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4・I 床研究・ 为(1.2土0.2)L、 (1.2士0.3)L,治疗后分别为(1.2士0.1)L、 (1.5 ±0.1)L}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治疗前的PEF分别为(117.4±12.0) LPM、 (108.5±9.6)LPM;治疗后分别为(132.3士11.5)LPM、 (146.1±10.4)LPM。 November 201 4,Vo1.1 2,No.33 道平滑肌上的白三烯受体进行选择性的作用,有效阻断白三烯与其受 体结合,从而使气遭狭窄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对过敏原造成的气道 高反应性进行有效的抑制,将起到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减轻到最低限 度,最终达到改善支气管痉挛的目的 。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本 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IgE和CysLts水平、FEV1和 PEF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复发 2.3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88.6%,对照组仅为68.2%,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 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尸<O.05)。其中对照组显效为21 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说明普米克气 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 对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并降低患儿的复发率,临床效果良好,值得 例(47.7%),有效为9例(20.5%),无效为14例(31.8%),总 有效为3O例(68.2%);观察组显效为28例(63.6%),有效为11例 (25.O%),无效为5例(11.4%),总有效为39例(88.6%)。 推广。 3讨论 参考文献 小儿哮喘是小儿呼吸系统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临床症状和体 [1] 刘麒彦孙根林.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儿童中重度哮 征是咳嗽、喘息等,对患儿的生长发育等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小 喘的疗效观察[J].JL科药学杂志,2009,15(6):27-29. 儿哮喘可长期反复发作,增加患儿气道的反应性,使气道变得狭窄, [2 李昌崇,2]李孟荣,罗运春,等普米克喘乐宁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疗 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 效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14(10):620. 成严重的威胁 】。对小儿哮喘进行有效的治疗能够对患儿的预后进行 【3】 张玉和,杨海明,周春菊孟鲁司特钠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110例疗 有效的改善,从而促进患儿生存质量的显著提升。普米克气雾剂属于 效及痰液中性粒细胞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9):1159—1160. 新一代表面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局部抗炎作用,能够对支气管痉 【4】李莉.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效果观察【J】. 挛进行有效的抑制 】;孟鲁斯特属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够对气 临床误诊误治,2009,22(2):40—41.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价值分析 钟姝涵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惠州516001) 【摘要】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与酚妥拉明联合用于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感染 性休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惠者给予去甲肾上腺素联合酚妥拉明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多巴胺联合酚 妥拉明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24 h后血乳酸水平及sI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MAP、CVP、SCVO2均较对照组显著 提高 <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感染性休克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组织缺血、氧代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感染性休克;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4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33-0134-02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严重感染,当严重感染并发循环功 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以 能衰竭时,即为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是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 及血乳酸水平,监测患者的休克指数(sI)。 原因之一,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调节异常有关。故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以( 早期治疗除积极抗感染、控制病因及扩容等处理外,还应合理应用血 :5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经舛佥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管活性药物Ⅲ。我院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去 2结果 甲肾上腺素与酚妥拉明治疗,获得了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治疗24 h后,观察组的SVP、MAP及ScvO 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1资料与方法 sI及血乳酸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见表1。 1.1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感 3讨论 染性休克患者108例,均符合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 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是导致[CU患者死亡的主 62例,女46例,年龄18-65岁,平均为(45.6土5.4)岁。原发病:21 要原因。感染性休克病情危急,且进展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发生单个 例心血管疾病,29例腹腔感染,15例胰腺炎,34例胃穿孔及肠梗阻, 甚至是多个器官功能障碍、衰竭。多种病原微生物以及其毒索的作用 9例其他。患者家属均自愿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 导致患者发生循环功能障碍等系列综合征,引起代谢紊乱、组织缺 理委员会批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两组年龄、 氧、细胞损害甚至是器官功能衰竭等口】。血流动力学紊乱是感染性休 性别及原发病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克最突出的表现。故治疗感染性休克应强调血流动力学支持,以改善 1.2方法:两组均予以常规扩容、抗感染、对症治疗等。观察组患者予 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以及器官灌注,并逆转器官功能损害。临床对 以去甲肾上腺素0.05-0.50 g/kg+50 mL生理盐水缓慢滴注,并予以相同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多是应用抗生素、积极进行体液复苏以及应用血管 剂量的酚妥拉明进行缓慢滴注。对照组患者予以多巴胺3 mg/kg+50 mL生 活性药物等。多巴胺是临床常用治疗休克以及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 理盐水以l~15“g/(k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泵注,并予以酚妥拉明 物,但实践表明,有部分患者应用多巴胺治疗无明显效果 】。 