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5月第l3卷第5期 ・ 569 ・ 平肝健脾方结合络活喜治疗 青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 周一心,韩振翔,许文杰 摘要:目的观察平肝健脾方治疗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原发性青年高血压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 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两组均口服络活喜(5 mg,1次/日),治疗组加用平肝健脾方煎剂(1剂/日)。治疗1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 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评价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并于半年后随访血压情况。结果 两组血压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 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Q 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7 、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6.7 ,对照 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 、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3.1 ,两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改善患者动态血压水平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平肝健脾方配合络活喜治疗青年原发性高血压,较单纯应用络活喜治疗更具优势。 关键词:青年高血压;平肝健脾方;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541 R289文献标识码:B doi:10.39 i.issn.1672—1349.201&05.004文章编号:1672—1349(0215)50一O569—03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Pinggan Jianpi Decoction Plus Amlodipine In Treatment of Young—aged Essential Hyptenslon Zhou Yixln,Han Zhenxiang,Xu Wenjle Shanghai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Shanghai 2001 37,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inggan Jianpi decoction(PJD)plus amlodipine in treating the patients with young—aged essential hyptensign(EH).Methods Based on the enrolled criteria,two hundreds and forty young—aged patients with E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was 1 20 patients.The treatment group was continuously given PJD plus amlodipine,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ntinuously given 5 mg amlodipine once a day for 1 2 weeks by obsewing syndrom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s wel las changes in 24 h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70%in treatment group.And its efficacy syndrome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change.Significant im— prove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its efficacy syndrome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change.In particular,24 h ambulatory blood pres。 sure monitoring had most obvious symptom improvement(P<O.0 5).The total score of clinical symptom between treamt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尸<O.05).Conclusion PJD is significant treatment method in young—aged hyperten‘ sive patients. Key words=young—aged essential hyptension;Pinggan Jianpi decOctiOn;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高血压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而且45周岁以下青 用药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合并出血性脑血管病、 年患高血压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青年对高 缺血性脑血管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其他疾病者。 血压不够重视,导致青年高血压患者就诊率、治愈率及 中医辨证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_3]中医证 控制率均表现在较低水平,服用降压药的依从性差I1], 候诊断标准,符合肝郁脾证,主症眩晕、头痛、神疲乏 并且单纯服降压药对改善临床症状不明显。本课题组 力、纳谷欠馨;次症心悸、寐差、易怒、便溏,舌红苔薄, 采用自拟中药平肝健脾方,对青年原发性高血压进行 脉弦细。 干预,并与单纯口服络活喜者进行对照评价。 1.2一般资料选择脑病科门诊2012年1月一2013 1资料与方法 年12月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240例,其中男性144 1.1 病例选择 高血压诊断依据2005年《中国高血 例,女性96例;年龄18岁~42岁(35岁±6岁);有高 压防治指南》_2],应用校正的血压计测量两次以上,收 血压病家族史78 ,确诊时间1个月至2年不等。按 缩压(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 随机数字法分组,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 (或)舒张压(DBP)≥90 mmHg;年龄≤45岁,性别不 组,每组120例。 限;未服用过降压药或曾不规律服用降压药但目前未 1.3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口服络活喜,每次5 mg, 1次/日;治疗组加用平肝健脾方(基本组方:天麻、钩 藤、葛根、白蒺藜、 生白芍、丹参、生黄芪、茯苓、茯神、夜 基金项目: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资助项目(No.ZK2012A25) 交藤),用煎药机浓煎,每剂取汁约300 mL,封袋分装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上海200137)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一/CEREBR0VASCULAR DISEASE May 2015 Vo1.13 No.5 每袋15O mL,日2次口服。疗程为12周。 1.4观察指标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 1.4.1血压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①血压测量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由同一测压者测坐位血压至少2次,并计算平均值,治 疗后血压为服药12周末的坐位血压平均值;②于治疗 前后空腹采血,抽取肘静脉血3 mL,应用HPLC法测 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2.1 患者血压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 治疗 后,两组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同型半胱氨酸 1.4.2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 ①临床疗效参照 《实用高血压病学》标准l_3_。