„„„ 3分

2第 7 页 共 10 页

将xB=xA,t1=1t代入,得 a=2.5m/s2 „„„„„„„„„„„„ 4分 2

附: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中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

物 理 答 题 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21分。其中第14小题每空3分共9分,第15小题每空4分共12分。)

14.(共9分)

(1) (填字母代号)(3分)

(2) (3分), (3分)。

15.(共12分)

(1) (4分) (2) (4分) (3) ___ _____(4分)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6小题12分,第17小题12分,第18小题13分,共37分) 16.(12分)

第 8 页 共 10 页

17.(12分)

18.(13分)

v )θ A B )300 第 9 页 共 10 页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