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卢明;梁桂仙
【摘 要】[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病人感知现状。[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市某医院的2个科室,同一天内的全部住院病人作为调查对象参与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病人感知总分为85.56分±16.24分,得分排名前5位的关怀行为分别为当您需要时护士会及时赶来、护士对您很温柔和蔼、遇到紧急情况时护士能很快反应并做相应处理、护士的操作技能很熟练、护士能尊重您的尊严。[结论]临床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已得到大部分病人及家属认可的同时,依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护理管理者可主要从服务态度和专业技能方面制定人文关怀能力培训方案,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 【期刊名称】《全科护理》 【年(卷),期】2016(014)019 【总页数】3页(P1948-1950)
【关键词】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病人感知;关怀照护 【作 者】范卢明;梁桂仙
【作者单位】65003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5003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197.323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质量的关怀[1]。人文关怀可促进病人情感或精神康复,从而建立护患信任,减少或消除隔阂[2]。人文关怀能力是医学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3],是护士重要的执业能力之一,是护士实践护理本质及内涵必须具备的能力。优质护理服务在我国已开展多年,病人及家属对护士提供人文关怀服务的感受如何?在哪些方面取得了病人及家属的认可?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到底强不强?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通过开展实地调查,了解病人对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感知及评价现状,总结不足之处,以期为护理管理者提出改进措施提供参考。
1.1 对象 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在昆明市某医院抽取2个科室(普外科、呼吸内科),抽中科室同一天内的全部住院病人作为调查对象参与本次研究。纳入标准:①住院天数在3 d及以上;②意识清楚,病情较稳定,能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病情危重不能配合者;②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③说明研究目的后不愿意配合调查者。剔除标准:问卷填写不全超过10%者。本研究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77份,回收率为96.3%,有效问卷70份(普外科44份,呼吸内科26份),有效率为90.9%。本研究在取得调查对象的知情同意后展开,并保证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不记名,不会对被调查者产生伤害,符合医学伦理要求。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本次研究目的设计个人基本资料调查表;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病人感知评价使用王菊吾译成的《关怀照护行为评价表》,该量表由国外著名专家Jean Watson研制,已被验证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该量表含22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为总是、经常、有时、几乎没有、从来没有,分值分别计为5分、4分、3分、2分、1分,总分为22分~110分,得分越高表示临床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越强。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软件双人录入数据,输出为Excel 2007格
式,导入R3.1.1软件行统计学处理及统计描述。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2.2 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病人感知得分情况 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病人感知总得分为85.56分±16.24分。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病人感知各条目得分见表2。
3.1 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病人感知概况 人文关怀是现代护理事业发展的核心内涵之一,临床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人文关怀能力有助于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顺利实施。反过来,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行也有助于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病人感知总体得分为85.56分±16.24分,高于张晓辉[4]《关怀型病房对护理服务质量影响的行动研究》一文中对照组的得分(59.6分±7.94分),也高于实验组的得分(84.73分±5.73分),提示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病人感知评价处于较高水平,病人对护理人员提供的人文关怀服务较为认可,满意度较高。这可能得益于持续推进的优质护理服务,该服务理念已深刻影响每一位护理工作者,使广大护理人员能够感同身受,更多地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并积极践行人文关怀理念。
3.2 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是病人感知人文关怀的重要部分 护理技术在本质上具有人文关怀精神,是实施人文关怀的具体手段和方法,其宗旨就是实现对生命本质的关怀。本研究结果显示,得分排名前5位的关怀行为分别为当您需要时护士会及时赶来、护士对您很温柔和蔼、遇到紧急情况时护士能很快反应并做相应处理、护士的操作技能很熟练、护士能尊重您的尊严,进一步说明大部分病人及家属对临床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给予认可。这与王小芳[1]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因此,护理管理者在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文关怀能力培训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改善服务态度和提高护理操作水平两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临床护
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从而落实卫计委提出的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在访谈中,部分病人认为护士的服务态度有时显得更加重要,若护士都能视病人为亲人,充分尊重病人,给予关心,那么病人的心情会比较舒畅,如此将更加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康复,护患之间才能真正彼此尊重,从而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
3.3 工作忙、时间少是影响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人文关怀的主要因素 “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的倡议已提出多年,然而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多、压力大的现状并没有真正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访谈中许多病人表达了同情,“病人太多,护士比较少,看着她们都是跑着上班的,有时候觉得这些小姑娘也挺不容易”。本研究结果显示,得分排名后5位的关怀行为分别为病房能做到安排同一个护士照顾您、护士有一定的时间与您沟通、当您烦恼时护士知道如何帮助您、当您有特殊需要时护士知道如何处理、护士能经常主动来看望和询问,护士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时间仍然较少,安排同一个护士护理病人更是不可能。人文关怀是一种有治疗作用的专业关怀,亲切、自然的问候,温和、善意的提醒,可以使病人及家属感受到医院的温馨,有利于病人身体康复[5]。临床护理人员多疲于完成零碎的治疗护理任务,几乎没有多余时间为病人提供优质的人文关怀服务。在临床工作中为实现人文关怀理念,护士必须有充足的时间。换言之,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产生护患共鸣,彼此理解与尊重。完全实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
总之,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深入开展,临床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越来越多的病人及家属开始认可护理人员提供的人文关怀服务,然而,目前仍存在许多短板,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仍有很大提高空间。护理管理者在制定符合实际的人文关怀能力培训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提高专业素质。
【相关文献】
[1] 王小芳,陈卉,兰星.ICU护士关怀行为及患者关怀感知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4,29(13):49-51.
[2] Swanson K.What’s known about caring in nursing science:a literary meta-analysis[M]//Hinshaw A,Feetham S,Shaver L.Handbook of clinical nursing research.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shing,1999: 31-60.
[3] 戈晓华,李劲松,陈海燕,等.医科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11):1672-1677.
[4] 张晓辉.关怀型病房对护理服务质量影响的行动研究[D].新乡:新乡医学院,2014: 22.
[5] 陆彩娥,沈丹琴.血液透析患者对人文关怀护理行为的感知[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 (11):95-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