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全隐患危险源

来源:爱够旅游网
危险源档案

钢筋工程

一、 钢筋机械 1、 安装不稳固。

危害:易发生机械伤害,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严格按图纸安装,并夯实其基础。 2、 机械无专用操作棚。

危害:已发生物体打击,其他伤害。 预防措施:搭设双层防护棚。 3、 机械传动部分无防护罩。 危害:已发生机械伤害。

预防措施:安装防护罩,定期检修。 4、 切割机无火星挡板。 危害:已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预防措施:安装挡板,清运周边易燃易爆物品。 5、 切割机附近堆放易燃物品。 危害:已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预防措施:清运周边易燃易爆物品。 6、 钢筋机械无人操作不切断电源。 危害:已发生触电,其他伤害。 预防措施:加强巡检,加强安全意识。 三、切断机

1、长料加工时无人员帮扶。 危害:已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预防措施:不违章作业,加强安全意识。 2、切断机调直块未固定,防护罩未盖好就送料。 危害:已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定期检修

3、钢筋送人后手与拽轮接近。 危害:已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规范作业,加强安全意识。 4、切割机开机前未检查刀具状况和紧固状况。 危害:已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开机前检查,设专人监督。 5、机具未达到正常转速就送料。 危害:已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技术交底。

6、人员双手分别在刀片两侧握住钢筋俯身送料。 危害:已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按章作业,加强安全意识。 7、剪切超过机具规定直径的物料。 危害:已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技术交底。 8、切短料时不用套管或夹具。

危害:已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必须使用套管或夹具,加强安全交底,增强安全意识。

9、运转中用手清除切片附近的杂物。 危害:已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交底停机后清除杂物。 三、钢筋连接

1、绑扎悬空钢筋时站在模板上工作。 危害:已发生高出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必须规范搭设作业平台,并搭设相应的防护措施。 2、绑扎独立钢筋时站在钢箍上工作 危害:已发生高出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必须规范搭设作业平台,并搭设相应的防护措施。 3、钢筋集中堆放在脚手架和模板上。 危害:已发生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严禁集中堆料,设专人指挥堆放。 4、模板上堆料处靠近临边洞口。 危害:已发生坍塌,物体打击事故。

预防措施:严禁临边堆放,加强临边防护措施,设专人指挥。 5、在钢筋骨架上行走。 危害:已发生高出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意识

六、钢筋堆放: 1、钢筋成品堆放过高 危害:已发生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规范堆料。 七、钢筋加工棚 1、内测照明灯无防护 危害:已发生触电事故

预防措施:加强临时用电管理工作,规范使用临时用电。

模板工程

一、模板加工

1、 锯片损坏:锯片无防护罩;未安装分料器;使用倒顺

开关。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定期检查更换,设置防护罩及防护挡板,严禁使用倒顺开关。

2、 操作时站在与锯片同一直线上;木料超过锯片半径。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规范操作。 二、模板存放

1、模板物料集中超载堆放:大模板存放无防倾倒措施。 危害:易发生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按方案堆放,并设置警戒线。 2、 攀爬或扰动模板。 危害: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设置通道,严禁攀爬。

3、 模板场地未平整夯实;未设1、2米高围栏防护。 危害: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预防措施:夯实并设围栏防护。 三、模板安拆

1、排架底部无垫板、用砖垫高。

危害:易发生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设置垫板。

2、 支拆模板高处作业无防护或防护不严。 危害: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规范设置防护

3、 支拆模板区域无警戒、无专人监护。 危害: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设置警戒线,并有专人监护。 4、 六级以上大风天气室外高空作业。 危害: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六级以上大风天气严禁室外高空作业。 5、 模板支撑在脚手架上。 危害:易发生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按规范及方案支撑 6、 拆除模板后未及时封盖预留洞口 危害: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立即封盖

7、 拆除模板留下无支撑悬空模板 危害: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预防措施:立即拆除

8、 封柱模板时从顶部往下套 危害: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施工方案 9、 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危害: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设置通道,严禁攀登 10、3m以上的立柱模板未搭设工作台 危害: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搭设平台

