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 明 本手册适用于DS-6101HF/B、DS-6101HF-S/B智能视频服务器 本手册可能包含技术上不准确的地方或印刷错误。本手册的内容将做不定期的更新,恕不另行通知;更新的内容将会在本手册的新版本中加入。我们随时会改进或更新本手册中描述的产品或程序。若存在手册中对产品的描述与实物不符,一律以实物为准。
注意事项 ·本设备上不能放置盛有液体的容器(例如花瓶)。 ·将视频服务器放置在通风的空间。 ·使视频服务器工作在技术指标允许的温度及湿度范围内。 ·电路板上的灰尘在受潮后会引起短路,为了使视频服务器能长期正常工作,应该定期用刷 子对电路板、接插件、机箱等进行除尘。 ·请选择硬盘生产厂商推荐的、适合DVS工作要求的硬盘,以满足长时间、大数据量的读写 要求,同时请从正式渠道购买,以保证硬盘的品质。 第1页 共57页
1.产品介绍................................................................................................................................................................5 2、功能介绍.............................................................................................................................................................7
2.1 警戒线跨越检测......................................................................................................................................7 2.2 警戒区域入侵检测..................................................................................................................................7 2.3 目标离开检测..........................................................................................................................................8 2.4 目标出现检测..........................................................................................................................................8 2.5 徘徊检测..................................................................................................................................................9 2.6 快速移动检测..........................................................................................................................................9 2.7 物品遗留检测........................................................................................................................................10 2.8 非法停车检测........................................................................................................................................10 2.9 流量统计功能........................................................................................................................................11 2.10 人员密度超标(人员聚集)检测.......................................................................................................11 2.11 物品盗取或移动检测..........................................................................................................................12 3.智能客户端使用..................................................................................................................................................13
