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丹酚酸C诱导肝癌HepG2细胞有丝分裂阻滞及凋亡的研究

来源:爱够旅游网
・1208’ 中国药理学通报Chinese Pharmacological Bulletin 2010 Sep;26(9):1208~12 丹酚酸C诱导肝癌HepG2细胞有丝分裂阻滞及凋亡的研究 杨华 ,程金建 ,梁钢 (1.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科,广西南宁530021) 中国图书分类号:R 284.1;R 329.24;R 329.25;R 730.23; R 730.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10)09—1208—05 摘要:目的研究丹酚酸C(salvianolic acid C,Sal C)的体外 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M1Tr法检测 Sal C对人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Giemsa染色进行细胞有丝分裂的形 态学观察,微管蛋白聚合实验检测Sal C对微管蛋白聚合活 性的影响,比色法检测细胞中Caspase一3和Caspase-6的活 性。结果丹酚酸C能抑制多种人肿瘤细胞增殖,其中对 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较明显。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Sal C 使HepG2细胞阻滞于G2/M期并随作用时间延长出现明显 的凋亡峰,细胞中Caspase一3和Caspase-6的活性升高。Gi— emsa染色提示HepG2细胞发生有丝分裂阻滞。Sal C能明 显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结论Sal C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 活性,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聚合诱导细胞有丝分裂阻滞从而诱 导凋亡。 关键词:丹酚酸C;抗肿瘤药;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微管蛋 白;凋亡 丹参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中药之一,有 着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其水溶性有效成分主要是 多种酚酸类化合物,包括丹酚酸A、B、C、D等。目 前对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发现 丹酚酸类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J。遗憾 的是,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总丹酚酸、丹酚酸A、丹 酚酸B等化学成分,而对其它有效单体的研究较 少。从化学结构来看,丹酚酸既有咖啡酰缩酚酸结 构又有新木脂素骨架。新木脂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 多种高等植物的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包 括抗肿瘤、抗氧化、抗炎及免疫调节、镇痛以及心血 管方面的活性 j,其中抗肿瘤活性一直是新木脂 收稿日期:2010—05—09,修回日期:2010~06—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30760310);广西医科大 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No 308049) 作者简介:杨华(1977一),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肿瘤药理学, Tel:0771,5358272,E—mail:yanghuaz@163.con; 梁钢(1957一),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生化药理学,Tel:077 1—5358272,E-mail:lianggang22@ya— h0o.com.cn 素药理作用研究的热点,小檗科鬼臼属植物中的鬼 臼毒素类木脂素及其半合成衍生物VP一16(etopo. side)和VM.26(teniposide)已开发成为抗肿瘤药物 应用于临床 J。丹参水溶性成分中的丹酚酸C (salvianolic acid C,Sal C)是具有2一芳基苯并呋喃 结构的新木脂素,研究显示,许多天然或合成的苯并 呋喃类新木脂素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从 中药花椒中提取到的2一芳基苯并呋喃化合物arian— thoidol,对乳腺癌细胞MCF-7有抗增殖作用 J,云南 拟单性木兰中分离得到的3个苯并呋喃类木脂素, 对人肿瘤细胞株HCT一8、SIHa及GLC一82具有明显 的生长抑制作用 。Pieters等 合成了一系列苯 并呋喃类化合物,体外实验表明,这些化合物对6O 种人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作用。另有研 究报道 J,合成的一系列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具有明 显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本研究旨在检测丹酚 酸C对人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对HepG2 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并探索相关的机制。 1材料与方法 1.1药物与试剂丹酚酸c购自上海沪云医药开 发有限公司,为黄色粉末,纯度>98%,用生理盐水 溶解。秋水仙碱为Calbiochem公司产品,微管蛋白 聚合活性检测试剂购自Cytoskeleton公司,Caspase 活性检测试剂盒为南京凯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产品。 1.2细胞培养与实验分组人肝癌细胞株HepG2、 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人肺 癌细胞株A549、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和人白血病 细胞株HL一60均用含体积分数0.10小牛血清的 RPMI 1640培养液置37 oC、5%CO2孵育箱培养。 实验均在细胞对数生长期进行,分别设溶剂对照 (Contro1)组和5-,10、20 tzmol・L 丹酚酸C组。 