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二十二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解析版)

来源:爱够旅游网
第二十二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解析版)

必修2 第8章 第22讲

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 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B.土壤矿物质含量少

C.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

D.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2.下列措施利于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大面积种植针阔混交林 B.发展“立体农业”

C.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 D.大力发展经济林木——苹果

3.图示地区在发展中与和谐发展不协调的表现是( ) A.开发山区生态旅游资源

B.开发山区煤矿,弥补农村燃料不足 C.持续开展计划生育措施 D.积极开发山区小水电 答案:1.A 2.B 3.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图中经纬度和区域轮廓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分布有红壤,该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肥力低;丘陵地区发展“立体农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开发山区煤矿,不利于保持水土、维持生态,是不可取的。

(2010·江苏镇江)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读图完成4~5题。

4.维持这生态系统“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是( ) A.江河 B.森林 C.村寨 D.梯田 5.哈尼族人的村寨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 )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为了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为了观赏梯田美景 答案:4.B 5.C

1 / 5

第二十二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解析版)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意义。从图中看该地区位于山地丘陵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要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应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水土保持工作的关键是维持森林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哈尼族人的村寨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位于河流的上游,可以获取清洁的水源。

6

7

6.E、F、G的内容分别是( )

A.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B.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 C.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7.E1、F1、G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

A.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控制人口规模、提高生活质量 B.健康与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 C.农业与乡村的发展、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 D.消除贫困、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 答案:6.D 7.B

解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包含人类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产方式的改善三个方面。

(2010·湖南长沙)20世纪90年代始,印尼经济快速发展,但环境问题随之凸显,其中又以空气污染最为严重。自90年代末期迄今,空气污染问题不仅影响航海与航空运输,也损害居民的健康。此外,烟霾常随着盛行风吹往北方,致使邻近国家亦深受空气污染之苦。读材料回答8~9题。

8.下列各项产业活动中,与印尼近年来饱受空气污染所苦一事的关联性最小的是( ) A.采挖锡矿 B.扩大耕地 C.种植油棕 D.砍伐森林

9.印尼(特别是苏门答腊岛)的空气污染灾害,在下列哪些月份对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影响最大( )

A.4~5月 B.6~9月 C.10~11月 D.12~翌年3月 答案:8.A 9.B

解析:第8题,印尼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大量开荒,焚烧植被,造成空气污染,其空气污染与采矿关联最小。

第9题,在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信风带越过赤道,印尼的空气污染影响到其北部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因此选择6~9月。

2 / 5

第二十二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解析版)

(2011·山东潍坊模拟)读“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 A.庄稼地、沼气池、居住区 B.居住区、庄稼地、沼气池 C.庄稼地、居住区、沼气池 D.养殖场、居住区、庄稼地

11.最适合推广该循环经济模式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新疆绿洲 D.内蒙古高原 答案:

10.C 11.B

解析:①能产生秸秆,需要追肥,故①应是庄稼地;该地生态循环的中心应该是人类的居住区,故②是居住区;③利用牲畜的粪便产出沼气,应是沼气池。该地有较多的鸭场和鱼池,应该是降水较多的地区,各选项中长江中下游平原比较适宜。

12.(2010·广东惠州)200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50%,我国正在谋求多元化进口通道并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材料一 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核电增长图

材料三 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预测变化趋势

3 / 5

第二十二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解析版)

(1)线路①油气主要来自________地区,线路④油气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国家)。 (2)分别说明西南、东北油气进口通道施工建设中在自然因素上可能遇到的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南油气通道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生态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我国大规模发展核电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南美(拉美)或非洲 哈萨克斯坦

(2)西南通道:地质复杂,多滑坡、泥石流;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雨季长,雾气重;森林茂密,地面湿滑,蚊虫多等。

东北通道:严寒且寒冷期长;冻土、沼泽面积广;森林茂密、积雪厚等。 (3)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

(4)技术成熟;经济实力提高;能源需求量增大;政策支持等 (5)技术进步,风电规模扩大,风电成本下降。

煤炭资源价格上涨,环境成本不断增加,火电成本上升

解析:(1)我国油气资源的进口是多方位的,从地理位置的远近、油气资源的分布来判断。

(2)西南进口通道地质复杂,多滑坡、泥石流;地形起伏大,森林茂密,害虫多;东北通道冬季漫长而严寒,冻土、沼泽广布,森林茂密等。

(3)西南油气通道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等。

(4)我国核电得到大规模的开发条件有技术的成熟和发展,经济实力提高,能源需求及政策的大力支持等。

(5)风电成本不断下降主要得益于技术的发展进步和成熟,规模化的发展;而火电因资源价格的上升、治污成本的增加等因素造成成本上升。

13.(2011·忻州模拟)阅读下图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晋陕蒙接壤地区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因其地理位置位于三省(区)的交界处,被称为“黑三角”或“乌金三角”,主要包括内蒙古的准格尔、鄂尔多斯、陕西的神木、府谷、山西的朔州等地。这里的煤大部分属于发热量高的优质动力煤,埋藏浅,可以露天开采,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出口基地。

材料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

4 / 5

第二十二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解析版)

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1)“乌金三角”地区在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发展与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有哪些?应如何解决?

(2)我国能源生产地和消费地分布不一致。从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并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角度考虑,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

(3)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郑重提出

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 “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低碳经济是目前全球共同关心的话题。为什么要提倡发展低碳经济?

(4)您愿意从身边什么小事做起,为低碳生活做贡献?(多选)( ) A.交换、捐赠、改造多余废旧品,将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 B.少用一次性餐具等一次性用具,如用手帕代替纸巾

C.节约用水用电用气,如生活用水循环用,家用电器不待机 D.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出行方式,尽量使用公共交通

答案:(1)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污染 交通运力不足——发展交通,提高外运能力 环境脆弱——防治污染,加强生态保护

(2)要重点建设火电和煤化工业基地,将原煤转化成二次能源——电能,通过空中电网运输出去;或转化成煤气通过管道输送出去,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缓解交通的运输的紧张状况。

(3)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水平面上升,生物物种大量灭绝,已经严重危及到人类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4)ABCD 解析:该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问题,同时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的能力。第(1)题,仔细阅读材料会发现“乌金三角”地区在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发展与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有水资源短缺、交通运力不足和环境污染等。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即可。第(2)题,我国能源生产地和消费地分布不一致,导致交通运输紧张等问题出现,只要能从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并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即可。第(3)题,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面对当前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物种灭绝的现实,提倡发展低碳经济意义重大。第(4)题,解答该题,应该联系实际,从低碳生活出发。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