3.1 启用客户端.............................................................................................................................................13 3.2 添加DVS................................................................................................................................................14 3.3 预览.........................................................................................................................................................18 3.4 启用行为分析配置.................................................................................................................................19
第2页 共57页
3.5 报警规则设置.........................................................................................................................................21 3.5.1 警戒线设置........................................................................................................................................23 3.5.2 警戒区域设置....................................................................................................................................24 3.5.3 全局区域设置....................................................................................................................................26 3.5.4 规则补充设置....................................................................................................................................26 3.6 布防时间和联动方式设置......................................................................................................................28 3.7 设备布防.................................................................................................................................................31 3.8 报警查看.................................................................................................................................................32 3.9 报警查询.................................................................................................................................................34 4.摄像机选择与架设..............................................................................................................................................40
4.1 摄像机的选择.........................................................................................................................................40 4.2 摄像机的架设.........................................................................................................................................41 4.2.1 光线的因素..........................................................................................................................................41
4.2.2 摄像机高度和角度................................................................................................................................................................43 4.2.3 摄像机到监控区域的距离....................................................................................................................................................45
5.规则设置注意事项..............................................................................................................................................47
5.1 警戒规则的位置.....................................................................................................................................47 5.2 正确区分“出现”和“进入区域”...............................................................................................................48 5.3 警戒区域中报警事件类型对应的参数设置..........................................................................................48 5.4 尺寸过滤器设置.....................................................................................................................................48
第3页 共57页
5.5 算法关键参数设置.................................................................................................................................49 6.现场调试/维护.....................................................................................................................................................53
6.1 常见故障排除.........................................................................................................................................53 6.2 远程升级.................................................................................................................................................54
第4页 共57页
1.产品介绍
智能视频服务器(图1.1所示),采用先进的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智能视频分析设备,具有周界监控与行为分析的功能,可用于检测、分类、跟踪和记录非法过往行人、车辆及其他可疑物体,能够判断是否有行人及车辆在指定区域内长时间停留、徘徊或逆行等。
用户可预先设置报警规则,智能库实时分析视频信号,有效分离目标物体,通过轨迹跟踪、行为分析、对比检测等智能算法,对符合报警规则的运动物体进行报警及信息反馈。
智能视频服务器除提供智能分析功能外,保留视频服务器固有基本功能,支持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的硬件同步压缩功能,压缩码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可进行网络实时视频和音频预览,支持流协议(RTP/RTCP),支持IE预览,支持双向语音对讲,多种语言支持等功能。
基于智能视频服务器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与传统的监控系统相比,具有更优的有效性和持久性。它能够识别不同的运动物体,能够实现7x24全天“不知疲劳”的实时工作,大大减轻视频监控中人工劳动的强度,发现监控画面中的异常情况,并能够以最快和最佳的方式发出警报和提供有用信息,提高报警处理的及时性,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协助安全人员处理危机,并最大限度的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
(DS-6101HF/B) (DS-6101HF-S/B)
第5页 共57页
图1.1 智能视频服务器
