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跳纤光缆交接箱
技术规范书
2011年5月5日
无跳接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书
目 录
前 言 ................................................................... 1 1、总则 ................................................................. 2 2、术语和定义 ........................................................... 2 3、组成、形式 ........................................................... 3 4、环境描述 ............................................................. 3
4.1 使用环境条件 .................................................... 3 4.2 检验环境条件 .................................................... 3 5、总体要求 ............................................................. 3
5.1 总体描述 ....................................................... 3 5.2 外观与结构 ..................................................... 3 5.3 产品规格 ....................................................... 4 6、技术要求 ............................................................. 5
6.1 环境 ........................................................... 5 6.2 外观与结构 ..................................................... 5 6.3 机械性能 ....................................................... 5 6.4 密封性能 ....................................................... 5 6.5 功能要求 ....................................................... 5 6.6 接地装置 ....................................................... 6 7、材料要求 ............................................................. 6
7.1 箱体材料 ....................................................... 6 7.2 塑料材料 ....................................................... 7 7.3 光纤适配器 ...................................................... 7 8、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质量判定 ......................................... 7
8.1 交收检验 ....................................................... 7 8.2 型式检验 ....................................................... 7 9、包装、运输和贮存 .................................................... 10
9.1 包装 ........................................................... 10 9.2 运输 ........................................................... 10 9.3 贮存 ........................................................... 10 附 录 A 无源光分路器封装要求 ......................................... 11
A.1 盒式封装 ....................................................... 11 A.2 托盘式封装 ..................................................... 11 A.3 插片式封装 ..................................................... 12
