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来源:爱够旅游网
第13卷 第1期 科技与管理 Vo1.13 N0.1 2011年1月 Science—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Jan.,2011 文章编号:1008—7133(2011)or—Ol36—03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王 静 (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艺术设计学科是--f-j应用型学科,在教学中应强调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艺术设 计专业的课程教学和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开展开放式实验、课题、工作室等教学模式,加快 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建设,采取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以培养能力强、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开放式实验教学;课题教学模式;工作室教学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志码:A Analyses of art and design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in university WANG Jing (Academy of An,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 50040,China) Abstract:The discipline of aft and design is an applied discipline.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eaching practice.In this paper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practical cultivation model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art and desing discipline is analyzed,and teaching models such as open—ended experiment,subjects and teaching studios are proposed to speed up the constr uction of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By adopting the strategy of synchronizing theory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we can accomplish the utmost goal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with comprehensive ability. Key words:art and design;personnel training model;practice teaching;open experimental teaching;subject teaching;studio teaching 加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艺术设计专 我国高校的发展已经从积极发展阶段进入到稳步发 业的教学水平已成为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建立科 展阶段,高校在稳步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使专业 学、实用、合理的教学体系,探索一条适合艺术设计专 教育顺应社会的发展,确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并完善学 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者首要的 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突显自己的办学特色等。简而 工作任务,这对提高艺术设计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 言之,就是为了办好专业,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专 才具有积极意义。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教育要强调技 业人才,以使本专业能持久而长远发展,这也必定成 术性、观念性和艺术性培养,注重在传授知识、技能的 为每位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思考的内 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教学走向创新,因此采用 容。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人才的 何种人才培养的模式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占有 培养要强调技术性、观念性和艺术性,注重在传授知 重要地位。 识、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教学走向创 1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新,近年来,新的设计理念、表现手段不断涌现,对设 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 近几年,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趋于稳定,预示着 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j。目前,一些高校在艺术 收稿日期:2010一ll一25 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课程设 作者简介:王静(1979一),女,讲师 置方面专业方向划分过细,课程结构比例失调,缺少 第1期 王静: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37 体现学科前沿发展趋势的课程以及与素质教育内容 有关的课程,使学生专业素养不够全面、就业困难。其 次,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我国现有的传统艺术设计教 学中,过于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重心多 放在对构图方法、配色技巧、设计原理及设计的简单 构思上,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 取单独或分组进行,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设计,采用 启发、演示、引导等方法进行个别化辅助指导,使学生 在实践中强化了设计技术环节的学习,提高了独立思 考和动手能力。 2.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学队伍建设,可以通过集体备课、课程进 培养,以至于多数学生纸上谈兵,缺乏实践经验,很难 适应当前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要_2 。再次,专业理论 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界线模糊,实践教学缺乏体系, 随意性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不够紧密,教 修,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整体提升设计专业教师队 伍的业务水平,建设一个观念新、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学 团队¨4]。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能力, 掌握现代的艺术设计手段和教育教学方法,对工业生 学手段、教学方式多以传统的教师单向传授为主,缺 乏互动性。通过大量的调查可以得知,目前我国急需 一些既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叉具有较强设计表现 能力的综合素质较强的设计人才。 2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手段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具体 情况,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下面仅从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 标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人 手,探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手段。 2.1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首先要明确艺术设计类 人才的社会需求,从区域和行业进行分析,结合艺术 设计行业发展和市场流行的趋势,明确艺术设计专业 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得培养的学生具有艺术设计与创 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毕业后能够在 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 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 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应该加大实践和应用的比 例,强化动手能力,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并适当增加 体现学科前沿发展趋势的课程内容,强调实践教学环 节对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增加符合社会需要和学生 感兴趣的选修课程,并且允许学生跨系选修课程,使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可以涉猎多个学科知识,拓宽专业 区域。 