O.5~1.0 mg/kg+10 mL 10%的葡萄糖溶液缓慢滴注。 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正性肌力和血管收缩药物,与多巴胺通过增 1.3观察指标:观察和记录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24 h患者的平均动脉 加每搏量以及心率而提高MAP的作用机制不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 2014年11月第12卷第33期 ・临床研究・135 表1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E ̄s) 通过促进血管收缩而提高MAP,迅速改善氧代谢并逆转血流动力学异 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组织缺血、氧代谢,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值 常。故可避免多巴胺因每搏量及心率增加引起受体兴奋而导致心肌做 得推广应用。 功增加、心肌损伤加重以及组织缺氧缺血加重等弊端 。】。酚妥拉明是 参考文献 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外周血管阻力,从而增加组织 [1J刘波,平虎.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比较研究 血容量以及血流量,快速改善患者的心脏以及脑血流灌注 】。本研究 [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4,20(1):30—31. 中,观察组在常规扩容、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去甲肾上 [2]赵阳,王倩,臧彬,等.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 腺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并以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作为对照,结果显 比较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6):679—685. 示,虽然两组治疗后血乳酸水平及sI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 [33] 刘成芳,邹依然.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 显著大于对照组f两组治疗后MAP、CVP及Scv02均显著提高,但观 及预后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19):2269—2270. 察组升高更为显著。 [4】唐艺菱.酚妥拉明、多巴胺、硫酸镁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 综上所述,去甲肾上腺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显 衰竭[J]冲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8):1127—1129. 急性菌痢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思密达治疗的效果观察 牛丽珠 李佳和 (吉林省前卫医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目的对急性茵痢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思密达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急性茵痢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分析,并 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思密达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均为34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 治疗总有效率、发热消退时间、大便转至正常时间和治疗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12%、发热消退时间为(1.01 士0.21)d、大便转至正常时间为(1.11±0.41)d、治疗时间为(3.22土1.O1)d同对照组患者的76.47%、(2.43±0.87)d、(3.84±0.96)d 和(6.85±1.22)d相比,,<O.O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思密达在治疗急性茵痢疾病临床上具有良好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急性茵痢;左氧氟沙星;思密达;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8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33-0135-02 急性菌痢疾病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属于一种志贺菌属感染产生 次左氧氟沙星治疗之外,每天口服3次思密达,3.O克/次。 的肠道传染病,具有较高发病率,在一定程度上威胁患者健康,严重 1.3疗效判定 】。显效: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大便性状转为正 时威胁患者生命。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为进一步了解分析急性 常,每天大便次数≤2次,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消失或是基本消 菌痢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思密达治疗的效果,特从我院急性菌痢患者 失;有效: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大便性状好转,每天大便次数 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2次,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得到改善;无效:指患者实施临床治 1资料与方法 疗后,其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没有改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68例急性 率+显效率。 菌痢患者,均符合WHO关于急性菌痢疾病相关诊断标准。并按照患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发热消退时间、大便转至正常时间和治 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男24例, 疗时问。 女lO例;患者年龄为17 ̄60岁,平均年龄(38.86±1.16)岁;患者病 1.5统计学处理: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 程为4 ̄25 h,平均病程(14.51士1.23)hI对照组34例,男23例,女11 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单位为( ±s), 例;患者年龄为18-59岁,平均年龄(39.41土1.21)岁;患者病程为 不同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差异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 5~26 h,平均病程(15.03土1.04)h。对68例急性菌痢患者的基本资料 统计学处理方法为 检验法,如果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P<o.05,说 进行对比,P>O.05,具可比性。 明二者间的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1.2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68例急性菌痢患者入院后,均采用控制饮 2结果 食、镇吐、解痉、补液和止痛等治疗方法进行对症治疗,在此基础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 高达94.12%(32/34),其中,25例为显效,占73.53%,7例为有效, 星联合思密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发热消退时 占20.59%,2例为无效,占5.88%;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 间、大便转至正常时间和治疗时间。 t 76.47%(26/34),其中,15例为显效,占44.12%,11例为有效,占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患者每日口服2次左氧氟沙 32.35%,8例为无效,占23.53%。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 星,0.2克/次。 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O.05。 1.2.2治疗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思密达治疗,患者除每天口服2 2.2对比两组患者发热消退时间、大便转至正常时间和治疗时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