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1月模拟试题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中央政府的机构分布图, 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B.丞相是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 C.太尉和廷尉都是武官,共同管理全国军事 D.建立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
2.《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
袤万余里。”贾谊《过秦论》载:“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下列关于秦长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大将蒙恬主持修筑②是把韩、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扩建而成③在当时有利于中原经济的发展,在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④真正起到了阻止匈奴南下掠夺中原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唐太宗统治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发展。下列关于唐太宗时民族关
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东突厥归附后,唐太宗在其部落原处设置羁縻府州 B.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官位可以世袭 C.在攻下西突厥政权后,设置安西都护府
D.加强与西藏的联系和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并册封喇嘛教首领
4.下表是清朝康熙统治时期的一份国库储备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 康熙十一年 康熙十二年 康熙二十六年 康熙三十年 康熙三十三年 2,488,492(两白银) 18,096,850 21,358,006 28,964,499 31,849,719 41,007,790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A.国家繁荣昌盛,库存盈余增加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快速增加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开支不断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海关税收不断增加 5.康熙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朕以为孔、孟之后又裨斯文者,朱子之功,
最为宏巨。”他对朱熹如此高的评价,其根本目的是( )
A.借此彰显自己的汉学功底 B.以儒家思想巩固统治 C.内心仰慕崇拜儒学 D.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6.克里斯提尼改革旨在打破血缘关系的举措是( )
A. 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 建立10个地区部落 C. 建立五百人议事会 D. 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7.在古代雅典,有一种刻着人名的陶片,这种陶片的作用是( ) A. 纪念雅典著名的执政官 B .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的敌人 C. 以民主方式推选官员 D. 执政官用之排除异己 8.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截然相反的是( )
①农业政策 ②工商业政策 ③政治主张 ④历史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商鞅变法中为了加强基层管理的措施主要包括( ) ①十二等爵制 ②推行县制 ③户籍什伍制 ④连坐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春秋时期,管仲相齐,他提出“相地而衰征”的措施,其实质是( ) A.确立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 B.巩固与维护井田制
C.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建立封建地主的经济制度
11.根据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64至1895年中国( )
A.国库白银储备 B.领水外轮吨位 C.铁路里程数 D.茶叶出口额 12.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
①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的斗争 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
④出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下列各项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应是( )
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②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 ③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私田产品 ④齐国采用“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 A.①②③④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14.战国时期,各国进行变法。对此,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国统治者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 B.各国变法适应了新兴地主的需要
C.各国变法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D.各国变法都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15.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纷纷调整政策,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要求。他们主要调整的是( )
A.政治制度 B.教育制度 C.军事组织 D.赋税政策 16. 据《中国教育》载:“六五”(1981–1985年)期间,我国按照国家统一计划先后派出的留学人员达到30500余人。与此相关的热门话题创作的《世界大串联》《出国热潮面面观》《出国出国》等报告文学相继问世。在大小外文书店,《新英汉词典》《新概念英语》《生活日语》等格外好售。这主要反映出 ( )
A.中美、中日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改革开放促使国人渴望了解世界 C.中国的教育体制开始与世界接轨 D.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外语人才 17.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18. 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
A.强调发展个性,追求民生平等 B.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 C.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性至上 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
19. 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 ( )
A.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B.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作用 C.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 D.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
20. 排巫运动发生在近代早期的欧洲,1580 至 1660 年间是排巫运动最狂热的时期。其间, 许多人被迫害致死,其中 95%是女性,多为衰老贫困的单身女性。“排巫运动”的发生表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欧洲( )
A.仍然缺乏理性精神 B.科学精神高涨 C.需要继续进行反教会斗争 D.人文精神增强 21.恩格斯说:“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是指两种人。……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1847年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意味着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资产阶级的运动”,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者( )
A.主张通过改良资本主义实现理想社会 B.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理想社会 C.其理想社会在当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D.当时尚未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22.1920年底列宁多次发表谈话,表达了苏俄希望同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共存的原则立场,列
宁提出这种政策的主要着眼点是( )
A.苏俄需要时间巩固革命政权 B.苏俄急切希望获得各国承认 C.苏俄需要和平环境恢复经济 D.苏俄难以击退外国武装干涉 23.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下列对毛泽东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毛泽东早年信仰过改良主义
②大革命失败后得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③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形成了完备的新民主义理论 ④文革期间毛泽东在外交方面有重大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4.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这一观点( )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美国胡佛的经济政策;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美国克林顿的“新经济”;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5.下列能够证明“科学改变世界”这一历史结论的是( )
①科学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②科学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③科学提高了科学文化和社会管理水平 ④科学促进了人类的精神文明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 26.(10分)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自秦孝公用商鞅计,乃隳(毁)经界,立阡陌。虽获一时之利,而兼并愈僭兴矣。 ——《通典·食货一》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请完成:
(1)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评价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8分)
27.(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多年前, 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 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 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 极为椎崇。
(1)依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5 分)
材料二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变化。(3分)
材料四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3)归纳指出材料四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2分)同时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2分)
28.(17分)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实事求是和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能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做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材料二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坚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到1921年,列宁经过反思,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生产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可能的。否则,就不可能。如果硬要过渡,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
材料三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纲领”发表于什么时间?作者认为导致“纲领有些地方过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2)材料二中的“迂回过渡”指的是什么政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列宁为什么放弃“直接过渡”而转向“迂回过渡”?(6分)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其重大意义。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列宁和邓小平对马、恩的主张有何类似的发展与突破?(6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人物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认识体现了怎样的共同精神品质?(2分)
29.(11分)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后人一直存有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
——《韩非子•和氏》
材料二 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今有法曰:斩首者令为医匠,则屋不成而病不已。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而以斩首之功为之,则不当其能。今治官者,智能也;今斩首者,勇力之所加也。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是以斩首之功为医匠也。故曰:二子之於法术,皆未尽善也。”
——《韩非子•定法》
材料三 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
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桓宽《盐铁论•非鞅》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述商鞅变法采取的变法措施。(3分)韩非子对其措施有何评价?(2分)
(2)据材料三,概括大夫和文学对商鞅变法的不同评价,并推测著者桓宽对商鞅的态度。(5分)
参考答案:
1-5 DDABC 6-10 BBBDC 11-15 DCDDD 16-20 BDCDA 21-25 CACBA 26.(1)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占据主动。(2分)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2)积极作用:促进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并为秦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消极作用:造成土地兼并现象,使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8分)
27.(1)元素: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儒家文化中“民贵君轻”思想;公平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3分) 意义: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成为欧洲启蒙四项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2 分)
(2) 含义:①独立思考、理性判断;②抨击天主教会,反对专制;③提倡真理、正义、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任两点即可,2分)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1分) (3)看法:开启民智。(2分)局限性: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2分) 28.(17分)
(1)1848年;(1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阶级政党组织发展;工人阶级斗争经验的积累。(任意2点2分)
(2)新经济政策。(2分) 原因: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的失败(或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俄国是落后的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4分)
(3)“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使用市场经济体制)。(2分)意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2分)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2分) (4)实事求是 (或与时俱进;从本国国情出发) 。(2分)
29. (1)措施:什伍连坐;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奖励耕战;按军功授爵。(3分,任3点即可)
评价:商鞅变法使秦国富民强,但按军功授爵存在缺陷。(2分)
(2)大夫: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和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基础; 文学:变法导致秦朝迅速败亡。(4分) 桓宽:对商鞅持否定态度,故名“非鞅”。(2分)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