智能视频服务器是基于DSP的前端处理设备,完全内嵌了强大的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因此,它进行智能分析的过程是完全独立工作的,无需后端软件来辅助处理。由于智能视频服务器系列产品功能强大,安装简单,运用灵活,只需要在原有安防系统之上加装智能视频服务器,就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监控场所的安全级别,所以它适用于各种安防运用场合,目前广泛应用于金融,城市治安,交通,机场,铁路,监狱,电站等各个行业。
博物馆、公园、广场、医院等
军事基地、监狱、看守所、边防等住宅小区、公寓、超市、商场等公共设施军警设施学校、教育培训中心、会议中心等居住商业智能产品应用场合基础设施制造设施教育培训公路、石油、铁路、变电站、地铁等电力、工厂、仓库、造船厂、冶金厂等
图1.2 智能视频服务器应用场合
第6页 共57页
2、功能介绍
2.1 警戒线跨越检测
功能描述:自动检测运动目标穿越警戒线的行为,可用于越界检测、逆向行驶等场合。 功能特点:
警戒线由用户自由设定 支持单向或双向跨线检测
图 2.1 跨线检测
支持多条警戒线组合以满足复杂场景的需求
2.2 警戒区域入侵检测
功能描述:对进入指定区域的运动目标进行自动检测,跟踪和分类 功能特点:
支持检测多目标同时入侵检测警戒区域设置多样化,如防区形状和数量
图 2.2 警戒区域入侵检测
第7页 共57页
2.3 目标离开检测
功能描述:对离开指定区域的运动目标进行稳定的检测,跟踪和分类 功能特点:
支持检测多目标同时离开区域检测 警戒区域设置多样化,如防区形状和数量
图 2.3 目标离开检测
2.4 目标出现检测
功能描述:检测在指定的区域内是否出现人、车或其他物体 功能特点:
支持检测多目标同时出现在区域内部 警戒区域设置多样化,如防区形状和数量
图 2.4 目标出现检测
第8页 共57页
2.5 徘徊检测
功能描述:检测是否有目标在指定区域内滞留超过设定时间 功能特点:
检测时间长度由用户定义 警戒区域设置多样化
图 2.5 徘徊检测
侵者
自动检测防区内滞留超过所设定时间的入
2.6 快速移动检测
功能描述:检测是否有目标在指定区域内的行动速度大于指定值 功能特点:
检测指定值由用户设定
检测区域设置多样化,如防区形状和数量
图 2.6 快速移动检测
自动检测防区内运动过快的目标
第9页 共57页
2.7 物品遗留检测
功能描述:检测指定的区域是否出现遗留物体 功能特点:
检测区域设置多样化
检测物品遗留的时间由用户指定 可检测预设尺寸范围的物品
图 2.7 物品遗留检测
2.8 非法停车检测
功能描述:对监控防区内非法停泊的车辆进行自动检测 功能特点:
检测区域设置多样化
参数选项可以由用户来设定,如布防时间段、车辆的合法停留时间等
图 2.8 非法停车检测
第10页 共57页
2.9 流量统计功能
功能描述:对穿越检测线的行人或车辆进行计数 功能特点:
能够根据穿越方向进行分别计数 支持多条检测线进行流量统计
图 2.9 流量统计
2.10 人员密度超标(人员聚集)检测
功能描述:检测在指定区域内的人员密度是否大于指定值 功能特点:
检测指定值由用户设定
检测区域设置多样化,如防区形状和数量
图 2.10 人员聚集检测
第11页 共57页
2.11 物品盗取或移动检测
图 2.11 物品盗取或移动检测
功能描述:自动检测防区内被搬移的物品并发出报警
功能特点:检测区域设置多样化,如防区形状和数量
可设定两种模式:
1)当物品被搬移时立即报警
2)当物品被拿走超过一定时间,且没有放回原处的时候发出报警
第12页 共57页
3.智能客户端使用
3.1 启用客户端
打开智能客户端,进入智能客户端主界面,如图3.1所示。主界面主要分成三个区域:设备区、视频显示区和报警信息输出区。
设备区
视频显示区
报警信息
图 3.1 智能客户端主界面
第13页 共57页
3.2 添加DVS
在添加DVS之前,用户可以在本地PC机上打开Dos命令窗口,在Dos命令提示符下执行类似于下面的命令ping 192.0.4.154 (设备IP),保证可以与智能视频服务器正确连接,如图3.2所示:
图3.2 检查DVS的网络连接情况
如图3.3所示,在【设备列表】处点击右键,选择【添加设备】。如图3.4所示,在弹出的【添加服务器】对话框中输入新添加的设备的属性:名称,IP地址,用户名(默认为admin)以及密码(默认为12345),【确定】。
第14页 共57页
图 3.3 添加设备
第15页 共57页
图 3.4 输入要添加的DVS的属性
如果客户端与设备正确连接,在左侧设备列表中将会显示新添加的设备,如图3.5所示。
第16页 共57页
新添加的设备
图3.5 成功添加DVS
第17页 共57页
3.3 预览
如图3.6所示,在视频显示区域,选择设备画面将要显示的区域(默认4画面,双击可实现单画面),选中后该区域四周将显示黄色框。在左侧【设备列表】根节点下,左键双击添加的设备名称,将显示该设备的各个通道,左键双击选择【通道1】,将在右侧选中的区域显示出监控的画面。在该区域点击右键,在弹出菜单中将【显示规则】前打上勾,将显示当前存在的报警规则(警戒线和警戒区域)。
图3.6 监控画面预览
第18页 共57页
3.4 启用行为分析配置
如图3.7,在设备节点下方【通道1】处点击右键,选择【设置规则】,将弹出行为分析配置界面,如图3.8所示。要激活行为分析,需要保证【启用警戒规则】前打上勾。
图 3.7 启用报警规则设置
第19页 共57页
激活行为分析 是否上传图片报警规则配置是否上传目标框和轨迹
图 3.8 行为分析配置界面
第20页 共57页
3.5 报警规则设置
如图3.9,设置一条报警规则主要有以下五个步骤: 1 激活报警规则:在某个序号的报警规则前打上勾。
2 选择规则类型:在规则类型处选择警戒规则类型(有警戒线、警戒区域和全局区域三种)。 3 绘制警戒规则:在【设置警戒规则】前打上勾,在预览画面中进行警戒规则的绘制。 如果规则类型为全局区域,此步跳过。
4 选择事件类型:选择该警戒规则检测的事件类型。
5 补充设置:报警目标类型、计数器设置及尺寸滤波器设置。
第21页 共57页
选择规则类型激活报警规则 补充设置 设置规则 选择事件类型