治愈:血压恢复正常,临床 症状消失;显效:舒张压下降≤20 mmHg或下降达到 临界高血压,症状减轻或消失;好转:舒张压下降≤10 mmHg或收缩压下降≤20 mmHg,症状稍有减轻;无 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O.05),治疗组降低更 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比较( 土s) 效:血压无下降或舒张压下降≤5 mmHg或收缩压下 降≤10 mmHg,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②中医证 候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 主症:眩晕、头痛、神疲乏力、纳谷欠馨;次症:心悸、寐 差、易怒、大便溏薄;体征:舌红苔薄,脉弦细。显效:症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 P<0.05。 状、体征基本消失;有效:症状、体征减轻;无效:症状未 见改善。 1.4.3动态血压测量采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与 治疗前后及随访半年进行各组24 h动态血压测量。 2.2临床疗效评价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 ,对 照组为91.6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例( )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治疗组眩晕、头痛、神疲乏 96.7 ,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详见表3。 例(%) 力等症状改善明显,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 表3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2.4动态血压及随访情况治疗后,两组24 h动态 方面,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 改变不明显(P>0.05);半年随访治疗组仍优于对照 组(P d0.05)。详见表4。 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 对照组(P<O.05);半年随访24 h动态血压改善水平 治疗组仍优于对照组(P<0.05)。在夜间血压下降率 表4两组治疗前后及半年后随访动态血压监测指标比较( ±s)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1)P<O.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2)尸<O.05。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5月第13卷第5期 3讨 论 心脑血管病是我国目前第一位疾病致死原因,而 高血压是造成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高血压病中 医属“眩晕”“头痛”等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失条畅,郁而化火,肝阳偏 亢,饮食不节,戕伐脾胃。故肝木乘脾,脾气亏虚,容易 伴随纳呆、乏力、大便溏薄等症。临床观察认为,青年 高血压病机以风、火为标,其病位以肝、脾为主,有别于 老年性高血压的病机。而单纯服用西药虽可快速降 压,但在改善患者的“眩晕”“头痛”症状上效果欠佳。 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原则,强调整体治疗,能较好改善 患者症状,中药在保护靶器官损害及减轻西药毒副作 用有显著疗效。 采用平肝健脾方治疗青年高血压病,方中取天麻、 钩藤、白蒺藜平肝潜阳;生白芍、丹参柔肝活血;黄芪、 茯苓健脾行气,葛根升清阳,茯神、夜交藤养心安神,共 奏平肝健脾之效。天麻能对抗儿茶酚胺类介质的缩血 管效应,非竞争性拮抗ROC和PDC通道,引起血管舒 张,降低血压嘲;白蒺藜有效组分可降低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SHR)大鼠收缩压,有下调SHR血管假性血友病 因子(vWF)蛋白表达的作用_6 ;黄芪有效组分通过改 善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激肽释放酶一缓激肽 系统降低血压E73。本研究中平肝健脾方从天麻钩藤饮 与四君子汤化裁而来,通过药物配伍,临床疗效评价指 标表明能协同络活喜起到较好的降压作用。在心脑血 管事件上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存在正相关,高 血压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嘲,血同型 半胱氨酸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青年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高血压患者血压剧烈波动与脑血管事件发生呈正 相关,有效而平稳地控制高血压患者24 h血压水平是 减少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的关键[9]。无论患者血 压平均水平如何,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小或无明显下 降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可能性显著增加_l9_。患有 原发性高血压的青年患者监测发现血压均值与血压负 荷24 h均有增高Elo2。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青年患 者24 h内血压均值达到正常值,治疗后夜间收缩压和 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青年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总数的4.5 11],部分 患者单纯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不理想,需要联合用 药;或是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下降,但眩晕等症状改善不 明显,青年人对长期服用降压药有较大顾虑,依从性 差,因此从辨病与辨证的角度出发,整体调整患者的体 质,起到降压作用,容易接受。通过随访,中药治疗相 比单纯采用络活喜治疗对青年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远 期疗效。 平肝健脾方不仅可以改善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 症状,同时有效控制血压,具有一定治疗优势,中药复 方降压药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相关基础研究。 参考文献: [1]孙瑞霞,高燕燕,咸玉欣,等.山东沿海地区中青年高血压前期流 行特点E,J3.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5):486—490. E2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 E33余振球,马长生,赵连友.实用高血压病学[M].第2版.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2:11—14. E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 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 E5J张团笑,敬华娥,牛彩琴,等.天麻水煎剂对家兔离体主动脉血管 舒张作用的研究EJ].四川中医,2007,5(9):20~22. [6]杨建梅,周端,王国印,等.白蒺藜有效组分对自发高血压大鼠血 压和主动脉中vWF的影响E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7(12):1437—1438. [7_李世明,李培彩.黄芪及其制剂对血压的双向调节作用的研究进 展E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oto,33(2):152—154. [8]岳卫东,郭霞.高血压患者110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2014,43(10):1380—1381. [9]刘剑雄,黄玉江,胡咏梅,等.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肾功能关系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5,9(3):387— 390. [10]肖丽,智永超.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青年原发性高血压对动态m 压的影响分析EJJ.生物技术世界,2014,8(1):1O5—107. [11]张学齐,赵建国.浅谈青年高血压的特点及I临床注意I-J].中西医 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8):988—989. (收稿日期:2015—01—12) (本文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