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教师管理中的文化冲突与化解途径
作者:汤璇芷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02期
摘要:制约外籍教师发挥潜能的要素之一是管理中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价值观的冲突、教育教学理念的冲突和个性差异的冲突等。客观认识外籍教师管理中的文化冲突和化解文化冲突的必要性,提高管理人员跨文化管理的素质和能力,增强跨文化管理意识,因势利导,变冲突为思想碰撞,才能提高外籍教师的管理效能。 关键词:外籍教师管理;文化冲突;化解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的全球化也在不断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加入到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队伍中来,为我们带来了不同教育思想、不同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填补了部分学科对紧缺师资的需求,改善了师资队伍组成和结构,对培养国际型的人才、促进我国教育改革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管好、用好外籍教师,充分发挥外籍教师的作用,是教育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新课题。制约外籍教师潜能释放的因素很多,他们的资质、水平等固然重要,但是,因文化冲突而引起的影响不容小觑。揭示外籍教师管理中的文化冲突,探讨化解冲突的进路,是促进外籍教师聘用良性发展、提高外籍教师使用效率的重要策略之一。 一、外教管理中的文化冲突
“文化”(culture)一词起源于拉丁文cultura,最初意为耕作,由此而引申为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等。而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内,文化是指一定时代、一定地区的全部社会生活内容,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美国学者S.Nieto认为,文化可以被理解为“一系列综合因素——如共同的历史、地理位置、语言、社会阶级和宗教等——结合在一起的人口集团,创造并赞同的不断变化的价值取向、传统、社会和政治态度、世界观”。[1]也就是说,文化是一种习得的行为方式、沿袭的观点观念、有效的价值系统和认知范畴。文化既具有共性特征,同时更具有个性特质,各民族历经千百年形成的文化,通过宗教、哲学、知识、习俗等文化因素,得到同质文化群体的相互认可,影响群体成员的普遍思维模式,规范他们的行为准则,影响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进而形成社会形态认可的文化价值观。当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相遇时,由于对世界的认识差异,必然会产生认知的差异,甚至相左,此时即出现了文化冲突——一种“不同形态的文化者或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2]。Ting-Toomey认为文化冲突是“来自两种不同文化的双方在内容、认同、关系和过程等方面所感受到的或实际发生的价值观、标准、处理方式、目标上的不相容”的结果。[3]受聘来中国工作的外籍教师,由于其自身成长的环境、所接受的教育、对外部世界的自我认知等因素,其“宗祖”文化已经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和全新的文化,有些人经过不断的认识、调整、理解、接受的过程,能够逐步适应、乃至认同中国文化;也有些人,由于观念、性格、个性等方面的特性,他们仍固守自己的文化,用自身的“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祖”文化来对待变化了的世界,与中方管理层面产生误解、摩擦、困惑、矛盾乃至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外籍教师管理中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价值观、教学理念、管理理念、个性差异等方面。
1.价值观的冲突。不同的文化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通过宗教、哲学、知识、习俗等文化因素,每一个文化成员都可以获得一定的价值取向,形成各自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一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外籍教师初来中国工作,他们一般沿袭他们的文化价值观,用他们的价值标准来作为他们的行事准则和判断事物现象的标准,极易对不同于自己认知的既有政治体制、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道德标准、礼仪习俗等方方面面产生困惑、不解和摩擦。例如,许多外籍教师出于宗教的因素,对中国的计划生育制度极不理解,认为这是对人权的忽视和侵犯,却忽略了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国情。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平时考试成绩属于中上等,而外籍教师给的期末综合分却是勉强及格,引起学生的不满。外籍教师却认为自己的给分是公正的,因为该生对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表现冷漠,不愿提问或回答老师的问题,对团队活动没有贡献等。显然这是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冲突的结果: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价值观崇尚个人自由,追求自我表现,鼓励个性发展;因而社会成员偏好竞争,表现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提问、质疑,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教师也乐于闻见不同的观点和理解,积极与学生产生互动;而中华文化则提倡尊重权威,来自于儒家思想的“认同”意识仍支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他们更倾向于从老师处获取知识,对老师的质疑意味着对老师的不尊重。
2.教育教学理念的冲突。教师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的选择价值标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籍教师,教育理念不尽相同,在培养人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适应行政性评估和管理的要求,我们的课堂一般严格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要求,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实行以班级为基础的严格稳定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学以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为目标;有的学校在管理上,甚至要求教学日志上的每一节课的时间节点和教学内容必须与教学计划相吻合,外籍教师对此感到难以接受。他们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有权根据实际课堂教学情况和效果,调整教学进度,增删教学内容。