图3.9 报警规则配置界面
第22页 共57页
3.5.1 警戒线设置
如果选择的是规则类型是【警戒线】,如图3.10所示,在【设置警戒规则】前打上勾后,点击左键在画面中进行绘制。【跨线方向】可以设置警戒线的方向是单向或者双向。在【跨线】前打上勾激活跨线事件检测。
勾上激活跨线 选择跨线方向 第23页 共57页
图3.10 警戒线规则设置
3.5.2 警戒区域设置
如果选择的是规则类型是【警戒区域】,如图3.11所示,则在【设置警戒规则】前打上勾后,点击左键确定多边形的各个顶点,画完最后一个顶点后,点击右键自动与第一个点连接。
在【事件类型】中选择在该区域所要检测的事件(可复选)。【密度】和【最大奔跑距离】分别对应着【事件类型】中的【人员密度】和【奔跑】的参数设置;【持续时间】对应着【丢包捡包】、【停车】和【徘徊】的参数设置,具体参数的含义见6.3节——“警戒区域中报警事件类型对应的参数设置”。
第24页 共57页
图 3.11 警戒区域规则设置
第25页 共57页
3.5.3 全局区域设置
如果选择的是规则类型是【全局区域】,则不需绘制区域,布防的区域为整个监控画面。检测的事件类型相对于【警戒区域】规则类型,少了【进入区域】和【离开区域】,其它均相同。
3.5.4 规则补充设置
如图3.13所示,在设置每条报警规则时,可以选择该条规则检测的目标类型、是否需要计数以及检测目标的尺寸范围,具体如下:
【报警目标类型】:选择检测的目标类型。 【计数器类型】:选择是否需要计数。
【尺寸过滤器】:可以设置用户感兴趣的目标的尺寸范围。设置方法:在【尺寸滤波器】处选择【启用】,然后在【设置尺寸滤波器】前打上勾,在预览画面中进行最大框和最小框的设置。
第26页 共57页
选择报警目标类计数器设置尺寸滤波器设置
图 3.12 规则补充设置
第27页 共57页
3.6 布防时间和联动方式设置
如图3.13所示,通过布防时间可以选择一个星期当中每天布防的时间段。如果每天布防时间是相同的,可以设置完一天的布防时间段之后,选择复制到整个星期。
图 3.13 布防时间设置
第28页 共57页
如图3.14所示,在联动方式的设置中,可以选择报警触发类型为以下几种的组合:
【上传中心】:在客户端上获取报警信息,显示报警输出。
【声音报警】:在智能DVS上发出报警声音。
【报警输出】:在报警输出接口输出开关量信号。 【邮件触发】:暂不支持。 【监视器上报警】:暂不支持。
第29页 共57页
图 3.14 联动方式设置
第30页 共57页
3.7 设备布防
如图3.15所示,在成功设置完报警规则之后,在设备名称处点击右键,在弹出菜单中将【布防】前勾上,则可实现布防。
图 3.15 设备布防
第31页 共57页
3.8 报警查看
如图3.16所示,当成功实现布防,在报警信息输出区域,可显示报警触发的时间、地点(设备名)、报警规则的序号和报警的事件类型。左键点击击
图标,将弹出报警抓图,其中报警抓图中的黄色框为触发报警的目标,报警规则将显示为红色。点
图标,将播放报警录像。
第32页 共57页
报警抓图
报警信息输出 图3.16 报警抓图及报警输出
第33页 共57页
3.9 报警查询
如图3.17所示,在主界面中点击【回放】,选择【文件回放】或者【图片回放】即可进入报警查询界面。
图3.17 选择报警回放
第34页 共57页
如果选择【文件回放】,则进入报警录像回放界面,如图3.18所示。
用户可以通过选择通道、报警规则、报警事件类型及报警发生的日期这些信息来进行报警录像的查询。查询结束,报警录像将显示为紫红色的条状,点击可进行录像的回放。
第35页 共57页
选择通道 选择日期、规则及事启动查询 图3.18 报警录像回放
第36页 共57页
如果选择【图片回放】,则进入报警图片回放界面,如图3.19所示。
用户可以通过选择通道、报警规则、报警事件类型及报警发生的时间段这些信息来进行报警图片的查询。查询结束,将显示报警图片信息列表,点击可进行报警图片的回放。
第37页 共57页
报警图片信息
第38页 共57页
图3.19 报警图片回放
除了以上在【回放】菜单项选择【文件回放】或【图片回放】进行报警录像和报警图片的查询之外,用户还可以在主菜单点击【日志】进行报警日志的查询。
第39页 共57页
4.摄像机选择与架设
首先,有两点是很重要的: 一、
智能视频服务器,采用先进的智能视频分析技术,但是只有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效能。
如果连摄像机都“看不清”发生了什么事情,智能分析系统也很难检测到威胁。
二、 摄像机的架设对于行为分析的效果至关重要。
4.1 摄像机的选择
如果将智能视频监控中的视频分析系统若比作人类的大脑,那么智能视频监控中的摄像机就相当于人类的眼睛,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智能视频监控中摄像机的选择是很关键的。
在实际工程中,如果监视目标照度不高,而用户对监视图像清晰度要求较高时,宜选用黑白CCD摄像机;如果用户要求彩色监视时,应考虑加辅助照明装置,或选用彩色黑白自动转换的CCD摄像机,当这种摄像机监视目标照度不能满足彩色摄像要求时自动转为黑白摄像,如果以上两种方法都还不能满足实际监控要求时,就一定得选用红外夜视一体化摄像机,红外夜视一体化摄像机完全能够满足在毫无光源的情况下的监控要求。在确定用黑白摄像机彩色摄像机或红外夜视一体机之后,进而要考虑的问题是摄像机的技术指标。
智能视频监控摄像机中使用最多的是固定式枪机,因为固定式枪机避免了球机旋转镜头而使得场景发生变化。这类摄像机在选择和应用上需关注以下几个最主要的技术参数和功能:
1、分辨率(清晰度) 表示摄像机分辨图像细节的能力,通常用电视线(TVL)表示。它取决于CCD芯片的像素数、镜头的分解力和摄像系统的带宽。黑白摄像机水平清晰度一般要选择450TVL左右的,考虑到施工等因素,系统的最终清晰度能满足我国
第40页 共57页
