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
1、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过分水岭》,领略了平凡风景中
美丽的湖光山色,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生)《饮湖上初晴后雨》,①“饮”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②“湖”指的是哪个地方?③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初
晴后雨在西湖上饮酒时看到的景象”(掌声送给他) 2、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生齐说:苏轼--板书)
3、 师:你了解他吗?(抽生)(课件出示苏轼资料—齐读)(出示本诗的写作背景) 8、师:过渡:900多年来,此诗成为咏西湖诗中的名篇,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这首诗呢,让我们先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9、指名读(同学纠正字音)(板书词语)齐读词语。 10、师:请同学们将这些词语带入诗句里再次读。(注意读通诗句)我们找位孩子来读一读(抽生1-2),你读得真好,让我们跟他一起读一读。 二、 品读想象。
1、 听老师读,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生评师)(板书—感情、节奏)谢谢孩子
们的赞美,相信你们读得比老师更好。 2、 请孩子们自由读诗,找出描写晴天西湖的诗句。(课件出示:水光潋滟晴方好)你从哪个字体会到的?(晴---板书)
(1) 师:这句诗中的哪个词用得很美?(抽生:潋滟---板书),师:潋滟是什么意
思?(抽生理解)读诗句,这句诗中哪个字在赞美晴天的西湖?(好)你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谁能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抽生)(在晴日的阳光照
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就让我们来欣赏西湖晴天美丽的景色(课件出示图片)。
(2) 师:这么美的画面你想用什么词语描绘它呢?(抽4-5生)
波光粼粼、涟漪、美轮美奂、碧波荡漾、美不胜收、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师
副板书)
师:你们用了这么多美词来描绘晴天的西湖,就让我们把这种美读出来。(抽
生读—生生评价)
师:从你的读声中我看见了晴天西湖的波光粼粼(美轮美奂)之美 师:从你的读声中我感受到了晴天西湖的碧波荡漾(美不胜收)之美
让我们女孩子也来读出它的美,男孩子也想展示,齐读
2、师过渡:正当苏轼被晴天西湖美丽的景色所吸引时,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 (1) 哪句诗描写了西湖雨天的美丽?(课件出示:山色空濛雨亦奇),你从那个字看出
来的?(雨—板书) (2) 请同学们用学习晴天西湖的方法以四人小组形式学习西湖的雨天,解决以下问题。
(课件出示—师读问题) (3) 哪一组先来汇报你们的学习成果?
1. 师:这句诗中的哪个词用得很美?(空濛—板书)“空濛”是什么意思?(抽
生)并读诗句,这句诗哪个字体现了西湖雨天的特点?(奇)谁能读出它的奇
妙?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 2. 请起欣赏西湖雨天的景色。
3. 你们小组用了哪些词语描绘它呢?
烟雨朦胧、模模糊糊、朦朦胧胧、若有若无、若隐若现、迷迷茫茫(生副板书)
3.师:你们用了这么多词语,请和你的同桌合作,一起把这种朦胧美读出来。
(抽同桌读---生生评价)
师:从你的读声中我看见了雨天西湖的烟雨朦胧之美 师:从你的读声中我感受到了雨天西湖的朦朦胧胧之美 男生想要读出这种美?女生按耐不住也想读,齐读
三、课件出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 师:西湖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是那么的奇妙美丽,难怪苏轼会赞叹道:(生)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师:西子是谁?你对她有那些了解?(生汇报,教师出示资料)总结中,抛
出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思。(请一二同学把西施的美读出来,三四组同学也想读)(课件出示:淡妆浓抹总相宜)
(2)师:诗人为什么要把西湖比作西子呢?
师:西施“淡妆”的样子很素雅,就好像西湖雨天的“空濛”一样,西施“浓妆”
的样子很妩媚,就好像西湖晴天“潋滟”的样子,西湖不管晴天还是雨天总是相宜的,(板书---总相宜)所以西湖又称为“西子湖”。把西湖的美比成西施的美,这是什么修辞手法?(比喻)你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师引读:西湖真美啊,苏轼站在西湖边,他陶醉了。不禁吟诵起——(生)欲把西
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师:是啊,西湖很美,西施也很美,诗句的目的真的是想赞美西施吗?(不是)
那是为了赞美谁?(西湖)你能把这种赞美读出来吗?(指明读,跟读)
2. 师:假如孩子们站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你想说些什么呢?(生汇报,师总结:西
湖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是那么的美丽,难怪作者要用西施的淡妆浓抹来表达作者对西湖山光水色的喜爱之情。)
3、 你能把这种喜爱之情读出来吗?(抽生读)配乐读(闭上眼边感受边读,合老师
合作)。 4、 这首诗家喻户晓,后人为它谱上曲,成了一首歌,让我们同样在歌声中感受西湖的美。 5、 师:西湖很美,西湖的水驰名中外,本单元以水为主题,描写“水”的诗文还有
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抽生)请同学们把你指导的写在你的摘录笔记本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