1.3方法 1.3.1 MTY法检测丹酚酸C的抗增殖作用 取对 数生长期细胞接种于96孔板,贴壁后加入不同浓度 的丹酚酸C,每个浓度设4个平行孔,培养72 h后 加人MTF溶液,继续培养4 h,弃去培养液,加入150 l二甲基亚砜,振荡10 min,用酶标仪测定570/ 630 Bill双波长吸光度(A)值,以Bliss法计算半数抑 中国药理学通报Chinese Ph口rmacological Bulletin 2010 Sep;26(9) ’1209・ 制浓度(IC 。)。 1.3.2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分 的敏感性相对较差。 Tab 1 Inhibitory effect of Sal C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别收集不同时间、不同浓度丹酚酸C处理的HepG2 细胞,PBS洗涤两次,用体积分数为0.70的乙醇固 定过夜。弃去乙醇,再次悬浮细胞于PBS,溴化丙啶 human tumor cell lines(x±s,n:6) 染色5 min,4℃避光30 min。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 细胞DNA含量,得出细胞分布图以及凋亡细胞所占 比例。LYSIS软件分析。 1.3.3 Giemsa染色观察有丝分裂阻滞 丹酚酸C 处理HepG2细胞24 h后,离心收集细胞,加入细胞 固定液固定,滴片于载玻片上,晾干后将载玻片置于 2.2丹酚酸C对HepG2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 Giemsa染液中浸染,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 期(M期)的细胞核膜消失,染色质松散分布于胞 质。随机计数200个细胞,计算M期细胞所占的比 例,即有丝分裂指数(MD)。 1.3.4 微管蛋白聚合活性测定 按试剂说明用 General Tubulin Buffer溶解微管蛋白粉末并置冰浴, 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不同剂量的丹酚酸c 分别作用HepG2细胞24 h后,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 G,/M期阻滞(P<0.05):对照组细胞G /M期比例 为0.160±0.031,5、10、20 moJ.L 丹酚酸c组 G,/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0.253±0.028、0.388± 0.032、0.440±0.053,见Fig 1;细胞凋亡率呈剂量 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上升,见Tab 2。 280 240 微管蛋白溶液分为溶剂对照组、不同剂量丹酚酸c 组和秋水仙素阳性对照组,分别加入相应药物后,混 合溶液加入冰浴的比色杯中,紫外分光光度计340 nm下调零;随后将比色杯置37 qC恒温水浴保温,每 5 min测定一次吸光度(A)值,直到40~45 min A值 无明显上升时止;以时问(min)为横坐标,A值 矗 0 基 j a 童2o0 宝160 120 U 8O 40 0 0 (A )为纵坐标,绘制各组微管蛋白聚合曲线,取 各组在45 min时的A值,计算药物对微管蛋白聚合 的抑制率:抑制率/%=(A对j!《{一A B“药)/A对照X 100%。 400 320 矗 280 .320 280 240 1.3.5 Caspase-3和Caspase-6活性检测 按 o Caspase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收集不同浓度丹酚酸 C处理的HepG2细胞5×10。个,加入Lysis Buffer 基 240 0 岳 200 160 U 200 16O l20 80 40 O 120 80 40 O 0 40 8O 12O16O 200 240 DNA Content 冰上裂解20 rain,离心收集上清,加入反应缓冲液和 Caspase底物(Caspase一3底物为DEVD—pNA, Caspase-6底物为IEVD—pNA),37 qC避光孵育4 h, 酶标仪测定405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A螂 )。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 Fig 1 Effect of Sal C on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of HepG2 cells A:Control:B,C and D:5,10 and 20 pmlol・I 一 Sal C group 计学处理,数据以 ±S表示。细胞周期分析、有丝 分裂指数测定和Caspase活性检测的实验组和对照 组均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微管蛋白聚合 活性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Friedman秩和检验。 实验结果至少重复3次。 2结果 2.1 丹酚酸C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 丹酚酸 Tab 2 Induction of apoptosis by Sal C in HepG2 cells( ±S.n=4) C对HepG2等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见Tab 1。 由表可知,肝癌细胞HepG2对丹酚酸C比较敏感, 鼻咽癌细胞CNE2和白血病细胞HL-60对丹酚酸C 2.3丹酚酸C诱导细胞有丝分裂阻滞Giemsa染 色结果显示,不同剂量丹酚酸c分别处理HepG2细 ・1210’ 中国药理学通报Chinese Pharmacological Bulletin 2010 Sep:26(9) 胞24 h后,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有丝分裂阻滞。处 于有丝分裂期(M期)的细胞核膜消失,染色体深染 理HepG2细胞48 h后,细胞中Caspase一3和 Caspase-6的活性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 且松散分布于胞质中(Fig 2 B,C,D),间期细胞核 膜完整,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均匀(Fig 2 A)。 随机计数200个细胞,计算其中有丝分裂期细胞所 占的比例即有丝分裂指数(MD),对照组的有丝分 裂指数为0.032±0.008,5、l0、20 Ixmol・L 丹酚酸 C组的有丝分裂指数分别为0.108±0.017、0.337± 有显著性(P<0.05)。