无跳接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书
前 言
本规范为优化通信系统资源配置,提高配线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效率,有效降低管理成本而制定,用于规范FTTH建设中ODN网络所需的无跳纤光缆交接箱。
本规范要求主要从适用的范围、引用文件、基本要求、功能要求、环境适应性要求、机械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其它附件要求及机箱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做出严格的规定。
1
无跳接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书
1、总则
1.1 本规范应用范围为光传输网络、光接入网等需要实现光缆、光纤的连接与调度的场景,实现端接主干光缆与配线光缆、并可放置光分路器的功能。本规范对光缆交接箱中的分光、熔纤、配线各种性能、技术指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2 本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988-2007《通信光缆交接箱》和泰尔认证中心《配线设备认证实施规则》编制而成,设备厂商提供的产品应符合其规定。随着标准的修订,设备厂商提供的产品应符合最新标准的要求。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通信光缆交接箱 Cross Connecting Cabinet for Communication Optical Cable (OCC)
用于室外连接主干光缆和配线光缆的接口设备。
3.3 无跳纤
光缆交接箱内局向光缆直接用尾纤终端(但不成端),尾纤可直接连接至用户侧光缆成端的
法兰;或用户侧光缆直接用尾纤终端(但不成端),尾纤可直接连接至局向光缆成端的法兰。
3.2 跳纤 Optical fiber jumper
一根两端都带有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光缆。
3.3 尾纤 pigtail
一根一端带有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光缆。
3.4 适配器 adaptor
使插头与插头之间实现光学连接的器件。
3.5 光纤连接分配装置 fiber connecting and distributing device
由适配器、适配器卡座、安装板或适配器及适配器安装版组装而成,供尾纤与跳纤或两根跳纤分别插入适配器外线侧和内线侧而完成活动连接的构件。
3.6 光纤终接装置 fiber terminating device
供光缆纤芯与尾纤接续并盘绕光纤的构件。
3.7 光纤存储装置 fiber storing device
供富余尾纤或跳纤盘绕的构件
3.8 熔接保护套管 protector of optical connecting
对光纤熔接接头提供保护的材料或构件。
2
无跳接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书
3、组成、形式
3.1 组成
由箱体、内部结构件与工作单元、光纤活动连接器及备附件等组成
3.2 型式
可以室内落地、室内壁挂、室外架空、室外落地、室外壁挂安装及室内外通用型。
4、环境描述
4.1 使用环境条件
类型 室内 室外 工作温度 —10℃~+40℃ —40℃~+60℃。 相对湿度 ≤85%(+30℃) ≤95%(+40℃) 大气压力 70kPa~106kPa 注:室内外通用型产品按室外工作条件要求。 4.2 检验环境条件
试验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标准大气条件为温度: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75%,大气压力为80kPa~106kPa。
5、总体要求
5.1 总体描述
交接箱的工作单元应采用模块化设计,其中包括箱体、光缆固定装置、接地装置、光分单元、主干熔接单元、配缆熔接单元、直熔单元、储纤单元、盘纤单元等,其中光分单元、主干熔接单元、配缆熔接单元、直熔单元等工作单元尺寸结构应符合集团公司企业标准产品要求。
5.2 外观与结构
5.2.1 箱体结构形式
(1)箱体采用SMC模压材料或不锈钢钢板的封闭结构形式,箱体左右侧板均为模压结构。本规范给出的箱体尺寸为参考尺寸。门通过铰链结构连接,门可自由开合5000次不损坏。门锁应为防盗结构,具有良好的抗破坏性,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73-94 机械防盗锁规定。
(2)光缆从箱体的底座进缆孔进出。箱体留有相对独立的进出线孔,孔洞数量应满足满配时的需求。
(3)容量在432芯以下(含432芯)的光缆交接箱宜采用单面右开门操作结构;576芯光缆交接箱推荐采用双面单开门操作结构。
(4)光缆交接箱配有密封腻子,以便于线缆引入孔处的密封,防止水和啮齿类动物进入机箱。
3
无跳接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书
(5)箱体应保证电气导通,并有完善的接地系统。 5.2.2 机械活动部分
