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1日街道教办组织的教学视导中,周东群主任也建议性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她认为,课前三分演讲活动时间短、受益面却广.
课前三分钟训练所用的时间不长,一般不会影响当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每个学生都要参加,受到锻炼的是全班所有的学生.
同时,三分钟演讲也满足了每位学生渴望向其他人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心理,这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和平台,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竞争.因此,教导处决定从第七周开始,在全校语文课堂上,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待形成一定规模,积累一定经验后,再慢慢推广到所有学科.
实施目的:首先,它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把准备好的内容表达出来.
要求明了、轻快、准确、令人信服.通过演讲,学生内在的表达能力在全体同学面前真实展现.
三分钟演讲使学生比较准确地了解自己表达能力:在讲话中语言是否准确,吐字是否清楚,声音是否宏亮,节奏是否合适,声调是否恰当,表情是否自然,感情是否真实等.在讲话中,学生看到了别人,也看到了自己,讲评别人的同时,也在规范着自己.
因此,课前三分钟演讲,能把学生的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提高学生的大胆说话能力,树立信心,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每人每学期写作文八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效果总是不甚明显.
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可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因为学生要想三分钟演讲取得较好的成绩,必须演讲前要组织好材料,经过立意,构思,成文,最后修改成稿. 因而说的过程,也是写的过程,要想说好必须写好,不能应付,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课前三分钟演讲为进行思想教育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平台,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学生演讲内容摄取身边所见、所闻、所感,内容丰富多彩. 诸如理想抱负、人生价值、社会生活现象、个人生活感受、班级活动、家庭
关系、读书心得、学生之间关系等,这都对学生思想有教育意义,做到了润物细无声.第四,课前三分钟演讲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
为了准备演讲,学生要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进行认真地思考.怎么把话讲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开头,怎样结尾.
这些都要进行认识、分析、归纳、整理等各种形式的思维活动.此外,课前三分钟演讲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敏捷的思维能力.
实施细则:1、每堂语文课在讲授新课之前,由一名学生先进行约三分的演讲.可以先请那些表现大胆,平时就活跃积极的学生先讲;也可以按学号进行. 这样安排有利学生掌握自己的出场时间,同时也避免了乏味单调.2、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
开始时,站在座位上讲,后来到台上讲;从自由讲话逐渐发展为命题讲话,即兴演讲;先可以拿着稿子上台讲,最后发展到脱稿讲.先讲一两分钟,最后讲三分钟.
内容可讲所闻所见所感;可以是自己写的小作文;也可以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优美句段;甚至可以是课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自然段.老师注意指导,避免出现那种任由学生低头念稿、敷衍了事的做法.
至于演讲的形式等,则不作过多限制,以留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3、多鼓励,少批评.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尊心强、.
渴望受到鼓励的心理特点,所以教师在点评时一定要以鼓励为主.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演讲中的闪光点,如一个别致新颖的题目、一段引人人胜的开头、一段发人深思的结尾、一句精彩有语言,一个张扬的动作等.
这样既可以使演讲者受到鼓舞,又可以使听者深受启发,在以后的演讲中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4、老师注意引导理自己的演讲稿,并在演讲结束后,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演讲稿誊正到小作文本上.
做到一周一总评,适当奖励讲的好的同学,适当树立榜样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把演讲稿装订成册,再由学生商议把册子定个有班级个性特色的名字,如撷英班演讲文集等,印发给学生.
建文稿小学语文学科教研组2019、03、27篇二:课前三分钟演讲课前三分
钟演讲一、什么是演讲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演讲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它旨在调动起听众情绪,并引起听众的共鸣,从而传达出你所要传达的思想、观点、感悟.
三、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好处课前三分钟,就是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学生说话的方式,以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锻炼胆魄,充分体现新课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这一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具有其它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针对一个专题一个训练点,学生查阅资料,充分准备,参与评价,心、口、手、脑并用,是语文知识和语文涵养的一次综合展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在富有生成性的开放空间中,个体不断展示、丰富、发展和超越,能使多数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得以充分展示. 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领域,使语文课的空间顿时阔大,又锻炼了他们听、说的能力,而且同学们兴趣很高.课前三分钟一般以学号或座位为序,做到全员参与这个办法,学生每学期可有4次以上训练机会.
使爱说话的有了表现的机会,不敢说的也得到了锻炼.刚开始训练时,很多学生心理紧张,站到讲台上两腿发抖,结结巴巴的说不出所以然.
但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人人都镇定自若地畅叙所闻所感了.轮到的同学在讲台上读自己选好的文章的时候,其他的同学都在认真听,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有的同学还在积极准备要从什么角度去评,或者找到自己的共鸣点. 另外,其他的同学也在听评价的同学的发言,可以听到从不同角度作出的对同学文章以及同学阅读情况的分析的内容,能听到弦外之音,能听出其中的问题,能产生共鸣.听的所有细节和训练都有了,也是听的全方位的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