行业标准GB/T16676-1996中规定的380TVL。彩色摄像机水平清晰度一般要选择大于350TVL的,因为人眼对彩色难于分辨更细,这样选择也能满足GB/T16676-1996中对彩色监视系统270TVL的要求。
2、灵敏度 在镜头光圈大小一定的情况下,获取规定信号电平所需要的最低靶面照度。例如:使用F1.2的镜头,当被摄物体表面照度为0.04Lux时,摄像机输出信号的幅值为350mV,即最大幅值的50%,则称此摄像机的灵敏度为0.04Lux/F1.2。如果被摄物体表面照度再低,监视器屏幕上将是一幅很难分辨层次的灰暗图像。根据经验一般所选摄像机的灵敏度为被摄物体表面照度的1/10时较为合适。
3、信噪比即信号电压与噪声电压的比值。CCD摄像机信噪比的典型值在45~55dB之间。一般的电视监控系统中要选50dB左右的,这样不仅能满足行业标准中规定系统信噪比不小于38dB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当环境照度不足时,信噪比越高的摄像机图像就越清晰。
4.2 摄像机的架设
摄像机的光线、高度、角度、视野、距离等都对行为分析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用户在架设摄像机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4.2.1 光线的因素
在做智能视频监控时,如果光线不合适,可能使系统分不清什么是背景、什么是目标,从而有可能产生以下情况:事件不能被检测;产生误报。
光线不理想,主要有两种情况:夜晚光线不足以及强光。
图4.1和图4.2是夜晚光线不足的两个例子。
第41页 共57页
图4.1 没有人工光照 图4.2 光照不够
对于以上夜晚光线不足的情况,建议的解决办法是:选择热成像或者红外摄像机。 图4.3和图4.4是强光照射的两个例子。
第42页 共57页
图4.3 前灯 图4.4 尾灯
对于强光照射的情况,建议的解决办法是:在摄像机安装时,尽量不要对着光源。
4.2.2 摄像机高度和角度
摄像机的高度、角度将影响摄像机的视野,监控目标之间的遮挡情况以及规则设置的有效性,对监控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要在图4.5所示场景中,监控停车场里离开的车辆。
第43页 共57页
图 4.5 摄像机架设的高度和角度不合适 图 4.6 摄像机架设的高度和角度合适
图4.5中,摄像机架设存在的问题有:摄像机架设高度太低,目标遮挡太多,警戒规则难以设置,因而监控效果肯定不会很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的解决办法是:调整摄像机的高度、角度和位置,尽可能保持摄像机方向和物体移动方向成90度,尽量减少物体之间的遮挡。调整后的摄像机架设方式如图4.6所示。
第44页 共57页
4.2.3 摄像机到监控区域的距离
摄像机离监控区域的距离要合适,不能过远或者过近。距离过近的话,画面中目标过大,目标运动轨迹不清晰;距离过远,画面中目标过小,对目标的跟踪有可能会失败。因此行为分析系统要求目标大小满足以下条件:不小于5*5像素,最大不超过100*100像素。
如图4.7所示,要在该场景中监控从草坪非法闯入停机场的人或者车辆。在该图所示场景中,摄像机到监控区域——草坪与停机场分界处的距离过远,目标在监控画面中的大小过小,不利于进行智能视频监控。在这种情况下,建议的解决办法是:调整摄像机到监控区域的距离,保证目标在监控画面中的大小合适。
第45页 共57页
图 4.7摄像机到监控区域的距离过远
综合起来,用户在架设摄像机时要注意以下因素:
1 光线的影响:防止低照度导致目标对比度太低;防止强光照射导致画面发白。 2 摄像机的高度和角度:摄像机的视场是否合适,尽量减少目标之间的遮挡。
3 摄像机到监控区域的距离:是否超出摄像机的有效监控范围,目标在画面中的像素大小是否合适。
第46页 共57页
5.规则设置注意事项
规则。
合理的设置规则,对于检测效果非常重要。用户在设置新的报警规则时,可能需要经过多次的试验和测试才能确定最佳的
5.1 警戒规则的位置
警戒规则的位置要与画面边缘保持一段距离,因为行为分析系统在判断是否触发规则之前,需要一些间隔去检测运动目标。图5.1所示,警戒线的位置太靠近视频画面边缘,较合适的警戒线位置如图5.2所示。警戒区域的绘制同样遵循以上原则。
图 5.1 警戒线画的太靠近画面的边缘 图 5.2 警戒线画的位置比较合适
第47页 共57页
5.2 正确区分“出现”和“进入区域”
在警戒区域规则中,有【出现】和【进入区域】这两个事件。 【出现】与【进入区域】两者之间的区别是:
1 【进入区域】的情况是,目标的运动轨迹有一个从警戒区域外面到警戒区域里面的过程,即由外到内;而【出现】的强调的则是目标在警戒区域里面,而不关心目标是如何进入警戒区域的,有可能目标一直都在警戒区域内。
2 目标每次从警戒区域外进入警戒区域才触发一次【进入区域】报警,而只要目标在警戒区域内,就会一直触发【出现】报警。
5.3 警戒区域中报警事件类型对应的参数设置
【密度】:对应【人员密度】事件的参数,范围为1-1000。该参数含义为警戒区域内目标框总的面积大小占警戒区域面积的比例。该参数与实际意义做了1000倍的放大,如参数为300指,目标框总的面积大小占警戒区域面积的比例超过0.3时报警。
【最大奔跑距离】:对应【快速移动】事件的参数,范围为1-1000。
【持续时间】:对于【徘徊】事件,此参数的范围为5-150s,表示人在警戒区域内容许逗留的最大时间;对于【丢包捡包】和【停车】事件,此参数范围为5-50s,表示物品遗留/拿取,或者停车过多久触发报警。
5.4 尺寸过滤器设置
利用尺寸滤波器,可以排除一些噪声、无效目标等的干扰,如树叶摇晃等。在设置尺寸滤波器时,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规则所感兴趣的目标的尺寸范围,针对不同的规则设置各自的尺寸滤波器,以提高检测的性能。
