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2022年鲁教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D.水槽中液面下降
2、“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
1 / 10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5、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6、下列对几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烷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
B.乙醇(C2H6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C.尿素[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葡萄糖(C6H12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7、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 ) A.铁+稀盐酸
B.铜+稀盐酸
C.银+稀盐酸
D.铜+硝酸银溶液
8、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9、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
2 / 10
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 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
10、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的燃烧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
11、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B.生活中节约用水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12、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 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13、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1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 10
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 B.c物质微溶于水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15、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 +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2S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16、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 B.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17、与碳元素一样,氢元素也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依次称为氕[piē]、氘[dāo]、氚[chuān],分别用符号H、D、T表示,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依次为0、1、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氕、氘、氚三种原子核外均只有一个电子 B.一个氘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氕原子质量的2倍 C.氕、氘、氚三种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D.化学式为HD的物质属于化合物
18、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含氮的物质,如:N2、NO2、NH3、NO、N2O3、N2O4、NaNO2、NH4NO3,则这八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19、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 ) 植物 花生 苹果 西瓜 4 / 10
沙枣
5.0~6.0 5.0~6.5 6.0~7.0 C.西瓜
8.0~8.7 D.沙枣
适宜的pH范围 A.花生
B.苹果
20、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O ⑤Mg2+ ⑥2OHˉ 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 应称量___________ gNaCl,需加水___________ mL。
(2)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 ,则应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10g加水稀释到_____________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2、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
(1)甲、乙两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_____ ;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 _____ 。
(2)甲、乙两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_____ ;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后物
5 / 10
质的化学性质 _____ 了(填“发生了”或“未发生”)改变,原因是分子的 _____ 发生了变化。
3、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_______。 (2)下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 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
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______相同。 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6 / 10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__(填“6”、“12”或“16”);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 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 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 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 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2、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A图所示实验中,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瓶内原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答一条); (2)通过B图实验中的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____;
(3)C图实验中,实验前预先向水中加入适量硫酸钠的作用是____; (4)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的操作如D图所示,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E图实验中所体现的微观实质是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7 / 10
1、某兴趣小组对石灰石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4次加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求: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g:
(2)第4次加入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最终结果保留0.1%)。
2、乙基麦芽酚(C7H8Ox)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理想食品添加剂,是烟草、食品、饮料、香精等良好的香味增效剂,对食品的香味改善具有显著效果,且能延长食品储存期。请计算:
(1)乙基麦芽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0,则x的数值为_______。 (2)乙基麦芽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1 2 3 4 25 25 25 25 8 4 2 2 8 / 1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B 3、A 4、D 5、A 6、D 7、C 8、C 9、B 10、D 11、B 12、D 13、C 14、D 15、D 16、C 17、D 18、C 19、D 20、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7.5 42.5 往左盘中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 30
2、乙 分子没有变化,分子间隔变大 甲 发生了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3、离子 得到 2NaOH+SO2=Na2SO3+H2O A.34 B.最外层电子数 C.Se+O2
SeO2
9 / 10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NaOH + HCl=NaCl + H2O HCl 12 C
2、点燃红磷前弹簧夹没有夹紧胶皮管,点燃红磷后伸入瓶中时太慢; 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 增强水的导电性; 偏小;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了水分子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1、(1)10;(2)10.5%。 2、(1)3(2)21:2:12
9分,共18分)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