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O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O年以来,中国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近两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 冲击.中国提出并实施了一揽子经济振兴计划,保持了经 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局面,同时这场危机也暴露了我国经 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这几年中央已十分重视 2010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极为复杂”之年,如何在保持 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中,使货币信贷“适度”增 长.在持续增长、转变方式、保持稳定的宏观经济决策的 三大重要因素中.妥善处理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防 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系。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的能力.这是银行业当前所要面对的新形势、新挑战和 经济结构调整,2010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 作报告》再次强调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这是当 前我国必须面对的挑战,也是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各行各 新考验。“适度”要更多地体现在投入结构、节奏和力度 上。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 高农民收入水平.则是重中之重。产业结构调整要跟进需 求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要倡导节能、环保和低碳。近期国 家将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和技术标准的门槛作 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认识上、实践上、制度上必须交 出的一份答卷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意义深刻的变革。经济发 展不仅表现为GDP“量”上的增长,更要重视GDP“质”上 的提升.kKGDP物质构成来看,其包括经济结构、生态环 境、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指数的变化 等.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 要 单纯讲增长,对“物”的关注往往超过了对“人”的关 注.必然会造成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脱节。目前,世界 并不太平,全球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自然灾害此起彼伏, kk2009年末的哥本哈根峰会,到2010年初的达沃斯论 坛.关于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转型问题的讨论受到广泛 关注.这使得处于全球利益共同体中的任何一个国家和 用.淘汰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 革、印染九大行业落后产能,确定年度目标任务,对此金 融机构应适时推进“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加快落后产能 领域的信贷结构调整.最近民众和媒体频频抨击房价高 涨现象.房地产问题是由市场发育不完备以及政府职能 越位、缺位和错位叠加造成的。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拆 征的“利益依赖”和对“土地财政”的过分依赖.其中也存 在有些银行把自身利益与开发商“捆绑”在一起,导致楼 市价格不断攀升,开发商几乎从事的是稳赚不赔的行当。 银行审贷流于形式,监管无从下手,一些信贷人员甚至成 为一些商人违规骗贷的“帮凶”,致使大多数开发商由于 地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经 济平稳度过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复苏, 现金流充裕.能够在投巨资拿地的同时,还能不降房价, 结果让高房价剥夺了普通百姓的居住权。 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对银行业体制机制问题 其充满机遇的广阔市场无不吸引着全球的目光。但随着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仅是空间的拥挤、资 源的短缺,还有环境的污染和文化的碰撞等,都必须有 前瞻性的思考,统筹兼顾促发展,不能不讲科学,不求质 量.不问安全,一味求快。一个富有活力的经济格局需要 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只有更关注人民福祉以及 环境问题.才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 领先优势。 的深思 改革初期.银行业主要目标是打破计划经济体 制的束缚。释放发展活力。当前银行业改革的主要目标 则是建立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探讨新 型发展模式 2010年一季度,国内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向好的态势, 物价走势仍处于平稳温和向上。已公布的3月份中国制造 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达55.1%,已连续13个月位于经济扩 信贷投放目前依然是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推动力之 一.而且依然是一种稀缺资源 银行信贷在宏观上可以创 张与收缩的临界点(50%)以上,预计一季度GDP增速可能 会创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二季度政策调 控压力将大于一季度.房价的持续上涨也有可能“倒逼”更 严厉的调控措施.这些都给信贷投入及结构调整带来挑 战。对此,金融机构应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抓住 造货币.在微观上则是一种资源配置.是社会财富的分 配,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 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判断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 关键是看是否投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实体经济 中。真正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供血”和“造血”功能 机遇。迎接挑战。切实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 01穗遵金秘 2010簟蔫04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