第48页 共57页
5.5 算法关键参数设置
在绝大多数场景(环境)下,算法里面的一些参数都是合适的,不需要进行调整。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对比度较低的环境下,可能需要通过调节算法的关键参数来提升行为分析的性能。
如图5.3所示的场景中,要监测横穿铁轨的行人。由于画面对比度较低,如果按照缺省的设置,很有可能检测不到目标。于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算法关键参数进行一些调整,进而使分析系统能够检测到低对比度的目标。
图5.3 低对比度条件下的监控
用户在调整算法关键参数时,可以对照算法关键参数表(表5.1)进行设置。
第49页 共57页
表 5.1 算法关键参数表
参数序号
0
含义
前景目标检测灵敏度参数,控制IVS库检测前景目标的灵敏度。灵敏度越高,输入视频中运动目标越容易被检测出。当输入视频光照条件较差,对比度较低时,应提高灵敏度, 避免运动目标的漏检;当输入视频中存在较多的光影变化时,例如白天室外场景,应该降低灵敏度以减少光影变化带来的误检。
背景更新速度控制参数,调节IVS库中背景模型的更新速度。调节该参数可以控制图像中静止前景目标融入背景的速度,当前景目标融入背景以后,目标对应的目标框会消失,该目标将被作为背景的一部分。更新速度越快目标融入背景的时间越短。
场景变化触发控制参数,当输入图像中前景目标面积在输入图像中所占比例大于该参数设置值时,触发场景变化信号以调节IVS库中相应的算法参数,例如提高背景更新速度。
保留参数 车头灯抑制功能开关量,夜晚车辆的车头灯光照会对目标检测造成很大的干扰,开启这个开关量可以减少车头灯光照带来的影响。
缺省值
3
取值范围
参数共有5级,1级灵敏度最低,5级最高。
1 1
背景更新速度控制参数共有5级,级别1速度最慢,5级速度最快。
2 4
场景变换前景比例参数共有5级,级别1对应的前景比例最低,5级最高。
TRUE代表开启, FALSE代表关闭。
3 4
FALSE
第50页 共57页
前景目标大小过滤参数,当输入图像中的前景目标小于该参数设置的大小时,IVS库将不对该目标进行跟踪,分类以及行为分析。
目标生成速度控制参数,该参数控制目标在图像中出现到IVS库开始对其进行分析的时间间隔。在某些存在大量扰动的场景中,应降低目标的生成速度,避免IVS库对短时出现扰动目标进行分析而带来的误报。在某些目标高速运动的场景中应提高目标的生成速度,避免由于目标生成速度过慢而造成的漏报。
控制IVS库对消失目标(被遮挡或离开画面)的保留时长, 当目标消失时间大于该参数设置值时,IVS库将删除该目标,不再对其进行跟踪和相应的分析。在存在遮挡物的场景中,目标在运动过程中会被遮挡,此时应该提高消失目标的保留时间,避免目标在被遮挡后马上被删除。 保留参数 保留参数
重复运动抑制参数。
1
前景目标大小过滤参数共有5级, 1级过滤的目标大小最小, 5级最大。
目标生成速度参数共有5级,1级生成速度最慢,5级最快。
5
6
4
7
4
参数共有5级,1级时间最短, 5级最长。
8 9 10
1
参数共5级,级别越高对重复运动的抑制效果越好。默认为1级
用户如果利用设置的规则,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那么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分析问题: 1
调整摄像机的架设
第51页 共57页
如果当前摄像机的架设不是很合理的话,适当的调整摄像机的高度或者角度或许能改善检测的效果。 2
调整或者修改规则
究竟是应该设置警戒线还是警戒区域,警戒线或者警戒区域画的位置是否合适,规则是选择“进入”还是“出现”,报警事件对应的参数设置是否合理。
3
设置尺寸滤波器
针对特定的场景和特定的规则,设置合理的尺寸滤波器将能提升检测的性能。 4
设置算法关键参数
在一些特殊场景下,修改算法的关键参数将可能得到更好的检测效果。但用户在参数修改时,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这样做会导致性能上的折衷(比如得到更高的灵敏度的同时将可能产生更多的误报)。
第52页 共57页
6.现场调试/维护
6.1 常见故障排除
1.不能添加设备
¾ ¾ ¾ ¾
检查智能DVS供电是否正常 检查智能DVS网络是否连接正常 检查IP地址是否重复
客户端IP与设备IP是否在同一网段
2.无法接收报警
¾ ¾ ¾ ¾ ¾ ¾
检查智能DVS是否处于布防状态 检查对应的报警规则是否已激活 检查布防时间是否设置正确
检查联动方式是否设置正确,【上传中心】要勾上 检查规则是否设置正确
检查是否设置了不合理的尺寸滤波器
3.不能显示目标框和轨迹。
¾ ¾
检查监控画面质量是否较差
检查【上传轨迹】是否勾上(图4.8中),没勾上的话勾上。
第53页 共57页
¾ 检查联动方式是否设置正确,【上传中心】要勾上。
6.2 远程升级
在进行远程升级前,用户可以向工作人员索取最新的智能DVS升级包。
如图6.1所示,选择要升级的设备,点击右键,选择【远程配置】,将弹出远程配置界面,如图6.2所示。在远程配置界面中选择【服务器参数】选项卡,可以看到智能DVS当前的版本。
第54页 共57页
图 6.1 启动远程配置
第55页 共57页
当前版本信息
图 6.2 远程配置界面
如图6.3所示,选择【其它功能】选项卡,点击【浏览】,打开升级包文件 digicap,点击 【升级】。升级成功后,将提示。 点击【重新启动】,升级完成。
第56页 共57页
图 6.3 远程升级
第57页 共5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