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来源:爱够旅游网


《绘画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绘画基础 课程代码: 总 学 时:68学时 适用专业:动画艺术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分院

一、讲课内容

设计基础概念 超越想象 直觉 体验

解析与过程 想象 选择

发现与创造 元素与形态

形与结构的元素 自然形态 结构与动作

内部造型及单元形 自然物解析 肌理与形态 抽象与符号 人工形态解析 从平面到立体 从形态到表现 图形与语义 问的意义 无界域阅读 相拟性

图形与生活主角 图形与气质 传达的层面 传统元素 图形的语言 反常与另类 细节与方位 内省与推广 创意的动机 学会自省 概念契机

意念的外化 传达与推广 材料实验 灵动的启示 历史的缩写 视觉与触觉 发现的意义 课题的构架 物化与概念 包容与结构 感受与内化 伸出的手 意象与空间 意义的空间 符号与空间结构 文字的意象 意象与视觉

空间感受中的符号性 文字空间设计

东西方古文字空间案例 空间虚似设计

舞台为主题的意义空间 城市记忆与空间形态 综合体验 书中梦游 目标与意义 置身于环境 追求原创的语汇 学习合作 设计思维 草图的轨迹 流畅与通变 大象无形 心动与意动 思维与彼岸

二、实践内容

1.1 实践意义

《绘画基础实验教程》重点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所沿用的传统造型科目(素描、色彩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后形成的“三大构成”等)的教学目标、方法、步骤、要求、组织程序进行全面的审视与探讨,并从体例、内容、观念以及示范作品的形式上对原有的课程内容有了较大的突破,分为基础概念、元素与形态、图形与语意、内省与推广、材料实验、意象与空间、综合体验、设计思维等八个部分,涉及设计认识基础、图形创意基础、材料运用基础、空间设计基础以及设计思维基础等方面,打破了先素描后色彩,先写实后构成的框架,

主张造型能力与创意能力并举,技巧训练与思维开发并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初步形成具有新的教学特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

《绘画基础实验教程》可供高等学校本科艺术设计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成人教育、专升本教育及广大美术爱好者使用。 1.2 实践目的

通过综合实践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 ( 1 )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 2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岗位群所需要的设计制作技能。

( 3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专业知识的能力。 ( 4 )培养学生的设计表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3 实践要求

1、要求创意新颖,主题明确,黑白灰关系处理得当,色彩关系运用准确,图形含义表

达清晰,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深刻的图形内涵。

2、实践过程中既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3、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严密、严谨的科学态度,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实践任务。要求独立完成规定的实训内容,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或拷贝他人的网页或其他内容。

4、小组成员之间,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密切合作,培养良好的互助、协作精神。 5、实践期间,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得迟到、早退、旷课。

1.4 实践项目名称: 设计基础概念 元素与形态 图形与语义 内省与推广 材料实验 意象与空间 综合体验 设计思维

实践类型:应用技能

主要设备和工具:素描纸、画板、铅笔、电脑

要求:联想丰富、创意新颖、意识流联想、主题明确、表达技法恰当协调。 分组形式: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或小组进行

教学大纲说明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属专业必修课,是职业技能课,绘画基础是动画艺术设计专业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绘画基础》课程是探讨如何运用图形造型能力和图形设计能力表达艺术思维,并完成新颖、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深刻内涵的动画。

《绘画基础》课程是通过相关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图形造型的形式美和动画的形式美法则,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思维的跳跃感与严谨性,做到同一个想法通过不同的载体、不同的表现方法、不同的图形调整准确地传达图形所表达的信息。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以下方面得到培养:

(1)对事物的观察力与记忆力,以及对物体进行系统、连贯思维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较深入细致地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运用发散思维、

逆向思维、收敛思维等多种创造性思维方法展开多条设计思路,寻找多种构思方案。 (3)对图形的准确刻画、概括加工、提炼升华以及元素替换的能力。 (4)必须掌握绘画基础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大纲内容要求在68学时内实施完成。 (2)本课程必须安排一天时间(4课时)进行。

(3)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每天的练习课题在课堂上独立完成。 (4)及时讲评学生作业。

(5)按照大纲中课程的整体结构进行授课,局部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用难度相当的主题进行替换。

三、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该课程主要前导课程:绘画基础 该课程也是一门必修的专业课。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分析阐述了绘画基础作为视觉传达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特点,从而系统、全面的介绍了绘画基础的创作要素及创作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如下: 设计基础概念

重点:超越想象、直觉、体验、解析与过程 难点:想象 选择

发现与创造 元素与形态

重点:形与结构的元素、自然形态、结构与动作、内部造型及单元形、自然物解析 难点:肌理与形态、抽象与符号、人工形态解析、从平面到立体、从形态到表现 图形与语义

重点:问的意义、无界域阅读、相拟性、图形与生活主角、图形与气质、传达的层面 难点:传统元素、图形的语言、反常与另类、细节与方位

内省与推广

重点:创意的动机、学会自省、概念契机 难点:意念的外化、传达与推广 材料实验

重点:灵动的启示、历史的缩写、视觉与触觉、发现的意义、课题的构架 难点:物化与概念、包容与结构、感受与内化、伸出的手 意象与空间

重点:意义的空间、符号与空间结构、文字的意象、意象与视觉、空间感受中的符号性 难点:文字空间设计、东西方古文字空间案例、空间虚似设计、舞台为主题的意义空间 城市记忆与空间形态 综合体验

重点:书中梦游、目标与意义、置身于环境 难点:追求原创的语汇、学习合作 设计思维

重点:草图的轨迹、流畅与通变

难点:大象无形、心动与意动、思维与彼岸

五、学时分配建议

内 学 容 2 3 5 4 2 5 4 3 合计 28 2 7 8 4 4 5 5 5 40 4 10 13 8 6 10 9 8 68 环 时 节 讲课学时 实践学时 小计 设计基础概念 元素与形态 图形与语义 内省与推广 材料实验 意象与空间 综合体验 设计思维 六、选用教材: 《设计素描教学》 林家阳著 东方出版中心

七、主要参考书目: 八、考核方式与考试内容

考核方式: 随堂考试

考核内容与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