机械活动部分应转动灵活、插拔适度、锁定可靠、施工安装和维护方便。门的开启角应不小于120°,间隙应不大于3mm。结构应牢固,装配具有一致性和互换性,紧固件无松动。外露和操作部位的锐边应倒圆角。
5.2.3 引入光缆弯曲半径
引入光缆进入箱体时,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直径的20倍。 5.2.4 箱体结构
箱体结构应设计合理,满足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等各类需要。箱体结构是衡量设备总体情况的重要依据。
箱体结构采用全正面或正反两面操作,布放、盘绕光纤跳线的装置要设计合理,光纤跳线设定为侧走线方式,光缆引入后应有护套管保护,应有足够大的跳纤面积。整个内部箱体应保证电气导通,并有完善的接地系统。
箱体必须满足满容量布放、盘绕光纤跳线要求,满配置时应能够方便地进行维护操作。 机箱内应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储纤单元,以便于尾纤的管理存储,储纤单元结构要合理便于存纤取纤并具备防尘功能。应具备科学的尾纤管理功能,便于尾纤查找、调度、替换等各种管理操作。
机箱内应在合适的位置预留直熔单元,以便于光缆的直通。
光纤终接装置、尾纤配线装置、适配器卡座、安装板、尾纤及适配器,在满容量范围内应能方便地成套配置。开剥后的散纤应加护套管(壁厚0.9mm,材料硬度为邵氏硬度Shore70)。标识应从左到右,从下到上。
5.2.5 保护套、衬垫及纤芯和尾纤弯曲半径
光纤光缆穿过金属板孔及沿结构件锐边转弯时,应装保护套及衬垫。纤芯、尾纤无论处于何处弯曲,其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0mm。
5.2.6 箱体表面
SMC箱体表面的光泽和纹理应均匀美观,且无结瘤、缩孔、起泡、针孔、开裂、剥落、粉化、颗粒、流挂、露底、夹杂脏物等缺陷,箱体表面不应出现任何紧固件。
金属箱体表面涂覆层应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无流挂、无露底;金属件无毛刺锈蚀。 5.2.7 结构装置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和标志
结构装置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和标志应清晰、完整、无误。
5.3 产品规格
5.3.2 标记及标识
4
无跳接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书
(2)厂家铭牌应使用铝质材料,规格按行标制作。落地式箱体铭牌安装于箱体底座上部,无底座箱体铭牌安装于箱体左侧中部。
(3)每个箱体应在门内侧上有对应的示名板,每个示名板上应放有一张空白示名条,便于维护人员记录信息。
(4)示名条从左到右标识,序号由小到大(如:1,2,。。。,12)。 5.3.3 箱体尺寸
落地式交接箱箱体的外形尺寸一般不宜超过 2000mm×l500mm×600mm(高×宽×深)。壁挂式交接箱箱体的外形尺寸一般不宜超过 1200mm×900mm×400mm(高×宽×深)。
5.3.4熔配一体化托盘:采用12芯或24芯熔配一体化托盘。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适用于SC适配器,24芯熔配一体化托盘适用于LC双芯适配器,熔配一体化托盘为左、右出纤可调节设计,满足外缆的熔接、尾纤的存贮、跳纤终端等功能。托盘熔接盘、终端盘材料采用阻燃ABS、盖板材料采用阻燃ABS。
5.3.5 过路熔接盘结构
过路直熔盘为选配单元。一个过路熔接盘可安装至少12块熔接盘,每个熔接盘满足束状光缆或带状光缆12芯直熔。
过路熔接盘盒体材料采用阻燃ABS。
6、技术要求
6.1 环境
按照YD/T 988-2007中5.1节要求。
6.2 外观与结构
按照YD/T 988-2007中5.2节要求。
6.3 机械性能
按照YD/T 988-2007中5.6节要求。
6.4 密封性能
室外型交接箱箱体的防护性能应达到GB 4208-2008中IP65级要求。 室内型交接箱箱体的防护性能应达到GB 4208-2008中IP30级要求。
6.5 功能要求
6.5.1 光缆的固定和保护功能
5
无跳接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书
光缆引入箱体时,应有可靠的固定与保护装置,固定后的光缆金属拦潮层、铠装层及加强芯应可靠连接至高压防护接地装置,光缆开剥后应用塑料套管或螺旋管保护并固定引入光纤熔接装置。
6.5.2 光缆纤芯的终接功能
箱体的光缆终接装置应便于光缆光纤与光缆光纤或尾纤的熔接、安装和维护等操作,同时应具备富余光缆光纤的储存空间。
6.5.3 光纤熔接接头保护功能
光纤与光纤熔接后,接头部分应用熔接保护套管加以保护。 6.5.4 调纤功能
通过跳纤和尾纤能迅速方便地调度光缆中光纤序号以及改变传输系统的路由,跳纤和尾纤长度应满足调纤操作要求。应具备方便地进行光纤识别、查找、调配、更换等管理功能。
6.5.5 尾纤存储功能
箱体内应设置储纤装置,用于存储管理实现无跳接功能的尾纤。 6.5.6 光纤分路功能
箱体应有安装光分路器的区域,实现点到多点的光纤分路功能。光分路器在满容量范围内应方便地成套配置。
6.5.7 门锁
门锁应具为防盗结构,具有良好的抗破坏能力。
门锁应具备门禁管理功能,实现可控制密码的开锁,对锁的开关信息可运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计算机管控(可选)。
