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理工科本科生产实习若干问题的探讨

来源:爱够旅游网
2010年第17期(总第105期) 中国讥代黼装各 高校理工科本科生产实习若干问题的探讨 林雪彬邹峥 集美大学福建厦门361021 摘 要:针对目前高校理工科学生生产实习中存在实习团队规模过大、实习经费紧张、校外实习基地不稳定、实习时间短 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实习基地建设、改革实习模式、加强实习教师的培训等办法来提高生产实习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产实习;实习问题;教学改革 生产实习是理工科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非常重 时间一般是4周或更长,这对熟悉和掌握一套完整的 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实习不仅可以为后续课程的 工艺是有时间保证的。但是在目前的实习现状下,由 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 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实习经费不足、企业只允 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综合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适 许进行参观实习等,导致在校外生产实习的时间通常 应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 较短,甚至只有1周左右的时间,这样很难达到生产 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工程实 实习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对生产工艺及设 践能力。目前,大学理工科学生在生产实习中还存在 备印象不深、对原理了解不透,无法将知识体系与实 不少问题。例如,实习人数多、经费少、时间短、形 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式化,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实习目的。因此如何搞好 4.生产实习经费紧张 生产实习,提高人才质量以适应市场的需要是一个迫 每个学生的生产实习费用多年一直不变,交给企 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更好地开展生产实习作一 业的实习经费过低,相反随着经济的增长,企业在不 初浅的探讨。 同程度地提高实习收费标准,实习经费的投入远远滞 后于企业收费的增长速度,有限的实习经费对企业来 一、生产实习现况及存在问题 讲没有多大实际意义。这也影响了实习地点的选择和 1.实习团队规模过大 实习单位的选择与联系。 由于扩招,导致大多数原有的定点实习单位难以 5.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下子接收太多学生。实习过程通常成了走马观花, 指导教师的素质对整个生产实习起着主导作用, 学生们因此也丧失了热情,把生产实习作为一种形式 学生在生产实习中是否有所收获、收获大小,在很大 和负担,直接导致实习报告互相抄袭,质量难以保 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由于各种原 证,达不到生产实习教学的目的。 因,不少年轻教师刚参加工作,缺乏实践经验,就被 2.接收生产实习的单位热情不高 安排指导学生生产实习,因此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重点考虑经济效益和安 致实习效果不佳。 全风险,对于接待高校学生生产实习往往不感兴趣, 校外实习很难得到企业的接纳和配合,有时只接待参 二、解决生产实习存在问题的途径 观实习,不愿意接待生产实习,使生产实习变味,达 1.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 不到预期的效果。 对理工科专业来说,实习基地是重要的教学场 3.校外生产实习时间短 所,基地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生产实习教学的 作为理工科专业,在实践教学计划中,生产实习 质量。稳定的实习基地是解决实习人数多、实习时间 短等实习问题的根本。实习基地包括校外实习基地、 收稿日期:2010—03—23 校内实习基地。 作者简介:林雪彬,硕士,讲师。邹峥,副教授。 (1)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一、 口3口。 中国砚戒救有蒙各 生产实习一般选择在与之对应的相关企业进行。 2010年第l7期(总第105期) 原因。从而激发学生对实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有效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2.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建设好实习基地并使其相对稳定,加强校、企的 合作与交流是关键。 ①学校应鼓励一线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特别要鼓 励教师和企业进行合作,进行横向课题研究,为企业 解决一些实际生产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理工科专业的生产实习往 往由青年老师带队。而青年指导教师一般没有长期深 入生产一线的机会,缺乏实践经验,工程实践能力薄 弱,指导学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有必要请专业基 础扎实的教师对其进行专门的工程技术培训,充分发 挥有经验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以便提高青年教师 ②每次生产实习后,要引导学生归纳企业在生产 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由教师指导后作为毕业 设计论文的题目,之后学生毕业设计的结果免费提供 给企业参考,长而久之,企业必定乐于接受学生进行 实习。 ③加强宣传,吸收校外企业和学校进行联合办学, 学校相关部门与企业签订协议,定期邀请企业有经验 的高工为学生讲解生产实践专业问题,相应的学校要 组织相关教师给企业有需要的员工补充理论知识。 ④加强同校友的联系,跟踪已毕业校友的就职情 况,相应专业的校友也可提供毕业实习资源。可见, 只要加强校、企合作与交流,加强宣传,在生产实习 中搞好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建立好双方互惠互利 的纽带,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是完全可以逐步建设起来 并稳定的。 (2)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 ①完善原有校内实习基地。原有的校内实习基 地用途单一,如集美大学的工程培训中心及船员培训 中心,主要满足本校航海类、机械类等传统专业的需 求,而像热能与动力工程等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专业往 往无法参与;此外,部分实习设备陈旧,更新缓慢。 因此有必要优选和整合原有的各专业的实习设施与场 地,增加新的实习设施,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新发展 专业实习教学的要求。 ②建立校内虚拟实习基地。所谓虚拟实习,就 是应用仿真技术在实验室内进行的模拟实习。当今,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企业的生产渐 趋于自动化、连续化和集成化,操作人员在中央控制 室可通过电子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运行及生产过程,任 何操作或指令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保 证正常的生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可能有机会直接 操作,只能在一旁看和听,其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 挥,实习效果就相应地较差。虚拟实习可以解决这一 问题。例如,通过计算机仿真操作,热能与动力工程 专业的学生可以形象而准确地模拟实际火电厂操作流 程、进行各种操作及事故处理、观察操作条件下工艺 参数的变化等,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这些变化的 3 的专业水平,有利于生产实习的顺利进行。尤其对初 次指导生产实习的青年教师,一定要提前下厂,摸清工 厂生产情况,弄清弄懂实习地点中的重点和难点,做 到对实习内容心中有数。此外,应尽量做到实习指导 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这样不仅有利于指导学生的生 产实习,而且有利于生产实习的课程建设,提高生产实 习课程质量。 3.改革实习教学模式 目前,大部分理工科专业的实习教学仍然在沿用 “集中式”实习教学的模式。一方面在扩招后实习人 数过多,实习教学经费紧张,实习效果差;另一方面 “集中式”的实习模式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不利 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针对“集中式”的 实习模式这些问题,“分散实习”应该是一个有效的 途径。 