5、l0、20 Ixmol・L 用药组 Caspase一3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4.1倍、5.2倍、5.6 倍,Caspase-6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3.0倍、3.8倍、 4.1倍,见Fig 4。 0.021、0.263±0.015,丹酚酸C使有丝分裂指数明 显提高(P<0.05)。 一 。。  。_ 0 5 10 15 20 25 3O 35 40 45 Time/min Fig 3 Inhibitory effect of Sal C on tubulin polymerization 。・4 : ¨¨ 。 0-3 毒 o一2 Fig 2 Mitotic blockade by Sad C in HepG2 cells(×300) A:Control cells;B,C and D:5,10 and 20 m01.L一’Sal C.trea— ted cells 。・l 2.4丹酚酸C对微管蛋白聚合活性的影响微管 。.。 蛋白溶液在0~4 oC是无色透明溶液,在37℃保温 时,微管蛋白逐渐聚合成微管,溶液在340 nm的吸 Sal/u tool・L。‘ Fig 4 Increased activiies of tCaspase-3 and 光度(A值)逐渐上升,并在一定时间内达到坪值。 根据测得的A值对保温时间作图,可以绘制出特征 性的“S”型聚合曲线。干扰微管蛋白聚合的药物可 Caspase-6 in HepG2 cells treated with Sad C( ±S,n=4) 尸<0.05/)S control 以使曲线形态发生改变,曲线坪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3讨论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37℃保温时间的延长,溶剂对 照组A值经过短暂的潜伏期(5 min)后开始逐渐升 高,在45 min时基本达到坪值;阳性对照秋水仙素 组A值在整个保温过程中有轻微上升,其曲线坪值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微管蛋白聚合的抑 制率为0.656;5、10、20 txmol・L 丹酚酸C组的曲 中药的活性成分结构新颖,安全性高,不良反应 少,从中药中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具有极大的潜力。 许多研究表明,丹参水溶性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 Liu等 。。报道,丹参的水溶性提取物能明显抑制人 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并引起细胞形态的改变, 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沈云婕等… 发现,注射用丹参 多酚酸盐可抑制人肺腺癌SPC-A-1细胞、人肝癌 SMMC.7721细胞、B淋巴瘤Rajj细胞和白血病HL一 60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凋亡。上述报道多以丹参水 线坪值与对照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 0.05),对微管蛋白聚合的抑制率分别为0.259、 0.567和0.600,见Fig 3。 2.5 丹酚酸C对HepG2细胞Caspase-3和 溶性成分的混合物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发现丹参水 溶性单体成分丹酚酸c对人肝癌HepG2细胞有较 Caspase-6活性的影响不同剂量丹酚酸C分别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Chinese Pharmacological Bulletin 2010 Sep;26(9) ‘1211・ 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这与上述研究报道具有互补 性。 [1]Du G H,Zhang J T.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progress of the modern research of red sage root(Radix Salviaemihiorrhizae)[J]. HeraldMed,2004,23(6):355—60. 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丹酚酸C作用细胞24 h 即可诱导明显的G /M期阻滞。由于流式细胞仪不 能区分处于G 期和M期的细胞,故进行Giemsa染 色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情况,正常情况下,细胞的有 [2] 范焕琼,崔燎.丹酚酸B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 胞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24(7):978—9. [2]Fan H Q,Cui L.Effects of salvianolic acid B on osteoblast in vitro [J]. Pharnuwol Bull,2008,24(7):978—9. [3]Saleem M,Kim H J,Ali M S,Lee Y S.An update on bioactive plant lignans[J].Nat Prod Rep,2005,22(6):696—716. [4] 王希斌,刘华钢,杨斌,等.两面针中木脂素化合物结晶一8对 致痛大鼠脑内B一内啡肽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 丝分裂指数为0.03~0.05,而丹酚酸C使HepG2细 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升高至0.337,提示发生有丝分 裂阻滞。在有丝分裂期(M期),为了保证遗传物质 平均分配到两个子代细胞,姐妹染色单体的着丝点 必须与纺锤体两极发出的纺锤体微管相结合,才能 实现染色单体的分离。纺锤体在细胞进入M期时 由胞质中的微管蛋白聚合而成,若纺锤体装置出现 异常,姐妹染色单体就不能正确分离和移动,从而发 生M期阻滞 。作用于微管蛋白的化合物能够引 起M期纺锤体微管结构损伤,使细胞阻滞于M期, 这类化合物已作为抗肿瘤药物成功应用于临床,并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如长春碱类和紫杉醇类抗 肿瘤药¨ 。本研究中,丹酚酸c能够抑制微管蛋白 聚合,其抑制作用与已知的微管蛋白抑制剂秋水仙 素类似,推测丹酚酸C诱导M期阻滞的机制可能与 其抑制微管蛋白聚合有关。 药物通过损伤纺锤体微管结构而使细胞阻滞于 M期,若损伤无法修复,就会引起细胞凋亡。目前 已知几乎所有的抗肿瘤药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清 除肿瘤细胞的。