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卷第4期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 Vo1.30 No.4 2010年lO月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Clothing Technology Oct.2010 氯化1一甲基一3一(2一甲基烯丙基)咪唑的 合成工艺条件优化及动力学研究 杜一松,李秀艳一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 北京市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摘 要: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氯化1一甲基一3一(2一甲基烯丙基)咪唑[(MA)MIM]cl合成过程的 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较优条件为:n(2一甲基烯丙基氯):n(N.甲基咪唑)=1.4:1,反应温度8O℃, 反应时间3 h.研究了[(MA)MIM]cl合成反应的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在均相条件下,此合成反 应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拟合出了动力学方程,其指前因子A=1.166×10 mol・g・min,活化能 Ea=75.58 kJ/tool,为设计合成反应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离子液体;正交试验;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TQ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564(2010)O4—0024—08 化学工业离不开化学溶剂,但常规的化学溶剂多具有挥发性,具有有毒有害、污染环境和 不易保存的缺点.随着清洁生产概念的捉 ,学术 和工业界都在寻找有害溶剂的替代品. 由烷基吡啶、咪唑等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季胺盐 金属卤化物构成的常温离子液体作为清洁、绿 色的溶剂和反应介质正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关于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较多,但对其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和动力学的研究 还很不完善,研究种类相对较少.周雅文、邓宇 等对氯化1-烯丙基一3一甲基咪唑的合成做了 工艺条件优化.Bowing A G,Andreas J 对BMIMCL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作了均相和非均相的 动力学研究.王亮、吴波 等利用莫尔沉淀滴定法对BMIMCL作了均相和非均相的动力学研 究.本文采用均相法,以Ⅳ.甲基咪唑和2一甲基烯丙基氯为原料,制备了[(MA)MIM]cl,考察 了温度、投料比和反应时间等参数对转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其合成工艺条件;利 用氯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产物中氯离子浓度的方法进行了动力学研究 ,并对反应速率常数进 行了讨论,为设计合成反应器奠定了基础. 收稿日期:2010—06—30 基金项目:北京市服装材料与纤维开发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2008ZK-08),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深入 计划 作者简介:杜一松(1986一),男,2008级硕士研究生 {通讯联系人E-mail:li_xyan02@sina.COIIl 第4期 杜一松等:氯化1一甲基一3一(2-甲基烯丙基)咪唑的合成工艺条件优化及动力学研究 1 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1)仪器:DF.101S集热式恒温磁力加热搅拌器,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RE一52A旋转 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DZF-6050型真空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核磁共振仪 (Bruker 500),红外光谱仪(Nicolet.X700),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HS-3C精密PH计,I. 雷磁 仪器厂;氯离子选择性电极,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双液接饱和甘汞电极,上海精密科学 仪器有限公司. 2)药品:Ⅳ一甲基咪唑(化学纯),浙江省临海市凯乐化工厂;甲基烯丙基氯(化学纯),创奇 试剂有限公司. 1.2离子液体[【MA)MIM]CI的合成 在配有温度计和冷凝管的10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配比的Ⅳ一甲基咪唑和2一甲基烯丙 基氯;在电动搅拌、一定温度油浴中加热回流,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 黄色,黏度逐渐加大;当回流液滴很少,可认为反应基本完毕.用旋转蒸发仪去除过量2一甲基 烯丙基氯,冷却后用苯作为萃取剂,强烈搅拌去除可能剩余的Ⅳ一甲基咪唑,得到淡黄色水溶性 [MA]MIMIC1. 