11、 支独立梁模板未搭设工作台 危害: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搭设平台

12、 在未固定的梁底模上行走 危害: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专人监护禁止行走 13、 拆下的模板未及时清运集中堆放

危害: 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超高易发生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严禁超高超载堆放

临时用电

一、 施工准备

1、 施工用的临时电缆、电线破损、老化等 危害:易发生触电火灾等多种伤害 预防措施;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2、 施工用的临时电缆拖地,与金属尖锐断口和强腐蚀

介质接触后损坏 危害:易发生触电、火灾事故 预防措施:规范架设,做好绝缘工作

3、 施工用的临时电箱无漏电保护器或保护失灵 危害:易发生触电、火灾事故

预防措施:规范临时用电。使用合格动作时间的漏电保护器

4、 使用的绝缘工具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 危害:易发生触电事故 预防措施: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5、 施工前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没有进行绝缘检测或检

测不合格

危害:易发生触电等多种伤害 预防措施:定期检查,做好绝缘工作 二、 用电设施安装 1、 电工作业无证上岗

危害:易导致触电等多种伤害

预防措施:电工必须持证上岗,专人检查 2、 操作人员酒后作业

危害:易发生触电、坠落、火灾等多种伤害 预防措施:专人检查 3、 交叉作业无有效防护 危害:易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预防措施:专人监护,合理安排交叉作业时间及上下位置 4、 作业人员没穿绝缘鞋导致人员伤亡 危害:易发生触电伤害

预防措施:规范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5、 使用的临时照明靠近易燃品 危害:易引起火灾

预防措施:增强安全意识,及时清理易燃品 6、 在潮湿的地方照明没有使用36伏安全电压 危害:易发生触电事故 预防措施:规范使用临时用电

7、 灯具的金属外壳没接触的或接地不正确 危害:易发生触电伤害事故 预防措施:规范临时用电

8、 温度超过60摄氏度的灯具,安装在靠近可燃物附近 危害:已引起火灾事故

预防措施:增强安全意识,及时清理易燃品 三、 开关安装

1、 开关控制接在零线上 危害:易发生触电事故 预防措施:规范接线

混凝土的施工

1、插入式振捣器无漏电保护 危害:易发生漏电事故

预防措施:必须规范配备三级配件箱 2、 振捣器操作人员无培训上岗 危害:易发生漏电事故 预防措施:禁止无证上岗 3、 插入式振捣器没有接地接零 危害:易发生触电事故 预防措施:规范接地接零

4、 插入式振捣器操作人员不穿绝缘用品 危害:易发生触电事故

预防措施:班前专人检查,及时更换 5、 插入式振捣器电缆线上堆物或被挤压 危害:易发生触电事故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交底及教育 6、 用电缆线拖拉或吊挂插入式振捣器 危害:易发生触电事故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交底及教育,发现立即禁止 7、 插入式振捣器使用前未经过检查 危害:易发生触电事故 预防措施:班前检查

8、 插入式振捣器在检修作业期间未切断电源 危害:易发生触电事故

预防措施:专人看管。加强安全交底及教育 9、 插入式振捣器的软管出现裂痕 危害:易发生物体打击

预防措施: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沟槽开挖与支护

1、 沟槽支护无方案 危害:易发生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编制方案审批,深沟槽有专家论证方案,并严格执行

2、 施工方案针对性不强 危害:易发生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认真编制并经总工程师审批 3、 无专项支护方案,未经专家论证 危害:易发生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编制专项支护方案,并经专家论证 4、 深度超过2米的沟槽施工无临边防护 危害: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及时规范设置临边防护 5、 其他临边防护不符合要求 危害: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专人检查验收

6、 坑槽开挖,设置安全边坡不符合安全要求 危害:易发生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专人检查监护 7、 基础施工无有效排水措施 危害:易发生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设置排水措施 8、 沟槽边堆物超高、过近 危害:易发生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专人监护管理,发现后立即清运 9、 机械设备在坑边小于安全距离(1、5米) 危害:易发生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立即调整