6.6 接地装置
(1)箱体接地
整个架体应保证电气导通,并有完善的接地系统。 (2)高压防护接地装置
箱体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光缆中金属加强芯及金属护套相连,连接线的截面积应大于6mm2。 箱体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地相连的连接端子的截面积应大于35mm2。
箱体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箱体间绝缘,绝缘电阻不小于2×104MΩ/500V(直流)。
箱体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箱体及箱体间耐电压不小于3000V(DC),1min不击穿、无飞弧。 箱体高压防护接地装置应能可靠接地,接地处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
7、材料要求
7.1 箱体材料
6
无跳接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书
通用型片状模塑料(SMC)材料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GB/T 15568-2008国家标准。
不锈钢光缆交接箱中使用的钢板应采用304牌号不锈钢,内配机架钢板采用Q235-A或更好的金属材料。箱体双层结构中与外界空气接触的外层部分均采用不锈钢材质,箱体内层采用冷轧钢板或不锈钢喷塑的材质。内配金属结构件可采用冷轧钢板或不锈钢板。箱体采用不锈钢钢板时应采用厚度为1.5mm的不锈钢钢板,箱体底板采用厚度为2.0mm不锈钢钢板。箱体内材料为金属板材的内配机架和立柱壁厚不小于1.5mm,承重部件材料厚度不少于2mm。
箱体组成材料应符合SJ/T 11362-2006规定的均匀材料(EIP-A类)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要求。
7.2 塑料材料
在光缆交接箱中使用的塑料结构件,其材料应采用阻燃ABS、PC或更好的塑料新料。零件的燃烧性应能符合YD/T 988-2007中规定的要求。
7.3 光纤适配器
(1)适配器应符合国家及信息产业部标准要求。 (2)设备中使用的光纤适配器应使用陶瓷套管。
(3)适配器所使用的材料必须保证无老化现象,阻燃,并符合环保要求。适配器套筒应采用陶瓷芯,外壳等塑料零件应使用阻燃PBT 新料或更好的材料,所有材料能经受光纤连接器所需的试验条件。
8、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质量判定
按照通信行业标准YD/T 988-2007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检验分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对于已在网上使用过的光缆交接箱型号,每批次必须按照表三项目进行交收检验,厂家须提供相关检验报告;对于未在网上使用过的新产品,则应进行型式检验。
8.1 交收检验
8.1.1 抽样方案
应按GB/T 2828.1-2003一般检查水平为II,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抽样,箱体检验项目抽取样本按台数计,跳纤检验项目抽取样本按芯数计。AQL值B类不合格为:1.0 ;C类不合格为:2.5。对光纤连接器(适配器),每批次每厂家抽检5套,原则上抽检比例不大于1/2000。
8.1.2 质量判定
检验项目见表三。产品质量以不合格数表示,产品的不合格判定分为B和C两类,如出现B类不合格数≥1或者C类不合格数≥4,则判该检验批不合格。
8.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按照YD/T 988-2007中7.2节进行。
7
无跳接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书
表三 检验项目、检验类别
不合格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B类 1 外观与结构 2 功能要求 3 插入损耗 4 回波损耗 5 曲率半径 6 顶点偏移 7 光纤凹陷(凸出) 8 APC角度 9 耐电压 10 绝缘电阻 11 箱体表面机械强度 12 箱门机械强度 13 光纤拉伸试验 14 光缆扭转试验 15 密封性试验 16 燃烧性能试验 17 互换性试验 插入损耗 回波损耗 插针体 18 机械耐久性试验* 插入损耗 回波损耗 ○ ○ ○ ○ ○ ○ ○ ○ ○ ○ ○ ○ ○ ○ ○ C类 检验项目 ○ ○ ○ ○ ○ ○ √ √ √ √ √ √ 检验项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交收 型式 8
无跳接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书
表三(续) 检验项目、检验类别