3.管理理念的冲突。管理作为一种解决现实世界中各种矛盾、问题的方式、方法,深刻地反映着社会所赖以生存的文化渊源。中国文化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着重调节人际关系,通过建立相互信任和上下级关系,达到行政管理。而西方文化则以制度管理为本,强调制度化、标准化,实行契约式管理。外籍教师在接受工作之前,对订立合同非常认真,要求细化合同条款。而我们许多学校的用人合同条款一般都显得比较宽泛,不够具体,有一种“干着看”的意味,他们期望用和谐人际关系来达到管理上的需求。在中国,有许多活动和安排临时性比较强,带有一定的行政命令色彩,中国学校的员工对“计划赶不上变化”感到习以为常,一般以牺牲自己的计划来服从组织体制的安排;而外籍教师,尤其是西方文化背景的老师,对此无所适从,甚至表现出反感和抵触,拒绝参加学校为他们特意安排的一些活动,因为这些活动与他们私人活动或者既有的安排产生了冲突,中方管理层对此十分不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个性差异的冲突。根据心理学分类,人们的个性可以分为外向型与内向型性格、场依赖型与场独立型性格等。[4]一般来说,外向型和场依存者在感知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会更多地受到外界线索的影响,而内向型和场独立者受外界线索影响则相对较少,倾向于参照自身的内在线索。有些外籍教师性格以外向型和场依赖型为主,比较容易接受、适应和融入一个不同的文化;而另外一些人,则以内向型和场独立性格为主,对异族文化总是处于比较戒备状态,习惯于用自己的文化来解释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样的人就比较容易与中方管理层发生摩擦和不愉快。此外,思维方式、沟通效率、风俗习惯、交往礼仪等因素,也引起外籍教师管理中的文化冲突。
二、化解外教管理中文化冲突的途径
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当一个外籍教师在全新的文化中工作、生活,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理念、不同操作方式的管理体系和管理人员产生文化冲突也是必然的。我们应该客观地认识文化冲突,提高跨文化管理意识,加强跨文化沟通能力,发挥文化差异的正面效应,通过科学规范的制度管理,化解外教管理上的文化冲突。(1)客观认识文化冲突,增强跨文化管理意识。所谓跨文化管理,是指“管理者在不同的文化里,有效地协同不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有效地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因此,要做到对外籍教师的有效管理,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我们应该树立全球化意识,学习和了解外籍教师所带来的文化,正视、分析和研究外籍教师管理中文化冲突现象的根源和解决之道,加强与外籍教师的沟通,尽量降低、减少乃至消除因为文化冲突所带来的管理上的负面效应。(2)坚持以“我”为主,实行科学规范管理。在对外籍教师的管理上,我们应该坚持以我为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恶意攻击现行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曲解社会问题和现象的言行要坚决抵制;对因文化误读而引起的误解,要做好沟通、说服、解释工作。在承认和兼顾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管理行为。要保证制度的执行力,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要给予及时、适当的处理,不能以文化差异为借口姑息,甚至纵容违纪行为,造成管理失控。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他们的文化背景特性,安排他们的工作、生活和业余活动,克服对文化差异“过度关注”和“全然漠视”的倾向,适时把外教管理纳入到整个学校正常人事管理中来。(3)因势利导,变跨文化冲突为跨文化思想碰撞。一般认为,跨文化冲突对管理影响是负面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文化冲突管理也具有建设性意义,建设性文化冲突的结果“是就组织中问题的改进形成卓越的共识”。外籍教师加入我们师资队伍,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管理理念、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的直接机会。我们应该在管理实践中,顺应文化差异,因势利导,积极利用文化冲突,求同存异,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吸收不同文化的优秀、先进、合理的成分和要素,改进我们的理念、思想和方法,充分发挥文化差异的正面作用。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对从事外籍教师管理的人员培训,普及跨文化管理的理论和知识,提高他们对管理中的文化差异因素的敏感性,增强他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变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掌握解决文化冲突的技巧和方法,使他们能够根据工作对象的个性特征,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和手段,提高他们跨文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对外籍教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有效地解决,因客观原因不能解决的,也要及时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外籍教师的理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之,正确认识外籍教师管理中的文化冲突,掌握处理文化冲突的方法和原则,化解文化冲突的负面效应,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外籍教师聘用的效益。 参考文献:
[1]Nieto,S.Affirming diversity:The socio-policontex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M].N.Y.1996:138.
[2]赵倩,中国跨文化冲突研究现状述评[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3-96.
[3]Ting-Toomey,Stella.跨文化间的交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94. [4]陈永明.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