10、 人员上下无专用或不符合要求的通道 危害: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必须设置安全规范通道 11、 沟槽内作业人员无安全立足点 危害: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设置可靠立足点 12、 垂直作业上下无隔离 危害: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预防措施:设置隔离防护设施,合理安排交叉作业

土方工程

一、 挖土

1、 开挖前未进行管线会签,未制定应急措施。 危害:易发生多种伤害。

预防措施:开挖前制定应急措施,必须进行管线会签。 2、 挖土时发现不明管线未加处理。 危害:易发生多种伤害

预防措施:发现不明管线必须停止施工,报相关部门查检,处理后方可施工。

3、 作业人员与机械之间未达到一定的安全距离。 危害:易发生机械伤害。

预防措施:设置警戒线令人监护指挥 4、 挖土过程中土体产生裂缝。 危害:易发生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立即停止施工,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 5、 雨后作业前未检查土体和支护情况, 危害:易发生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专人负责雨后土体及支护检查 6、 在支护和支撑上行走、堆物 危害: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及交底 7、 沟槽临边未设栏杆

危害: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设置防护栏杆 8、 未搭设符合要求的登高设施 危害: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专人检查验收。 9、 场内道路损坏未整修。 危害:易发生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及时组织整修。

10、 进出口的地下管线未加固保护。 危害:易发生多种伤害。 预防措施:必须加固防护。 11、 沟槽内无可靠的防水设施。 危害:易发生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沟槽内必须设置可靠地排水设施。 12、 沟槽边堆土超载。 危害:易发生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严禁堆土超载,立即清运。

土方机械

1、 无可靠制动,有溜坡现象。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车辆伤害)。 预防措施:班前检查,不带病作业。 2、 在不明承载能力的情况下过梁、涵洞。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坍塌)。

预防措施:查明承载能力,满足时方可通过。 3、 在电缆1米内做作业。 危害:易发生触电事故。

预防措施:改变线路,专人指挥,监护。 4、 设备修理时,悬空部件未采取加固措施。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修理前例行检查。

5、 设备在架空输电线路下作业,不小于安全距离。 危害:易发生触电事故。

预防措施:必须停止作业,排除安全隐患后方可施工作业。

6、 土体不稳定,有发生坍塌危险时仍可作业。 危害:易发生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安全交底及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加强管理。 7、 在爆破警戒区内作业。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设置警戒线,令人监护。 8、 工作面净空不足以保证安全作业。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考虑改变作业方案。

9、 施工标志,防护设施损毁失效时仍继续作业。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立即恢复,专人管理。 (一)挖掘机

1、挖掘机在松软,沼泽地区作业未采取措施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采取相应措施或改变作业方案。 2、挖掘机作业时距工作面距离小于规定要求。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为保证作业面距离不得施工。 3、挖掘机作业时未保持水平距离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交底及教育

4、 铲斗未离开工作面时,就做回转行走动作。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交底及教育,令人指挥监管。 5、 挖掘力突然变化,未查明原因擅自调整压力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交底及教育。

6、 挖掘机行驶时。铲斗载重及铲斗高度为符合规定要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交底及教育,令人管理。 7、在坡道行走,内燃机突然熄火时未采取措施。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令人指挥监护,坡下禁止站人。 8、违规违章驾驶。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交底及教育,严禁无证上岗操作。 (二)、推土机

1、在行驶或作业中除驾驶员外,还有其他人乘坐。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加强教育及交底工作 2、行驶路面不能满足设备承载力。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加固路面。

3、行驶时,有人站在履带或刀架上。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4、横向行驶的坡度超多10度。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专人指挥监护,及时纠正。

5、在深沟、基坑或陡坡区作业时,其垂直边坡高度大于2米。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交底及教育工作

6两台以上设备在同一地区作业,前后距离小于8米,左右距离小于1.5米。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专人指挥监护。

7设备修理时,内燃机未熄火,铲刀未垫稳。 危害:易发生机具伤害。

预防措施:加强教育,不违章操作。

长江路延伸工程第一标段

危险源档案及预防措施

黑龙江宇林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