不合格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B类 外观 19 连接器抗拉试验 插入损耗 回波损耗 产品外观 插入损耗 20 高温试验 回波损耗 绝缘电阻 耐电压 产品外观 插入损耗 21 低温试验 回波损耗 绝缘电阻 耐电压 产品外观 插入损耗 22 湿热试验 回波损耗 绝缘电阻 耐电压 产品外观 23 盐雾试验 插入损耗 回波损耗 产品外观 24 运输试验 插入损耗 ○ ○ ○ ○ ○ ○ ○ ○ ○ ○ ○ ○ ○ ○ ○ ○ ○ ○ 交收 型式检验项 目 C类 检验项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回波损耗 √ ○ 注1:“√”表示出厂检验或型式检验所选择的相应项目,“○”表示相应不合格判定类型。 注2:除常态及互换性试验外,其他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还含附加损耗及回波损耗变化量。 9
无跳接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书
9、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包装
箱体应包装出厂,包装要求及包装箱面标志应符合GB/T 3873中的规定。
包装箱内除产品外,还应装入以下物品和有关文件,文件可用塑料袋或纸袋封装:包装材料应无污染、节能、绿色环保。
a) 备附件及专用工具; b) 产品使用说明书; c) 产品合格证; d) 装箱清单。
9.2 运输
包装后的产品,可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运输,在运输中应避免碰撞、跌落、雨雪的直接淋袭和日光暴晒。
9.3 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
通风良好、干燥的仓库中,周围不应有腐蚀性气体存在,贮存温度为-25℃~+55℃。
10
无跳接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书
附 录 A 无源光分路器封装要求
(资料性附录)
光分路器设备封装应经济高效、坚固且结构紧凑,设备内部光纤应保证一定的盘纤半径,保证盘绕的光纤不受损伤,所有器件应固定良好并可提供足够的供管理、连接、安装、维护、检验、测试用的空间。
A.1 盒式封装
盒式封装光分路器直接出Φ2.0mm尾纤插头。 盒式封装光分路器外形、尺寸要求:
1) 1/2×2/4/8/16/32盒式光分路器盒体最大尺寸为120mm×80mm×18mm; 2) 1/2×64盒式光分路器盒体最大尺寸为141mm×115mm×18mm; 3) 1×128盒式光分路器盒体最大尺寸暂定为200mm×150mm×40mm。 A.2 托盘式封装
托盘式封装光分路器,提供光纤适配器,配合导纤装置使用。 托盘式封装外形和尺寸应满足以下托盘要求,占用托盘位置要求如下:
a) 1×2/4/8/16 分路器托盘占用1个12芯一体化托盘空间;
b) 1/2×32/64分路器托盘占用2个12芯一体化托盘空间,其中1/2×64光分路器托盘采用LC适配
器;
c) 1/2×128光分路器待定。
托盘式封装光分路器规格
11
无跳接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书
A.3 插片式封装
插片式封装光分路器,提供光纤适配器,安装在分光分纤盒、光缆交接箱、ODF架等内置的插箱,配合导纤装置使用。仅适用于SC型适配器。
插片式光分路器基本插片单元的外形尺寸应为130mm×100mm×25mm、占1个槽位。光分路比为16以上的插片式光分路器应占用L个槽位(L≥2),尺寸应为130mm×100mm×(26×L -2)mm。常用的光分路器的外形尺寸可参考表1,但不限于表1,可以采用紧凑排列方法,但必须保证操作的便利性。
表1 常用插片式封装光分路器参考外形尺寸
插片外形尺寸(mm) 光分路器插片型号 插片占用槽位数 (宽)×(深)×(厚) 1x4光分路器插片 1x8光分路器插片 1x16光分路器插片 1x32光分路器插片 1x64光分路器插片 1x128光分路器插片 1 1 2 4 8 130×100×25 130×100×25 130×100×50 130×100×102 130×100×206 待定 待定 常用插片式封装光分路器的具体尺寸及适配器排列如下:
a) 1/2x4光分路器插片:
1.252625130118.510310020.510LOGO 标志115~20141
图1 1x4光分路器插片尺寸(1槽位)
12
无跳接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书
b) 1x8光分路器插片:
62520181130118.510310020.510LOGO 标志115~1.252
图2 1x8光分路器插片尺寸(1槽位)
c) 1/2x16光分路器插片:
LOGO 标志50242026~169115130118.5103~201811001026461.25
图3 1x16光分路器插片尺寸(2槽位)
13
无跳接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书
d) 1/2x32光分路器插片:
24321026~24~2517130118.510310010115~2018~169178202981.210LOGO 标志
图4 1x32 SC光分路器插片尺寸(4槽位)
e) 1/2x64光分路器插片:
LOGO 标志8~1
图5 1x64光分路器插片尺寸(8槽位)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