所谓“分散实习”即按照实习教学计划要求, 由学生自己联系选择合适的实习场所;自己选择确定 实习内容,制订实习计划;自己独立解决实习中遇到 的工程技术问题或其他问题,自己管理自己,从而完 成实习教学内容的一种实习教学模式。该模式适用于 那些社会上应用比较广泛、需求比较多的专业,例如 计算机类、机械类、建筑类、材料类等专业。中国石 油大学采用该教学模式取得了成功,该校的58名机械 专业学生,自己联系单位,分别到胜利油田总机械厂 等40家单位进行实习,期间大部分学生进行了实践操 作,部分学生直接参与生产。此外,徐州建筑学院在 这一方面也取得了满意的成果。可见,“分散”教学 模式不但可以解决实习人数过多、实习经费紧张的问 题,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也为学 生将来的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当然“分散”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 生联系单位难、学生个人安全、实习质量、成绩评定 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应该强化实习的过程管 理。例如学校为学生开具实习介绍信,便于学生联系 2010年第l7期(总第105期) 单位;指导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定期让组长向指导 老师汇报自己小组各个学生的实习情况;成绩的评定 应该由实习答辩(实习介绍和回答问题)、实习成果 (实习报告、实习日记、实习鉴定)、实习调研小结 (体现新工艺、新技术、新发展)、实习表现(现场 指导人员评定)等组成,以防止个别学生混水摸鱼。 参考文献 中国观代承 装备 理的措施及政策配套与落实,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 果,真正实现学校、企业及学生三方共赢。 [1]聂春燕.高校工科生产实习面临的困境及解决的途径[J]. 长春大学报,2008,18(2):79 ̄80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大学理工科专业学生生产实 习的效果,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基础,提高指导教 [2]陈旺生,任大军,刘红.大学工科生产实习的现状及思考 [J].吉林教育,2008,19:28 ̄29 [3]冯永政,陈勇.大学工科生产实习方式的探索[J].科技信 息,2007,29:16~18 [4]梁基照,何慧.工科大学生多模式实习方略初探[J].广州 化工,2007,35(6):61 ̄62 师队伍水平是有效手段,“分散”式教学模式是未来 实习教学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总之,提高工科专业 生产实习的效果是~项比较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通 过学校、企业及学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再加上合 [5]宋玉强.工科本科生分散实习教学模式研究[J].石油教 育,2008,1:74 ̄76 [6]李艳,夏毅敏,曾桂英.提高工科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的探讨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4):230 ̄231 Discussion On sOme problem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students’production practices Lin Xuebin.Zou Zheng JiMei university,Xiamen,361021,China Abstract:At present,there have been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students’production practices,such as the practice stuff is too many,expenditure is lack,practice bases is unsteady,practicing time is short and so on.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some ideas have been suggested here to improve the practice effects.Such as improving the buiit of practice bases,reforming the practice modes,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direct teachers and so on. Key words:production practices;practices problems; reform teaching (上接1 3O页) [3]刘红星,陈福北,黄初升.高校大型仪器培养学生科 研创新能力探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25(3):105~108 的能力提高,能自觉的应用大型仪器进行科研探索, 为学生开拓专业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奠定了基 础。同时,我中心将继续按照“继承和发展”的实验 教学改革思路,继续推动大型仪器设备面向本科生、 [4]陶文宏,杨中喜,王英姿,等.关于现代材料测试方法课程 设置的一些想法[J].高等教育论坛,2006,1:l6~17 [5]陶文宏,王英姿,杨中喜,等,关于大型仪器实验教学的 思考——以现代材料测试方法实验教学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 刊,2008,8:182 研究生的开放,扩大开放范围、深化开放内容,努力 把我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为一个符合现代教学、科研 发展需要的先进实验室。 参考文献 [1]阳太林.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改革高校实验教学 [6]龚福忠,童张法,蔡民廷.对我院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改 革的几点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生活版),2006,28 (10)增:ll3 [7]李娜,陈小平,陈惠明.创建一流分析测试服务平台促进 大型仪器的开放与共享[J].现代科学仪器,2007,2:l15~116 [8]魏高明.积极探索不同开放模式,努力提高大型仪器使用 率[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87(1):61~62,66 [9]尹招琴,朱维斌,李文军.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率培养学 [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10;34 ̄38,41 [2]赵丰华,丁利君.浅谈大型仪器在本科基础实验教学中的 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3:226,228 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60 ̄162 Exploration of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actice for developing creativity of undergraduate and postraduatge students TanRYunhui,WangBO,LiEr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100124,China Abstract:Advanced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is a represent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ciences research:at the S ̄lle time,app1ication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s are main methods for bringing up creative persons.In this paper the model and specialty,effect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developing creativity of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students are described through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in innovative practice course of center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Beij 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Key words:advanced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innovatire practice course; experimental teaching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