1.3 离子液体[(MA)MIM]Cl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 研究了原料物质的量比(n(2-甲基烯丙基氯)/n(Ⅳ一甲基咪唑)分别为1.0:1、1.2:1、1.4: 1、1.6:1、1.8:1)、反应温度(60℃、70℃、80℃、9O℃、100℃)、反应时间(1 h、2 h、3 h、4 h、5 h) 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 1.4离子液体[(MA)MIM]Cl的合成动力学研究 1.4.1 氯离子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1)氯离子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 吸取1.00 mol/L氯离子标准溶液10.00 mL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 剂TISAB(由NaNO,与HNO 组成,pH值为2~3)10 mL,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溶液 的p =1.吸取Pa=1的溶液10.00 mL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TISAB 9 mL,用蒸馏水 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溶液Pa=2.用同样的方法依次配制P =3,P =4,P =5的溶液. 2)氯离子系列标准溶液平衡电动势的测定 将氯离子系列标准溶液由稀到浓逐个转人小烧杯中,将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浸入被测溶 液中,磁力搅拌下读数,这时LED屏显示值即为被测液的电动势值.测得不同浓度标准液电 位差数据,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1.4.2均相合成[(MA)MIM]c1过程中电动势的测定 在配有温度计、电动搅拌器和冷凝管的10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8.21 g N一甲基咪唑和 9.055 g的甲基烯丙基氯(物质的量1:1),并加人83.25 mL的乙醇作溶剂,设置反应温度分别 为40℃、50℃、60℃、70℃、8O℃.在每一个反应温度下,每30 min吸取试样0.5 mL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5 mL TISAB,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根据电位滴定法,测定其电位值 ,跟踪 26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反应进程. 1.5离子液体[(MA)MIM]Cl的结构鉴定 利用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仪对离子液体进行结构鉴定 2结果与讨论 以Ⅳ一甲基咪唑和2一甲基烯丙基氯作为原料,制备[(MA)MIM]c1离子液体,化学反应式 如下: N RN\+c]H2=C风c 一 cH3I-CH2CI一 (cH2=c-:H. cl ̄2 V\(:H l2.1 红外光谱和核磁表征 分别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仪和核磁共振实验仪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见图1、2 3H (MA)MIM JC1 3 H 3H 1H 1H j 1H【i.I H J4 { J 10.5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图1 [(MA)MIM]cI的红外光谱图 图2[(MA)MIM]cl的核磁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3 370 cm 处为N—H伸缩振动峰;3 040 cm 处为C—c—H的伸缩 振动峰,2 854 cm 处为饱和c—H的伸缩振动峰,即一cH 和一cH一中的c—H伸缩振动峰; 1 660 cm。处为C—c伸缩振动峰;1 560 cm 处为C—N伸缩振动峰;1 500 cm 之后的指纹 区未作分析.通过红外分析确定其官能团与目的产物一致. 对应图2和图3可以看出,[(MA)MIM]cl ④④ 的1 H—NMR图谱中,位于6=3.45、1.65和 4.92的3组峰分别对应于2.甲基烯丙基上①、 / \ ②、③位的氢原子,出现在 =4.04位置上的单 H3C⑦"CH2—0 cHz ④ o H.① 峰对应于一NCH 上的H原子,而 =7.32和 ⑦ 7.66位置上的单峰对应于⑤、⑥位上的氢原 图3 ¨MA)MIM1Cl的化学结构 子,艿=10.46处的单峰则是由⑦位上的氢原子 产生的.因此,可以判断合成反应产物为预期结构的离子液体[(MA)MIM]c1 第4期 杜一松等:氯化1-甲基一3一(2-甲基烯丙基)咪唑的合成工艺条件优化及动力学研究 27 2.2 [(MA)MIM]cl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 合成反应过程中原料的配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是影响反应产率的重要因素.为了得 到收率最高时的最佳合成工艺参数,以收率作为考察指标,按照正交试验设计法,设计了L。 (3 )正交试验研究了各因素对产率的影响. 2.2.1单因素实验 2.2.1.1原料物质的量比对[(MA)MIM]Cl收率的影响 固定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60℃,研究原 料2一甲基烯丙基氯(A)和Ⅳ一甲基咪唑(B)不同 物质的量比对收率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当n :n <1.4时,随着 旃 二者比例的增加,收率逐渐增加,但当n .n > 1.4时,随着物质的量比增加,收率逐渐降低. 由于投料比逐渐增大,反应有利于提高Ⅳ.甲基 咪唑的选择性,收率越来越高.达到最佳投料 比后,由于甲基烯丙基氯自身活性较高,副产物 图4 2-甲基烯丙基氯和Ⅳ-甲基咪唑不同物质的 逐渐增多,反应收率开始下降. 