2.2教学方法更新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必须改变传统单纯依靠教师 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 念。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大胆创新,可以开展实验教 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过程需要符合由简单 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客观认知规律;在教学手段 上,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方式 方法上注重教学互动型模式的运用,大力提倡参与 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在课程实践部分,采 产、材料科学、消费心理学、设计美学、设计方法等具 有深厚的理解,并在所承担的整个教学任务和教学过 程中体现出来创造性人才培养这一教育重心,大胆革 新现有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这就需要艺术设 计专业教师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实践中不断 地提高综合性设计与教学能力,以适应当前教育教学 的需要。 3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要,已经呈现出多层 次、多规格、多样化的特点,艺术设计教育也须根据社 会的需求,走人性化的新型教育之路。在人才培养上 要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模式上进行大胆的创 新。下面笔者根据艺术设计专业性质和特点,结合当 前行业发展状况,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以 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3.1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多层次的实验教 学内容,可扩展实验室的教学覆盖面,极大地调动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 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显著的效果。开放式实验教 学,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性、创造性的实验环境,其目 的在于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较 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 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实验内容与实践的开放性,重 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让学生在对未知领域的探 索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践,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从 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技能。在实验项目的 进行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个性化 培养,学生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学生也可自主 选择项目题材,包括各类设计大赛、社会项目、创意设 计等,不再局限于课堂之内,而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 向社会,利用图书馆、网络、调查走访等手段,把课内 与课外,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积极鼓励学生对自己 感兴趣的领域开展个性化实验与制作,自己设计,自 己加工制作,通过多方位的实践,充分发挥和提高大 138 科技与管理 第13卷 学生潜在的综合能力,这样既满足了个性化教育需 求,又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科学 实验素质,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 3.2课题教学模式 课题教学的研究过程主要就是围绕问题的提出, 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最终找到 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 说,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可以套用,必须经过 环境和内容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跨学科的理论和方 法,促进教育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在一些教学改革进 步的院校,学校建立自己的实习实训车间、工作室,实 现了专业教学的“工作室制”。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 动手能力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进行培养,乃是艺术设计 教育的本质,工作室教学模式正是实现艺术设计专业 教育本质的最好方式,该模式无疑是一种超前的办学 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机制,是艺术设计教学质量提高的 观察、分析、探索、实验等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其目的是为了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 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建构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 提供多种渠道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 综合应用于艺术设计实践的机会,最终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课题教学模式 的关键是教师要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渗透到学科教 学过程中,在开放自由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 思维主体作用,结合课题特点、教学内容确定科学、合 理的教学模式,使研究过程本身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情、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 题、获得结论。课题教学模式可以培养艺术设计专业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组织能力,培养对学习过程的 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是 加强教学的重要举措。 3.3工作室教学模式 借鉴研究生教育的“导师负责制”,以本校教师与 企业设计师联合建立工作室培养模式,结合企业的实 际需求确定工作室的研究方向和课程,让学生直接接 触实际工作案例和公司的工作模式。在教师指导下, 借鉴企业的管理流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按照工作 流程和项目要求共同商讨方案、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 目。在和实际工作岗位高度一致的环境氛围里,与老 师、同学以及实践的交互作用中,主动建构自身的知 识和能力结构,在讨论、质疑、探索中学会思考和创 造,获得有价值的经验积累,让学生在实战中学习,使 学习内容与市场、企业实际需求紧密契合,提高学生 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中,学习 一个重要途径。 4 结 语 以上的论述,是在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 进行的一些实践和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从我 国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构建符合艺 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 系和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设施,建立高 水准的艺术设计实习实训基地,以此保证艺术设计专 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多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实 用性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作为现代的艺术教育工作者 必须以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使人才培 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 求,让学生直接接触社会最前沿的知识内容,提高专 业应用水平,使艺术理论和专业实践得到最佳融合, 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创新型艺 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薛强.艺术设计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J].艺术研究,20o9(4):l6一l8. [2]潘鲁生.西方现代设计艺术设计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 社,2008:26—27. [3]孙以栋.厚德健行、创新创业:基于工作室制的艺术设计人才 培养模式EJ 3.装饰,20o9(2):104—105. [4]梁伟.试论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EJ].宁波大红 鹰学院学报,2009(12):38—4o. [编辑:徐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