在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家族成 员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下游Caspase(如Caspase-3,6 和7等)活化后直接对凋亡细胞中的重要底物进行 剪切,使细胞解体¨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丹酚 酸C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增加,同时细胞 中Caspase一3和Caspase-6的活性明显升高,可能是 药物不可逆地抑制微管蛋白聚合,细胞周期阻滞无 法进行,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途径使Caspase活化, 从而引起细胞凋亡。 综上所述,丹参水溶性成分丹酚酸C具有抑制 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且可能通过抑制微管蛋白 聚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发挥抗肿瘤作用。作为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丹参水溶性成分的安 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了积极评价,因此,作为丹参水溶 性单体成分,丹酚酸C的抗肿瘤作用值得进行深入 研究 参考文献: [1]杜冠华,张均田.丹参现代研究概况与进展(续一)[J].医药导 报,2004,23(6):355—60. 2009,25(9):1256—7. [4] WangX B, uH G,Yang B,et a1.Effect of crystal-8from Zan- thoxylum nitidum(Roxb.)DC.on the expression of 3-endorphine in the brain of painful rats[J].Chin Pharmncol Bull,2009,25 (9):1256—7. [5] 郑晓亮,刘雪莉,钱伯初.植物提取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 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11):1201—5. [5]Zheng X L,Liu X L,Qian B C.Progress in tumor cell apoptosis induced by plant extracts[J].Chin Pharma ̄ol Bull,2004,20 (11):1201—5. [6] Fokialakis N,Magiatis P,Mitaku S,et a1.Estorgenic activity of phenylpropanoids from sarcomelicope megistophylla and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a new norneolignan[J].Planta Med,2003,69 (6):566—8. [7]程永现,周俊,谭宁华.云南拟单性木兰的化学成分【J].云 南植物研究,2001,23(3):352—6. [7]Cheng Y X,Zhou J,Tan N H.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para- kmeria yunnanensis[J].Acta Botan Yunnan,2001,23(3):352 —6. [8]Pieters L,Dyck S V,Gao M,et a1.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 uation of dihydrobenzofuran lignans and related compounds as po— tential antitumor agents that inhibit tubulin polymerization[J].., Med Chem,1999,42(26):5475—81. [9] Apem S,Paper D,Burgermeister J,et a1.Antiangiogenie activity of synthetic dihydrobenzofuran lignans[J].J Nat Prod,2002,65 (5):718—20. [10]Liu J,Shen H M,Ong C N.Salvia miltiorrhiza inhibits cell rgowth and induces apoptosis in human hepatoma HepG2 cells [J].Cancer Lett,2000,153(1-2):85—93. [11]沈云婕,王松梅,朱瑁,潘銮凤.丹参多酚酸盐体外抗肿瘤作 用研究[J].中国药房,2008,19(3O):2332—5. [11]Shen Y J,Wang SM,Zhu J,Pan L F.Anti-tumor activity andits mechanism of depsides salts from Salvia mihiorrhiza in vitro『J 1. China Pharmacy,2008,19(3O):2332—5. [12]Rieder C L,Salmon E D.The vertebrate cell kinetochore and its roles during mitosis[J].Trends CellBiol,1998,8(8):310—8. [13]李燕,王永华,房华,等.紫杉醇类衍生物的定量结构一抗 癌活性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24(3):288 93. [13]Li Y,WangYH,FangH,et a1.Research progressinthe 9uanti- atives[J].Chin Pharmacol Bull,2008,24(3):288—93 ・1212。 中国药理学通报Chinese Pharmacological Bulletin 2010 Sep;26(9):1212—5 赖氨匹林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张乃菊 ,陈天平 ,董淑英 ,张月林 ,李筱俊 ,余美玲 ,祝晓光 (1.蚌埠医学院药学系药理学教研室,2.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安徽蚌埠233004; 3.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安徽蚌埠233000) 中国图书分类号:R 329.25;R 737.330.22;R 97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10)09—1212—04 但不影响总ERK表达(P>0.05)。