量比对收率的影响 2.2.1.2反应温度对[(MA)MIM]cl收率的影响 n =1.4:1,固定反应时间5 h,研究不同温度对收率的影响,结果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随温度升高,收率逐渐增加,70℃左右达到最高,随后随温度增加,收率 逐渐下降.该反应是正向放热的可逆反应,反应初始温度较低时,升高温度对平衡常数的降低 不明显,此时动力学影响是主要的,即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大;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 平衡常数下降明显,热力学平衡因素变成主要影响因素,温度增加会抑制正反应速率. 2.2.1.3反应时问对[(MA)MIM]Cl收率的影响 n(2一甲基烯丙基氯):n(Ⅳ一甲基咪唑)=1.4:1,反应温度60℃,研究不同反应时间对收率 的影响,结果如图6所示. 斟 图5反应温度对[(MA JMIM]cl收率的影响 图6反应时间对[(MA JMIM]cI收率的影响 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收率呈上升趋势,超过3 h后收率增加幅度减小, 反应时间增长,收率趋于稳定. 28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 水平 n(2一甲基烯丙基氯):n(N一甲基咪唑) 反应温度/ ̄C 反应时间/h 由表2的极差R可知,上述3个因素对[(MA)MIM]cl收率的影响顺序为:原料配比>反 应时间>温度.4号实验收率94.4%为最高,通过直观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A:B。C:,即/7, (2一甲基烯丙基氯):n(N一甲基咪唑)=1.4:1,反应温度8O℃,反应时间3 h.在最优工艺条件 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见表3. 表3最优工艺条件下的验证实验 由表3可知,最优工艺条件下[(MA)MIM]cl的收率稳定在94.92%左右 第4期 杜一松等:氯化1一甲基一3一(2一甲基烯丙基)咪唑的合成工艺条件优化及动力学研究 29 将P 对E作图,进行曲线拟合得标准线性方程:Y=12.4—45.5 . 2.3.2动力学方程 采用电位滴定法,得到不同温度下反应时问和产物浓度的关系,如图8所示 图7 pCl一和E的关系曲线 图8不同温度下反应时间和产物浓度的关系 若液相中反应物组分A和B的浓度分别用[A]、[ ],而生成物C的浓度用[C]表示,则 反应:A+B—c的速率方程为: r=一d[A]/dt=一d[ ]Idt=d[C]/dt 假设反应对A和B物质均为一级,反应的总级数为二,比例系数k是这一反应的速度常 数.设在时间t时反应物A的浓度为C ,则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 r=一CAIdt=kCACB. 由于加人的反应物浓度相同,故方程可以写作: r=一CA/dt= ci. 将速率方程积分可得动力学方程: dc一 =fo , :CA 一 C“ kf, ‘’ (1) 一 方程(1)中CAo为反应物初始浓度,c 为t时刻反应物浓度,k为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反应速 率常数k由I/C—t作图求斜率得到,结果如图9所示. 去一C CA A去= C 1 . (、 2) 从图9可以看出,将I/C对t作图得一条直线,由此可知反应的分级数为1,总级数为2, 3O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 k 3.40×10一 8.22×10一 1.60×10一 3.30 x 10一 6.34×10一 E 为阿累尼乌斯活化能或反应活化能,A为指前因子,k为速率常数.对大多数反应,反 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阿累尼乌斯经验方程来表示: k=Ae一 8 . 将k对I/T进行曲线拟合得到速率常数和1/T的关系曲线,如图10所示. T-t/(K‘×10一 ) 图9 I/C和t的关系曲线 图10速率常数和1/T的关系曲线 由图中拟合曲线可知R/E =0.000 Il,A=1.166 x 108 tool・g・rain,故活化能E =75.581 kJ/mo1.由此可以得到合成[(MA)MIM]cl的动力学方程模型为: r=(1.166-4-1.34)×108exp(一75 581/RT)CACB. 3 结 论 1)利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MA)M1M]Cf合成反应中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 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优工艺条件为:n(2.甲基烯丙基氯):n(N一甲基 咪唑)=1.4:1,反应温度为8O℃,反应时间为3 h.此条件的确立对于规模化反应器的设计非 常重要. 2)由Ⅳ一甲基咪唑与2一甲基烯丙基氯合成[(MA)MIM]cl的反应,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方程为r=(1.166±1.34)×108exp(一75 581/RT)C C ,拟合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 参 考 文 献 [1]周雅文,邓宇,韩德新.氯代1一烯丙基一3-甲基眯唑离子液体的合成[J].化工科技,2009,17(3):9—12. [2]BOWING A G,ANDREAS J.Kinetics of single and two—phased synthesis of the ionic liquid 1・butyl一3-methylimidaz01ium chlo. ride[J].Greenchemistry,2005(7):230—235. [3]王亮,吴波,朱方亮,等.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I)的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J].合成技术及应用,2009,24 (1):17—20. [4]杨许召,李刚森,石莹莹.甲基咪唑季铵化反应动力学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07,37(4):235—237. 第4期 杜一松等:氯化1.甲基一3一(2.甲基烯丙基)咪唑的合成工艺条件优化及动力学研究 31 [5]于长珍,杨春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磁性材料中微量氯离子[J].冶金分析,2009,29(9):66—68 Optimal Conditions and Kinetics Study in Synthesis of 1-Methyl-3-(2-Methyl ally1)Imidazolium Chloride DU Yi—song,LI Xiu—ya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Beijing 100029,China;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clothing Materials R&D and Assessment,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The synthesis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by single factor synthesis experiments and orthog・ onal tests.The optimum synthesis conditions of[(MA)MIM]C1 are as the following:the ratio of 2- methylallyl chloride to N-methylimidazole is 1.4:1,reaction time is 3 h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80 oC.Then the kinetics model of[(MA)MIM]C1 synthesis was obtained,it was found that sec— ond—order rate model could be utilized to characterize the reaction product in homogeneous condi—・ tions.The kinetic equation with A=1.166×10 mol・g・min and E =75.58 kJ/mol was in agree— 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 Key words:ionic liquid;orthogonal tests;reaction kinetics (上接第23页) Synthesis of the Formaldehyde-free 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 for Cotton Fabric and Its Finishing Process ZHANG Ya—guang,LI Wen—xia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Engineering,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The hydroxyl organophosph0rus oligomer flame retardant was synthesized by phosphorous acid and ethylene glyco1.The flame—retardant finishing system was constituted with flame—retardant, crosslinking agent BTCA and catalyst sodium hypophosphite.The formaldehyde-free cotton fabrics was produced.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did not need special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The amount of flame retardant,crosslinking agent,cur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the flame—retardant effect wa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By analysing the thermal decomposing weight of cotton fabrics,it was found that the flame retardant could greatly reduce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of cot- ton fabrics.At the same time,the flame retardant has a certain durability and could meet the various ields of textifle flame retardant.When the usage of retardant is 400 g/L,the usage of crosslinking a— gent is 80 g/L,curing temperature is 1 80℃and curing time is 3 min,the damage length of fabric is 1 2.3 cm,which has a good antilammabilitfy and durability. Key words:formaldehyde—free;flame retardant;cotton fabrics;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