结论aspisol对宫颈癌 HeLa细胞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 抑制ERK1/2的活化进而下调COX-2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赖氨匹林;HeLa细胞;信号通路;ERKI/2;COX-2;凋亡 摘要:目的: 探讨ERK1/2信号通路在赖氨匹林(aspiso1)对 人宫颈癌HeLa细胞抑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MTF比 色法、标准细胞集落形成分析法和Annexin V/PI双染法分析 不同浓度aspisol(1、5、10 mmol・L )对HeLa细胞增殖、细胞 集落形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外信 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磷酸化(P—ERK1/2)和COX一2的 信号传导通路在细胞分化、增殖与凋亡中起着 重要作用。ERK1/2是受外界刺激时决定细胞命运 的关键因素,ERK1/2的活化是将信号从细胞表面 受体转导至胞核的关键步骤,ERK1/2在刺激中被 激活,同时其持续活化最终促进细胞增殖和恶性转 表达。结果aspisol(1、5、10 mmol・L )可呈浓度依赖性抑 制HeLa细胞的生长、降低克隆形成数量、诱导HeLa细胞的早 期凋亡率、下调P—ERK1/2及COX一2的表达水平(P<0.01), 收稿日期:2010—05—09,修回日期:2010—06~19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研究资助项目(No 2005KJO47ZD) 化。目前,赖氨匹林(即阿司匹林与赖氨酸的复盐, 主要成分为阿司匹林)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 作用是否与ERK信号通路有关尚不明确。本实验 旨在研究aspisol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ERK1/2、P— ERKI/2和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aspisol 作者简介:张乃菊(1981一),女,硕士,研究方向:生化药理学,E—mail: ziyuanznj@yahoo.en; 祝晓光(1952一),女,教授,研究方向:肿瘤生化药理学和心 脑血管药理学,通讯作者,E—mail:mingzhu_2007@yahoo.cn 在体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and miRNA targets[J].Chin Pharnmcol Bull,2008,24(11): 1409一l1. [14]张嘉杰,王广发,吴曙光.抗肿瘤药物与miRNA靶点相互作用 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24(11):1409—11. [14]Zhang J J,Wang G F,Wu S G.Interactions of anticaneer dmgs Induction of mitotic arrest and apootosis by salvianolic acid C in human heoatoma HeoG2 cells YANG Hua .CHENG Jin-jian .LIANG Gang (1.School ofPharmaceutcial Sciences,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Canning 530021,China;2.却 ofOncology, the People s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 ̄Region,Nanning 530021,China)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salvianolic acid C against human tumor cells and the related mechanisms.Methods /n vitro growth inhibi tory effect Oll a variety of tumor eell lines was deter mined by MTT assay.Cell cycle distribution and apop— tosis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Giemsa staining was performed to demonstrate the morphological lea— tures of cells in mitotic phase.Polymerization of tubu. HepG2 cells exhibited the highest susceptibility to salvianolic acid C.HepG2 cells were markedly aries— ted in G2/M phase and progressed into apoptosi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salvianolic acid C.Increased activities of Caspase・-3 and Caspase-6 in HepG2 cells were ob-- served.Giemsa staining indicated mitotic blockade by salvianolie acid C.The drug also inhibited tubulin pol・ ymerization.Conclusions Salvianolic acid C displays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 on cancer cells.It blocks cell cycle through inhibiting tubulin polymerization and then induces apoptosis. 1in was detected by tubulin assembly assay.Activation of Caspase..3 and Caspase-6 was measured by colori . metic assay.Resultrs M1Tr assay showed that salvi— anolic acid C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several cane— er cell 1ines.in which human hepatocellular cancer Key words:salvianolic acid C;anti—cancer drug;cell cycle;mitosis;tubulin;apoptosi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